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將二審:增加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內容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先藕潔)在今天上午舉(ju) 行的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hui) 上,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發言人楊合慶表示,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六次會(hui) 議將於(yu) 10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舉(ju) 行,將對愛國主義(yi) 教育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進行二審。
2023年6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審議了愛國主義(yi) 教育法草案。會(hui) 後公開征求意見期間,共收到311人提出的586條意見,另收到來信6封。“社會(hui) 公眾(zhong) 主要就充實愛國主義(yi) 教育內(nei) 容,豐(feng) 富愛國主義(yi) 教育方式,加強學校愛國主義(yi) 教育等,提出意見建議。草案二次審議稿對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意見進行了充分研究和吸收采納。”楊合慶說。
“法工委各基層立法聯係點積極組織意見征詢活動,人大代表、基層群眾(zhong) 和聯係點工作人員踴躍參與(yu) ,提出很多有價(jia) 值的好建議。”楊合慶介紹,比如重慶沙坪壩聯係點把意見征詢座談會(hui) 開到了重慶市南開中學;江蘇昆山聯係點舉(ju) 辦長三角一體(ti) 化“五村九聯”共議愛國主義(yi) 教育法(草案)活動,到錢七虎院士故居、澱山湖抗日根據地、航天英雄費俊龍家中舉(ju) 辦活動,把立法意見征詢和愛國主義(yi) 宣傳(chuan) 教育作很好的結合等。
楊合慶說,根據各方麵意見,提請本次常委會(hui) 會(hui) 議審議的草案二次審議稿擬作如下主要修改:充實愛國主義(yi) 教育的內(nei) 容,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宣傳(chuan) 教育的規定,增加傳(chuan) 承和發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方麵的內(nei) 容,完善學校愛國主義(yi) 教育的規定,加強愛國主義(yi) 教育的實施措施等。
針對製定愛國主義(yi) 教育法如何體(ti) 現繼承和發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等問題,楊合慶在回答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提問時介紹,在教育內(nei) 容上,將中華民族發展史、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曆史文化遺產(chan) 、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等作為(wei) 愛國主義(yi) 教育的重要內(nei) 容;在教育方式上,強調充分發揮文物古跡、文化遺產(chan) 、各類博物館、紀念館等的教育功能,利用各種傳(chuan) 統節日組織開展民俗文化活動,增進家國情懷等。
楊合慶介紹,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愛國主義(yi) 教育,製定愛國主義(yi) 教育法,是落實憲法規定,教育引導公民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憲法義(yi) 務,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舉(ju) 措等。
楊合慶介紹,愛國主義(yi) 教育法遵循愛國主義(yi) 教育的特點和規律,聚焦於(yu) 推動愛國主義(yi) 教育廣泛、深入、持久、有效開展,主要體(ti) 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強調愛國主義(yi) 教育是麵向全體(ti) 人民的教育,同時根據不同社會(hui) 群體(ti) 的特點,分別作出有針對性的規定,特別是突出青少年和學校愛國主義(yi) 教育;規定豐(feng) 富的愛國主義(yi) 教育內(nei) 容,涵蓋思想政治、曆史文化、國家象征、壯美河山、憲法法律等各個(ge) 方麵;利用紅色資源、文物古跡、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和各類文化場館等各類資源,通過功勳榮譽表彰獎勵、重要紀念日、節慶日等各種活動,通過升掛國旗、奏唱國歌、憲法宣誓等儀(yi) 式禮儀(yi) ,通過文藝作品、新聞媒體(ti) 和信息網絡等各種平台載體(ti) 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作出規定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