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小程序探秘青銅器

發布時間:2023-11-01 15:3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任爽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許天舒

  通過微信小程序拍照上傳(chuan) ,係統就能自動判斷出類別、年代,列出照片裏青銅器的相關(guan) 信息,並推薦5件相似的器物作為(wei) 參考。日前,在吉林大學“古文字古文物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揭牌儀(yi) 式上,實驗室發布了這樣一款能為(wei) 青銅器智能斷代與(yu) 辨類的程序——“吉金識辨·青銅器智能斷代與(yu) 辨類”。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教授李春桃說:“‘吉金’指古代鼎彝等青銅器。程序首次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青銅器斷代研究領域,在整理、標注青銅器資料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優(you) 勢,利用圖像深度學習(xi) 技術對青銅器的器類與(yu) 年代進行判斷。”

  “你看,拍照上傳(chuan) 青銅器圖片後,每個(ge) 參考器物下就會(hui) 根據實際情況列出器物名稱、著錄出處、出土墓葬及現藏地等相關(guan) 信息;此外,還可以按器類或時代瀏覽庫中的青銅器,隨時隨地進行瀏覽或學習(xi) 。”考古學院2021級學生朱光宇現場展示了該程序的兩(liang) 大功能,“這既是青銅器智能斷代與(yu) 分類的電子字典,又是青銅器的電子數據庫。”

  據介紹,目前在程序中,青銅器中數量最多的“鼎”和“簋”兩(liang) 部分已經開放使用,下一步將開放青銅鬲、青銅盨、青銅簠等其他常見青銅器類的識別。該程序改變了以往青銅器斷代工作隻能由少數專(zhuan) 家依據知識積累和實踐經驗才能完成的狀況,為(wei) 考古領域的專(zhuan) 業(ye) 研究和教學起到輔助參考作用。

  吉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教授楊溪說:“在多年的研究中,我們(men) 對近萬(wan) 件青銅器的相關(guan) 數據進行了整理。接下來,研究團隊將繼續豐(feng) 富程序數據庫,計劃使其識別更多常見類別的青銅器。”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31日 09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