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成果和機遇屬於世界

發布時間:2023-10-20 11:1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相關(guan) 內(nei) 容納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章,其理念還被寫(xie) 入聯合國、亞(ya) 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機製的成果文件。“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雅萬(wan) 高鐵的建成通車標誌著中國高鐵首次全係統、全要素、全產(chan) 業(ye) 鏈在海外落地。

  ——————————

  2013年,習(xi) 近平主席開創性地提出共建“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啟動了中國新時代以來最宏大的對外合作框架。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相關(guan) 內(nei) 容納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章,其理念還被寫(xie) 入聯合國、亞(ya) 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機製的成果文件。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帶一路”逐漸成為(wei) 順應時代潮流的最廣泛的國際合作平台,蹄疾步穩地取得了一係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有效促進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興(xing) 市場國家與(yu) 發展中國家群體(ti) 性崛起以及更具普惠性的全球化進程。

  共建“一帶一路”10年來的突出成就

  地理範圍廣。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沒有囿於(yu) 古絲(si) 路上的60多個(ge) 合作夥(huo) 伴。10年來,我國與(yu) 150多個(ge) 國家、30多個(ge) 國際組織簽署了230多份相關(guan) 合作文件,覆蓋了超過80%的對華建交國,連接了歐亞(ya) 非絕大多數古文明國家,遍布亞(ya) 洲、歐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以及聯合國、東(dong) 盟、非盟等主要國際組織。其中,全球南方國家和地區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的主要參與(yu) 者,聯合國發展機構更是在2017年認可它為(wei) 21世紀南南合作的一部分。

  合作領域多。共建“一帶一路”10年來一體(ti) 推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瓜達爾港、中老鐵路、蒙內(nei) 鐵路、比雷埃夫斯港等標誌性項目都已成為(wei) 東(dong) 道國的民族驕傲。巴基斯坦、斯裏蘭(lan) 卡、塔吉克斯坦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更是將落成的“中國製造”項目的形象印在本國紙幣上,作為(wei) 國家複興(xing) 的象征予以發行流通。

  合作程度深。10年來,中國主動對照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增強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通過加入《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中國關(guan) 於(yu) 服務貿易的開放承諾達到已有自貿協定的最高水平,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新的助力。高鐵等基礎設施的“硬聯通”為(wei) 拉動規則“軟聯通”提供了重要載體(ti) 。不少合作項目采用了全套的中國標準,實現從(cong) 融資、設計、裝備采購、施工和運營全流程中國化。雅萬(wan) 高鐵的建成通車標誌著中國高鐵首次全係統、全要素、全產(chan) 業(ye) 鏈在海外落地。

  機製建設實。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積極建製、改製,在貿易暢通層麵,中國創辦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為(wei) 代表的合作平台,並且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能源、稅收征管等領域設立合作機製。在資金融通層麵,中國主導創建亞(ya)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發起絲(si) 路基金等多個(ge) 融資平台,同多國建立雙邊本幣互換安排、人民幣清算安排,逐步建立起多元化投融資體(ti) 係。在民心相通層麵,中國在文化旅遊、教育交流、媒體(ti) 和智庫合作等領域均建立了機製化聯係。在本屆高峰論壇上,習(xi) 近平主席更是宣布了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包括成立高峰論壇秘書(shu) 處、建立“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hui) ”等舉(ju) 措,將推動機製建設更上一層樓。

  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深遠意義(yi)

  加強本國區域協同發展,促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中歐班列運營12年來,累計開行7.7萬(wan) 列,溝通歐洲25個(ge) 國家和地區217個(ge) 城市,貿易額達3400多億(yi) 美元。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開辟6年多來,貨物運輸品類有980多種,物流網絡覆蓋國內(nei) 18個(ge) 省份、68個(ge) 城市,通達全球12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473個(ge) 港口。這些旗艦項目均起到了顯著的輻射帶動作用,使我國一度閉塞的中西部地區一躍成為(wei) 開放前沿。未來,互聯互通立體(ti) 網絡的構建將為(wei) 東(dong) 中西協調發展釋放新的潛能。

  對接共建國家發展戰略,引導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更加合理分布。中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you) 勢、健全的工業(ye) 體(ti) 係、全球最大規模製造業(ye) 等獨特優(you) 勢,一直是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成功的實力基礎。習(xi) 近平主席此番呼籲“經濟發展快一些的國家,要拉一把暫時走在後麵的夥(huo) 伴”,再次展現了中國不讓任何一國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掉隊的初心。在非洲等發展中國家,中國通過海外工業(ye) 園、經貿合作區等形式帶動當地產(chan) 業(ye) 、技術、勞工技能、就業(ye) 發展,推動了雙方發展階段的梯次銜接,改善了夥(huo) 伴國在國際分工體(ti) 係中的弱勢地位。未來,“絲(si) 路電商”合作先行區等將為(wei) 共建國融入世界經濟潮流貢獻新的機遇。

  接軌聯合國2030議程,推動全球南方更好實現減貧發展。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通過兩(liang) 大機製推動全球減貧進程。一種是推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合作,係統性改善共建國家和地區的社會(hui) 經濟環境。另一種是對重點群體(ti) 、重點領域精準施策與(yu) 幫扶,建設“小而美”的民生工程,改善當地農(nong) 業(ye) 、溫飽、衛生、抗疫、教育等狀況,顯著提升夥(huo) 伴國民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共建“一帶一路”將使相關(guan) 國家760萬(wan) 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wan) 人擺脫中度貧困。未來,更多的“小而美”民生項目落地生根,將為(wei) 夥(huo) 伴國民眾(zhong) 帶來新的希望。

  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建設。共建“一帶一路”是我們(men)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實踐平台,嵌入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中的開放包容、公平正義(yi) 、和諧共處、多元互鑒、團結協作等理念,具體(ti) 表現為(wei) 共商共建共享全過程,實現了程序正義(yi) 與(yu) 結果正義(yi) 的有機結合。它為(wei) 國際關(guan) 係民主化樹立典範,使全球治理體(ti) 係朝著更加公平正義(yi) 的方向調整。未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製將更加完善,將為(wei)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新的保障。

  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始終聚焦人類共同發展這一最大公約數,以供給創造需求,使得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和更可持續。而今,共建“一帶一路”正在昂揚奮進,奔向下一個(ge) 金色十年。

  【作者係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卓振偉(wei)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