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為更加普惠的全球發展作出新貢獻
10月17日至18日,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為(wei) 主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ju) 行。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開幕式發表題為(wei) 《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講,提出了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在世界局部安全問題不斷、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迷茫的背景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共建國家希望凝聚共識,求團結、謀發展的國際合作意願。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已與(yu) 五大洲的150多個(ge) 國家、30多個(ge) 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為(wei) 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yi) ,為(wei) 人類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現作出了巨大的貢獻。2023年10月10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大實踐》白皮書(shu) ,充分展示了共建“一帶一路”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倡導並踐行適應時代發展的全球觀、發展觀、安全觀、開放觀、合作觀、文明觀、治理觀,為(wei) 世界各國走向共同發展繁榮提供了理念指引和實踐路徑。
圍繞一個(ge) 國家如何通往現代化的論述不計其數,但真正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卻少之又少。正由此,以獨立自主發展探索現代化取得非凡成就的發展中國家身份,中國在世界範圍內(nei) 提出並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備受世界關(guan) 注。共建“一帶一路”是以中國智慧就“世界怎麽(me) 了、我們(men) 怎麽(me) 辦”這一世界之問、曆史之問、時代之問提交的答卷。依托中國式現代化成就,中國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帶給世界新的發展理念,開拓了新的發展路徑。
以現代化的標準積極彌補共建國家發展短板。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以基礎設施聯通為(wei) 重要方向。構建“一帶一路”立體(ti) 互聯互通網絡,也是未來八項行動的首要。目前,“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已達3000多個(ge) ,拉動近萬(wan) 億(yi) 美元投資規模。這些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jin) 切實推動了共建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也為(wei) 提升未來的國際產(chan) 業(ye) 合作奠定基礎。當前,不少國家因地處內(nei) 陸而缺乏經濟活力,即使是一些非內(nei) 陸國家,也缺乏與(yu) 外界互聯互通的必要基礎設施。對此,習(xi) 近平指出,隻要各國有合作的願望、協調的行動,天塹可以變通途,“陸鎖國”可以變成“陸聯國”,發展的窪地可以變成繁榮的高地。經濟發展快一些的國家,要拉一把暫時走在後麵的夥(huo) 伴。
對接多個(ge) 次區域一體(ti) 化市場建設。全球化的發展離不開全球統一大市場的建設,統一大市場的建設需要各國以開放的互利共贏的心態開展合作。“一帶一路”要構建互聯互通的世界,需要推動更多的國家和次區域一體(ti) 化組織加入共建。從(cong) 倡導“不搞意識形態對立,不搞地緣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團政治對抗,反對單邊製裁,反對經濟脅迫,也反對‘脫鉤斷鏈’”,到“加快推進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參與(yu) 跨裏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會(hui) 同各方搭建以鐵路、公路直達運輸為(wei) 支撐的亞(ya) 歐大陸物流新通道”和“積極推進‘絲(si) 路海運’港航貿一體(ti) 化發展,加快陸海新通道、空中絲(si) 綢之路建設”,習(xi) 近平主席再次向世界傳(chuan) 達了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堅持的原則和發展定位。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瞄準新技術產(chan) 業(ye) 。本屆高峰論壇的主題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意味著今後的合作不僅(jin) 盯著傳(chuan) 統的老路,更要實現國際合作的趨勢引領。在八項行動中,“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無疑是對這一主題的精準對接。曆史證明,發展中國家的低碳、綠色發展不能“等靠要”。未來5年,中國同各方共建的聯合實驗室將擴大到100家,中國還將支持各國青年科學家來華短期工作。中國還在本屆高峰論壇上發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為(wei) 共建國家今後在該領域的合作創造新的條件和機會(hui) 。
不斷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製度創新。保障合作的是製度,鞏固合作成效的也是製度。在八項行動中,有兩(liang) 項重點關(guan) 注未來的製度建設,其一是發布《“一帶一路”廉潔建設成效與(yu) 展望》,推出《“一帶一路”廉潔建設高級原則》,建立“一帶一路”企業(ye) 廉潔合規評價(jia) 體(ti) 係。其二是提出將同共建“一帶一路”各國“加強能源、稅收、金融、綠色發展、減災、反腐敗、智庫、媒體(ti) 、文化等領域的多邊合作平台建設”。這些涉及具體(ti) 領域的規範化建設,將為(wei) “一帶一路”未來行穩致遠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人類的現代化“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習(xi) 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注重的是眾(zhong) 人拾柴火焰高、互幫互助走得遠,崇尚的是自己過得好、也讓別人過得好,踐行的是互聯互通、互利互惠,謀求的是共同發展、合作共贏”“我們(men) 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nei) 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如果說中國式現代化是自身長期探索和實踐的結果,那中國倡導的共建“一帶一路”則是以自己的方式在為(wei) 更加普惠的全球發展而擔當。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西亞(ya) 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