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資銀行保險機構不斷完善“一帶一路”金融服務網絡

發布時間:2023-10-18 09:1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林)記者從(cong)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獲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中資銀行保險機構持續優(you) 化海外布局,著力完善“一帶一路”金融服務網絡,截至2023年6月末,13家中資銀行在50個(ge)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設立了145家一級機構,6家中資保險機構在8個(ge)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設立了15家境外分支機構。

  資金融通為(wei) “一帶一路”提供了重要融資保障和多元化金融服務。截至2022年末,我國政策性銀行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貸款合計3.1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6.6%;大型商業(ye) 銀行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貸款餘(yu) 額約2.3萬(wan) 億(yi) 元。例如,在重點項目方麵,國家開發銀行支持了首單高鐵“走出去”項目——印尼雅萬(wan) 高鐵,中國進出口銀行支持了中老合作旗艦項目——中老鐵路,中國銀行支持了南太平洋重要交通樞紐——秘魯錢凱港,以及中亞(ya) 單體(ti) 規模最大風電項目——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布哈拉州風電項目等。

  中資保險公司也在持續為(wei) “一帶一路”項目提供保險保障支持。2020年7月,原銀保監會(hui) 指導11家中外資保險公司成立中國“一帶一路”再保險共同體(ti) ,通過發揮再保險獨特的專(zhuan) 業(ye) 技術優(you) 勢,加強產(chan) 品創新和業(ye) 務數據標準化,全麵提升中資海外利益特殊風險保障水平。目前共同體(ti) 成員已有中國再保險集團、人保財險等共23家中外保險、再保險公司。

  截至2023年6月末,“一帶一路”共同體(ti) 累計承保“一帶一路”項目74個(ge) ,保障境外總資產(chan) 570億(yi) 元人民幣。“一帶一路”再保險共同體(ti) 為(wei) 中遠海運港口、招商局港口等海外項目,中石化俄羅斯阿穆爾項目,以及中巴經濟走廊首個(ge) 水電投資項目中國三峽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項目等,提供了保險保障。

  銀行保險機構也在持續豐(feng) 富金融服務體(ti) 係和產(chan) 品類型,滿足多元化資金需求。多家中資銀行參與(yu) 發起設立或參股投資合作基金,通過股權投資方式整合和撬動社會(hui) 資金共同支持共建“一帶一路”項目,覆蓋能源、礦業(ye) 、交通、通信、農(nong) 業(ye) 、製造業(ye) 等多個(ge) 領域。同時,創新合作模式,拓展投融資來源,構建收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ti) 。

  例如,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先後發起設立了上海合作組織銀聯體(ti) 、中國—東(dong) 盟銀聯體(ti) 等六個(ge) 區域性融資合作機製,通過滴灌模式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共建國家實體(ti) 經濟的體(ti) 製機製和金融合作平台。中國信保通過海外投資險產(chan) 品承保10個(ge) 海外倉(cang) 項目,最高保險金額超過3100萬(wan) 美元。中國人壽集團旗下壽險公司創新開發“一帶一路”係列保險產(chan) 品,為(wei) “一帶一路”海外人員提供保險保障。

  此外,各中資銀行積極與(yu) 亞(ya)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亞(ya) 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非洲進出口銀行等國際多邊金融機構均開展了良好合作,支持其在全球的項目投資活動。此外,2017年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ju) 行期間,中國工商銀行倡導設立了“一帶一路”銀行常態化合作交流機製,持續推動金融業(ye) 合作發展。

  近年來,在金融的助力下,中國企業(ye) 和外國企業(ye) 優(you) 勢互補,第三方市場合作持續推進,一批合作項目在第三國順利落地,實現“1+1+1>3”的共贏局麵。例如,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渣打銀行等8家中外資銀行為(wei) 迪拜哈翔4x660MW清潔燃煤電站安排24億(yi) 美元融資。該項目計劃於(yu) 2023年投入商業(ye) 運行,建成後將成為(wei) 中東(dong) 首個(ge) 清潔燃煤電站,為(wei) 迪拜提供20%的電力能源,可大幅降低當地居民用電成本。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