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吉林行|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銀山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22日電(見習(xi) 記者 潘曉文 記者劉洪俠(xia) )春捺缽、夏賞荷、秋觀鳥、冬漁獵……吉林正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查幹湖迎來“生態蝶變” 好生態築就好產(chan) 業(ye)
查幹湖位於(yu) 吉林省西北部,鬆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nei) ,總麵積506.84平方公裏,是中國十大淡水湖之一,國家級內(nei) 陸濕地和水域生態係統類型自然保護區,吉林省內(nei) 最大的天然湖泊。
十月的查幹湖秋意漸濃,水波粼粼,蘆葦搖曳,生態之美舒展在這一池碧波裏,浸潤在漁民的收獲裏。
據介紹,這條128公裏長的湖域出產(chan) 的胖頭魚頭大體(ti) 肥、肉質細嫩,深受市場歡迎。“年年有魚,年年有餘(yu) ,”查幹湖旅遊經濟開發區新聞中心魏來介紹,查幹湖科學捕撈,用大眼網,4斤以下的魚可直接漏掉,保護魚類繁衍。同時,堅持每年投放魚苗,投入的魚苗遠遠超過捕魚的數量,每年春秋兩(liang) 季向湖中投放魚苗1100萬(wan) 尾,實現了“以水養(yang) 魚、以魚淨水”的目標。
為(wei) 了保護查幹湖,吉林省製定實施了《查幹湖治理保護規劃》,建設了馬營泡麵源汙染攔截整治工程、大安灌區退水治理應急工程、查幹湖汙水處理工程等重大治汙和生態工程,啟動實施查幹湖水生態修複與(yu) 治理試點工程,分類推進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複、岸線治理和管理保護等措施。如今,查幹湖水質已由“十三五”初期的V類穩定提升至Ⅳ類。
此外,鬆原市還圍繞查幹湖周邊重點開展生態治理,先後謀劃實施生態修複治理類項目76個(ge) ,總投資73.38億(yi) 元,累計還林、還濕、還草7.97萬(wan) 畝(mu) ,珍稀鳥類由239種增加到276種。魏來表示,這都要得益於(yu) 查幹湖通過多種手段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讓天更藍水更清魚更肥,為(wei) 鳥類回歸提供了良好條件。如今,查幹湖已成為(wei) 鳥類遷徙的重要補給站,每年都有數百隻候鳥在此得到救治。
生態環境改善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數據顯示,2023年,查幹湖區域共接待遊客190萬(wan) 人次,環湖周邊31個(ge) 村屯年人均增收約2500元,實現綜合旅遊收入16.72億(yi) 元,同比增長29.43%,漁業(ye) 和旅遊業(ye) 帶動數萬(wan) 人就業(ye) 、增收。
來“向海” 到丹頂鶴“家裏”作客
向西一路駛去,記者團來到了白城市通榆縣境內(nei) 的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裏有千姿百態的蒙古黃榆,碧波粼粼的湖泊,起伏跌蕩的葦塘,茫茫無際的草原……多種生物區係與(yu) 複雜的生態環境互相滲透,沙丘、草原、沼澤、湖泊相間分布,縱橫交錯、星羅棋布,構成典型的濕地多樣性景觀。
據了解,區內(nei) 林地麵積2.9萬(wan) 公頃,共有植物595種,野生脊椎動物300餘(yu) 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22種,二級保護動物55種。向海目前僅(jin) 有小部分開放給遊人,大部分核心區處於(yu) 保護狀態,那裏是動植物的天堂。
記者團與(yu) 保護區工作人員一行穿過一片片蒲草葦蕩,來到了一個(ge) 三麵環水一麵臨(lin) 山的著名小島,名曰“仙鶴島”。隨著鶴的清鳴聲,幾十隻丹頂鶴展開雙翼淩空而起,紅豔欲滴的鶴頂、長長的喙、白色的羽毛、纖細的長腿,真是“觀鳥何須問童子,鶴朝如儀(yi) 舞翩躚”。
據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介紹,向海最熱鬧的季節要數9-10月和4-5月,長距離遷徙的鳥類在這裏聚集。有的樂(le) 不思蜀,就在這裏留了下來。
據了解,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接待遊客數量同比增長446%,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475%。
三江之源長白山 看“冷資源”變“熱經濟”
長白山位於(yu) 吉林省東(dong) 部,為(wei) “關(guan) 東(dong) 第一山”,被人譽為(wei) “中華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千年積雪萬(wan) 年鬆,直上人間第一峰”之美譽。中國境內(nei) 最高峰白雲(yun) 峰海拔2691米,是中國東(dong) 北的最高峰。
從(cong) 山底到山頂,這路可謂“九曲十八彎”,而就是十三分鍾不到的路途中,記者團一行看到了山腳闊葉林的紅葉繽紛,看到了半山腰的草木蕭疏,看到了山頂苔原帶的白雪皚皚。
據工作人員介紹,長白山目前有著近4200種的野生動植物和真菌資源,是歐亞(ya) 大陸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綜合體(ti) ,是世界少有的“物種基因庫”和“天然博物館”。
走過32億(yi) 年悠長歲月的長白山,古老神秘,卻又生氣蓬勃。天池如同湛藍的寶石鑲嵌在最高峰,波光瀲灩,周圍16座山峰峻峭聳立,藍天白雲(yun) 山峰倒映在湖中,水天一色。
近年來,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積極開展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的信息化建設、野外調查監測和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保護等工作。如今,中華秋沙鴨、紫貂、東(dong) 北紅豆杉等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在穩步增長、珍稀瀕危物種棲息地得到了有效保護、生態係統服務功能穩步提高,野生動物得以繁衍生息。
盡管中秋、國慶雙節已過,但省內(nei) 外遊客遊覽長白山的熱情依舊不減。“目前,周中工作日來到長白山北景區遊覽的遊客能達到四五千人,周末時遊客會(hui) 更多。”景區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吉林省已先後建成龍浦高速鬆長聯絡線、長白山機場擴建、敦白高鐵等重點交通工程。當前,長春到長白山高鐵僅(jin) 需2.5小時,隨著沈白高鐵、沿邊開放旅遊大通道陸續開通,長白山與(yu) 北京等大城市的距離將拉近至4小時。年吞吐量240萬(wan) 人的長白山機場即將投入使用。截止目前,今年長白山景區共接待遊客超240萬(wan) 人次,較去年同比增長241.23%。
從(cong) “生態美”到“生態富”,吉林的“綠水青山”“冰雪高山”都在源源不斷地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今年“雙節”假期期間,吉林省接待國內(nei) 遊客2538.86萬(wan) 人次,實現國內(nei) 旅遊收入192.15億(yi) 元,遊客接待量較2019年國慶假期增長39.95%,旅遊收入較2019年國慶假期增長43.03%。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