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見中國】天津彩虹橋:鹽堿荒灘碟變生態之城的幸福見證者
中國青年網天津10月22日電(記者 張玘雲(yun) )“走遍萬(wan) 水千山,還是比不上回家時駛上彩虹橋的那一份心安”“每次駛過彩虹橋,都會(hui) 習(xi) 慣地打開車窗”“遇見一座橋,愛上一座城,在生態城不用等下雨天,也能邂逅最美的‘彩虹’”……這是網友在網絡上給天津彩虹橋、生態城寫(xie) 下的“情書(shu) ”。
“彩虹橋作為(wei) 生活就業(ye) 在生態城裏的人們(men) 每天進出的重要通道,已經成為(wei) 大家的情感寄托。”中新天津生態城黨(dang) 委辦網信科科長劉寧說。
“彩虹大橋位於(yu) 永定新河與(yu) 薊運河匯合處,南起北塘黃海北路,北接中新大道,是連接濱海新區南北的便捷通道,也是生態城開發建設之初的唯一一座橋梁。”中新天津生態城城管局市政綠化管理科李希兵介紹,該橋型具有拱橋的較大跨越能力和簡支梁橋對地基及溫度變化適應能力強的雙重特點,在沿海軟基、平原地區是具有較強優(you) 勢的一種橋型,獲得了天津市科技進步獎、建設部和天津市優(you) 秀設計獎。
彩虹橋是濱海新區和生態城建設發展曆程的見證者。它見證了在這片渤海灣邊的鹽堿荒灘之上,一座生態智慧新城的拔地而起。
生態城是中國、新加坡兩(liang) 國政府間重大合作項目,也是世界上首個(ge) 國家間合作開發的生態城市。十五年來,一批批中新兩(liang) 國的建設者在這裏揮灑汗水、探索創新,初步蹚出了一條資源約束條件下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麵對三分之一鹽堿荒灘、三分之一廢棄鹽田、三分之一汙染水麵的原始條件,生態城大力實施生態修複、水體(ti) 景觀再造、鹽堿地綠化三大工程。目前綠化麵積達到1100萬(wan) 平方米,居民開窗看綠、出門見景。
“一座城,被輕輕放進大自然。”是一位網友對如今生態城的描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