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看振興)青田書院新生記:在“沒有圍牆的博物館”振興傳統文化
中新網江西金溪10月31日電 題:青田書(shu) 院新生記:在“沒有圍牆的博物館”振興(xing) 傳(chuan) 統文化
作者 王劍
“青青蓼莪梧桐院,田田菡萏桑梓書(shu) 。”田園之上、竹林之畔,在江西省金溪縣陸坊鄉(xiang) 暘灣村一隅,由數座民居組合重建而成的青田書(shu) 院就坐落在這裏,一副對聯懸掛在書(shu) 院大門兩(liang) 側(ce) 。
“立大誌,做大人……”每逢周末或節假日,書(shu) 院裏不時傳(chuan) 來學童朗朗讀書(shu) 聲,在書(shu) 院外的竹林稻田裏蕩漾。
《江西通誌》之《書(shu) 院》裏記錄著:青田書(shu) 院,在金溪縣北三十裏,乃三陸先生(陸九韶、陸九齡、陸九淵兄弟)之鄉(xiang) 。元大德間,縣尹張居懌特建以祠,程巨夫記。
始建於(yu) 元代的青田書(shu) 院早年被毀,2021年年初,江西省書(shu) 院研究會(hui) 理事、金溪雕版印刷非遺傳(chuan) 承人,愛好書(shu) 院文化的金溪縣“80後”青年洪誌文將自家清代祖宅老屋進行修繕,重建了青田書(shu) 院。經過兩(liang) 年多的建設,發展為(wei) 數座民居的建築組合。
洪誌文收集了包括《陸象山全集》在內(nei) 的古籍善本數百餘(yu) 冊(ce) ,日常免費向遊客開放,提供閱讀空間和書(shu) 籍。一群“鄉(xiang) 青”因為(wei) 共同的誌願,在“沒有圍牆的博物館”振興(xing) 傳(chuan) 統文化。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化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青年先行。學成歸來的“鄉(xiang) 青”們(men) 是本土最好的守護者和建設者。
近年來,金溪縣有一大批實幹青年鄉(xiang) 賢沉下鄉(xiang) 鎮創業(ye) 發展,參與(yu)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
“青田書(shu) 院重建的初衷就是依托古村、老宅,弘揚傳(chuan) 統文化。”青田書(shu) 院主理人、金溪縣新聯會(hui) 會(hui) 員黃穎告訴記者,書(shu) 院日常免費向遊客開放,提供閱讀空間和書(shu) 籍,書(shu) 院也是金溪縣雕版印刷的非遺傳(chuan) 承基地,這裏用展陳和活動課程向人們(men) 傳(chuan) 播著金溪雕版印刷的曆史。同時,書(shu) 院也帶動了村民參與(yu) 書(shu) 院的後勤服務,並共建餐飲、民宿等配套設施。
據介紹,青田書(shu) 院現有藏書(shu) 2萬(wan) 餘(yu) 冊(ce) ,其中關(guan) 於(yu) 陸九淵的學術著作有400多種。青田書(shu) 院獲評為(wei) 撫州市“十佳夜讀空間”,並成為(wei) 許多愛讀書(shu) 、好讀書(shu) 之人的流連之地。
目前,金溪全縣境內(nei) 共有格局完整的古村落128個(ge) ,其中“國保”單位3個(ge) ,中國曆史文化名鎮名村7個(ge) ,中國傳(chuan) 統村落57個(ge) ,保存明清古建築11633棟,被譽為(wei) “一座沒有圍牆的古村落博物館”。(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