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述評:“一帶一路”描繪“充滿希望的圖景”
參考消息網10月18日報道印度尼西亞(ya) 《雅加達郵報》網站10月16日刊登以《十年進展:“一帶一路”帶來的全球性變革》為(wei) 題的文章,作者係伊姆蘭(lan) ·哈立德,全文編譯如下:
在“一帶一路”倡議迎來10周年裏程碑之際,中國近日發布了《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大實踐》白皮書(shu) 。
從(cong) 地理上說,“一帶一路”已吸引150多個(ge) 國家和30多個(ge) 國際組織的參與(yu) ,相關(guan) 國家的總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75%。該倡議的影響力已擴展到經濟、文化和生態等各個(ge) 領域。
“一帶一路”是中國全球參與(yu) 的一個(ge) 決(jue) 定性時刻,標誌著它在世界舞台上開始占據顯著位置。在過去10年裏,它開啟了一個(ge) 變革時代,在全球各地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並展現了其在全世界的深遠影響力。
隨著蒙內(nei) 鐵路、中老鐵路、雅萬(wan) 高鐵等眾(zhong) 多旗艦項目竣工並投入運營,這些裏程碑將大大促進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發展。
據世界銀行估計,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每年將為(wei) 全球產(chan) 生1.6萬(wan) 億(yi) 美元收益,占全球GDP的1.3%。隨著交通走廊和經濟樞紐網絡不斷擴大,該倡議還擁有巨大潛力,將助力促進貿易、刺激投資並提升無數人的生活水平。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願望已經從(cong) 概念發展為(wei) 具體(ti) 行動,從(cong) 富有遠見的理想發展為(wei) 實實在在的成就。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讚賞中國的主張:發展是世界各國的權利,而不是少數國家的專(zhuan) 利。
“一帶一路”倡議在世界舞台上策劃了一場深刻的變革,這有五個(ge) 令人信服的原因。
首先,它令有關(guan) 發展的話語成為(wei) 一項關(guan) 鍵的全球關(guan) 切。第二,中國與(yu) 其他發展中國家之間建立了前所未有的聯係。第三,它為(wei) 新的全球重組和新的全球政治範式鋪平了道路。第四,它在全球範圍內(nei) 傳(chuan) 播了中國哲學的基本原則。第五,它帶來了一種新穎的製度,讓我們(men) 得以一窺這樣一種世界秩序:多數人的福利優(you) 先於(yu) 少數人的利益——一種真正非凡的對全球動態的重新想象。
盡管一度受到疫情影響,但隨著世界慢慢恢複正常,“一帶一路”倡議重新煥發活力。這種韌性也證明了“一帶一路”在不斷變化的全球環境下的非凡適應性。事實上,該倡議是一股堅定而又敏捷的力量,反映了它所接觸的世界不斷變化的情況。
當審視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時,我們(men) 發現,發展中國家始終對相關(guan) 合作持正麵態度,但並非所有發達國家都很熱情。必須承認,發展中國家往往麵對更大的發展挑戰。盡管如此,需要指出的是,“一帶一路”的包容性延伸到所有國家,它希望有盡可能多的國家參與(yu) ,包括那些更發達的國家。
“一帶一路”倡議不僅(jin) 僅(jin) 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手段,更是通向共同繁榮的道路。它旨在彌合地區分歧,推動貿易進步,促進亞(ya) 洲、歐洲、拉美和非洲的可持續發展。
“一帶一路”合作的未來充滿了各種可能性。作為(wei) 21世紀一項意義(yi) 深遠的長周期係統性全球努力,該倡議已經踏上了持久征程。其最初的框架主要側(ce) 重於(yu) 同發展中國家的夥(huo) 伴關(guan) 係,但現在它已成為(wei) 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蓬勃發展的基石。這些進步的倡議代表了對最初願景的擴展,提供了一係列增強全球發展和“一帶一路”成就的動態策略。
在傳(chuan) 統基礎設施項目持續推進的同時,數字互聯互通的重要性將推動相關(guan) 地區對數字基礎設施的大量需求。數字領域將在“一帶一路”的下一階段扮演關(guan) 鍵角色。與(yu) 此同時,綠色和海洋經濟也將成為(wei) 發展引擎。這些多層麵的發展為(wei) 增長、合作和共同繁榮描繪了一幅充滿希望的圖景。(編譯/李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