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鳳來儀 中國文化藝術展”在京舉辦
中新網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高凱)以“文明互鑒:共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為(wei) 主題的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七屆年會(hui) 日前在北京鳳凰中心舉(ju) 辦。“有鳳來儀(yi) 中國文化藝術展”作為(wei) 本次年會(hui) 的重要文化活動,在北京鳳凰中心同期開幕,並擬於(yu) 2023年11月麵向社會(hui) 開放。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七屆年會(hui) 旨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合作、不同文明互學互鑒,增強中華文明傳(chuan) 播力影響力。會(hui) 議期間,各界人士從(cong) 不同角度交流探討,為(wei) 促進不同文明和諧相處凝聚思想共識、為(wei) 應對人類共同挑戰貢獻智慧力量。
“有鳳來儀(yi) 中國文化藝術展”通過專(zhuan) 業(ye) 展陳手法和豐(feng) 富現場呈現,提煉出傳(chuan) 統文化精髓,轉化為(wei) 現代創新成果,發掘出人類共通的精神價(jia) 值內(nei) 涵,彰顯出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當代價(jia) 值和世界意義(yi) 。
本次展覽因循造物理念、哲學思想,以鳳凰為(wei) 引、以藝術設計為(wei) 載體(ti) ,匯集中國古代與(yu) 現代家具珍品、文房器物、重生古瓷、古建模型、當代服飾、精良漆器、織物刺繡等代表性器物及作品近百件,其中部分珍貴展品係首度公開。
“有鳳來儀(yi) ”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對祥瑞美好的精神共識,鳳凰之儀(yi) 亦是“和”與(yu) “美”的融合表達。圍繞“和”與(yu) “美”兩(liang) 大主旨,展覽以“承運”、“秉德”、“兆瑞”、“重生”、“盡美”五個(ge) 章節鋪陳開來,鏈接觀眾(zhong) 情感、引發群體(ti) 共鳴。其中,“承運”、“秉德”、“兆瑞”三個(ge) 章節生動具體(ti) 地展示了古人對鳳凰這一符號及對鳳凰所蘊藏精神的認知與(yu) 感悟;“重生”章節則呈出當代設計師如何運用現代設計語言對鳳凰圖騰進行創新轉化,並使其在新時代重獲新生;“盡美”章節是講述古人對“天道自然之和”的理解,鳳姿綽約,燦然盡美,正如中國古建之樣貌。(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