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綠色“一帶一路”從願景變為現實

發布時間:2023-10-18 09:1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從(cong) 肯尼亞(ya) 加裏薩郡的光伏電站到南非開普敦省的德阿鎮德阿風電項目,再到拉美國家街頭的新能源汽車,在中國企業(ye) 的幫助下,一批批清潔能源和綠色發展項目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落地,成為(wei) 引人注目的綠色標識。”中國生態環境部國際合作司司長周國梅10月16日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綠色正在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鮮明底色。未來,中國將繼續擦亮“一帶一路”的綠色名片,與(yu) 共建國家分享中國綠色發展方案。

  10月18日下午,生態環境部將與(yu)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國家會(hui) 議中心共同舉(ju) 辦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聚焦“共建綠色絲(si) 路 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主題,與(yu) 共建國家分享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的理念與(yu) 實踐,分享“一帶一路”提出十年來“綠色絲(si) 綢之路”建設的進展和成效,助力實現全球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綠色正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底色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就是要建設一條開放發展之路,同時也必須是一條綠色發展之路。”周國梅10月16日在論壇吹風會(hui) 上表示,十年來,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國際合作平台不斷完善,務實合作的舉(ju) 措也在不斷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領域的合作項目不斷從(cong) 願景變為(wei) 現實。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基地采用中國自主創新的核電技術,每年能為(wei) 當地提供清潔電力近200億(yi) 度,滿足當地200萬(wan) 人口的年度生產(chan) 和生活用電需求;在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中國企業(ye) 運用綠色技術減少環境汙染,使用清潔能源促進油田節能減排,致力於(yu) 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

  周國梅表示,在承建和設計“一帶一路”項目上,中國企業(ye) 便充分考慮生態環保因素,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獲得了當地政府和民眾(zhong) 的肯定。在巴基斯坦承建卡拉公路時,中國企業(ye) 在公路沿線植樹近30萬(wan) 棵,植草皮500多萬(wan) 平方米,在建設基礎設施的同時為(wei) 當地環境綠化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了貢獻。在加納,中國企業(ye) 在建設特馬港新集裝箱碼頭時,格外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專(zhuan) 門建立了一座“海龜孕育中心”,保護當地特有的小海龜。

  “企業(ye) 在參與(yu) 項目建設當中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理念,為(wei) 項目所在國的經濟社會(hui) 和環境協調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是‘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理念的生動實踐。”周國梅說。

  10月10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大實踐》白皮書(shu) 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十年來,中國已與(yu) 30多個(ge) 國家及國際組織簽署環保合作協議,與(yu) 31個(ge) 國家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夥(huo) 伴關(guan) 係倡議,與(yu) 超過40個(ge) 國家的150多個(ge) 合作夥(huo) 伴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與(yu) 32個(ge) 國家建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廣泛搭建了綠色交流與(yu) 合作平台。

  “要把綠色作為(wei) 底色,推動綠色基礎設施的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保護好我們(men) 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周國梅說,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已經成為(wei) 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構建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的重要載體(ti) 。

  多維賦能,拓寬綠色發展新空間

  在總結十年共建“綠色絲(si) 綢之路”成就的同時,更多人已準備好揚帆再啟航。

  周國梅10月16日介紹,論壇擬發布3項成果,分別為(wei)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北京倡議、綠色發展投融資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以及中亞(ya) 區域綠色科技發展行動計劃。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yu) 地理研究所所長張元明,是中亞(ya) 區域綠色科技發展行動計劃發起方之一。“這個(ge) 計劃希望充分利用中國和中亞(ya) 各國在生態治理、高效節水農(nong) 業(ye) 和糧食安全、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的經驗和技術,搭建對話機製。”張元明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他們(men) 希望通過一係列綠色科技成果的落地轉化,共同促進區域綠色可持續發展。

  此外,即將在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發布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北京倡議也備受關(guan) 注。周國梅說,這份新倡議回顧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等重要環境公約取得的全球環境治理重要進展,倡導各方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汙染防治、綠色基礎設施、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領域的合作,深化“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夥(huo) 伴關(guan) 係。

  對於(yu) 很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而言,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大難點是資金,建立更加緊密的綠色發展投融資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正是為(wei) 破解這一難題。中方希望通過打造這一溝通合作平台,與(yu) 共建國家探索開展綠色投融資與(yu) 綠色項目評價(jia) 工作,創建共建“一帶一路”綠色標準體(ti) 係,為(wei) 綠色“一帶一路”建設麵臨(lin) 的投融資問題提供務實解決(jue) 方案。

  在此次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上,與(yu) 會(hui) 各國嘉賓還將就“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合作與(yu) 展望、“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路徑與(yu) 方向及“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行動與(yu) 實踐等主題進行交流研討。張元明對記者說,他最關(guan) 注“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行動與(yu) 實踐,“希望能夠匯集國際社會(hui) 的知識、技術、產(chan) 品和最佳實踐,用於(yu) 中亞(ya) 國家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讓青年成為(wei) 綠色發展踐行者

  “從(cong) 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到綠色金融,綠色與(yu) 發展並不矛盾。”“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副理事長、聯合國原副秘書(shu) 長埃裏克·索爾海姆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綠色與(yu) 發展並不是二選一的問題。在過去,想要快速發展可能意味著會(hui) 造成環境破壞,而現在我們(men) 不再需要在綠色和發展中作選擇。以太陽能為(wei) 例,技術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不會(hui) 破壞環境。”

  周國梅也表示,“要強化平台引領,進一步發揮好‘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重點合作平台作用,匯聚各方共識、資源、技術與(yu) 力量,把綠色、低碳、可持續理念持續融入‘一帶一路’合作的各領域全過程。”她說,中方將以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合作為(wei) 抓手,支持發展中國家綠色低碳發展,同時與(yu) 共建國家分享中國綠色發展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的綠色解決(jue) 方案,推動更多“一帶一路”綠色項目落地實施。

  談及青年在綠色發展中的作用,張元明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我想鼓勵各國青年首先要心懷這樣的理想——成為(wei) 綠色可持續發展和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支持者和參與(yu) 者,通過對知識的學習(xi) 和技術的應用等,最終成為(wei) 綠色發展的踐行者和引領者,為(wei)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民生福祉貢獻力量。”

  本報北京10月17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餘(yu) 冰玥 趙安琪 記者 陳小茹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