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防範化解風險本領(思想縱橫)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增強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zhong) 本領、防範化解風險本領。加強幹部鬥爭(zheng) 精神和鬥爭(zheng) 本領養(yang) 成,著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8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再次強調要提升幹部這三種本領。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麵對新征程上紛繁複雜的風險挑戰,領導幹部要切實增強防範化解風險本領,把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wei) 可靠的基礎之上,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我們(men) 黨(dang) 之所以能在內(nei) 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戰勝風險挑戰中壯大,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其中包括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wei) 夷的能力水平。在不同曆史時期,我們(men) 黨(dang) 堅持把防範化解風險作為(wei) 黨(dang) 和國家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各級幹部需要掌握的重要本領。實踐證明,把安全穩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全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前提,是黨(dang) 和國家興(xing) 旺發達、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防範化解風險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各級黨(dang) 委、政府和領導幹部扛起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政治職責,堅決(jue) 守住不發生全局性、係統性風險的底線。我們(men) 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麵的風險挑戰考驗,有效應對了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的複雜局麵,有效應對了外部訛詐、遏製、封鎖、極限施壓,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中國式現代化越向前推進,我們(men) 遇到的阻力和壓力就會(hui) 越大,需要防範化解的風險就會(hui) 越複雜。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的因素急劇增多,我們(men) 將麵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就拿經濟發展來說,我國正處在經濟恢複和產(chan) 業(ye) 升級的關(guan) 鍵期,經濟恢複速度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處於(yu) 領先地位,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運行麵臨(lin) 新的困難挑戰,一些國家采取的貿易保護主義(yi) 、單邊主義(yi) 等不斷衝(chong) 擊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進一步凸顯。對於(yu) 各個(ge) 領域的風險挑戰,我們(men) 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新形勢新任務對各級領導幹部防範化解風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者防禍於(yu) 未萌,智者圖患於(yu) 將來。”增強防範化解風險本領,要善於(yu) 在不穩定性中增強穩定性、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增強風險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兩(liang) 件大事,把安全發展的理念貫徹到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健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製度,從(cong) 源頭上避免或減少重大風險的發生。建立多源監測、多點觸發機製和專(zhuan) 家谘詢、會(hui) 商機製,增強敏銳性、洞察力、預見力,提高對重大風險的預測預判預警能力,見微知著、先知先覺,努力做到草搖葉響知鹿過、鬆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
增強防範化解風險本領,領導幹部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還要打好化險為(wei) 夷、轉危為(wei) 機的戰略主動戰。要按照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guan) 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guan) 頭豁得出來的要求,主動增強責任感和自覺性,提高應急處突的見識和膽識,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第一時間研究部署、第一時間采取措施、第一時間組織動員,抓早抓小抓苗頭,及時斬斷風險發展鏈條,防止風險升級、轉化。堅持群眾(zhong) 觀點和群眾(zhong) 路線,加強重大風險的社會(hui) 心理幹預、情緒疏導和輿論引導,凝聚社會(hui) 共識、集中群眾(zhong) 智慧,緊緊依靠人民築牢安全屏障。樹立辯證的、係統的、長遠的眼光,深入分析,全麵權衡,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yu) 從(cong) 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在改革創新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