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貴州水城百幅農民畫展出 勾勒多彩民族生活

發布時間:2023-11-02 10:5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貴陽11月1日電 (劉美伶 蒲文思)“最喜歡的作品是《暖陽》,畫麵非常豐(feng) 富生動,體(ti) 現出勞動人民豐(feng) 收的場景,讓我們(men) 更加想去了解水城人民獨特的藝術文化底蘊。”貴陽五中高一學生羅文杉說。

  1日,以“康養(yang) 水城繪聚美好”為(wei) 主題的貴州水城農(nong) 民畫作品展在貴州美術館開展,現場展出100幅水城農(nong) 民畫。展覽包括秘境新水城、多彩民族風、高原新圖景、逐夢新征程等4個(ge) 篇章,通過農(nong) 民畫師獨特的視角,以變形誇張的表現手法,展現了水城農(nong) 民畫獨特的藝術風格,表達了農(nong) 民畫師豐(feng) 富的生活感悟,描繪了水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覽將持續至11月17日。

  “他們(men) 把生活中的細節運用到畫作中,啟發我們(men) 也要去觀察生活,著眼自己的生活,創造出屬於(yu) 我們(men) 自己的畫作。”學習(xi) 素描已有三年的羅文杉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外實踐來觀展,第一次接觸到水城農(nong) 民畫,印象深刻。

  “不同於(yu) 在學校裏接受的專(zhuan) 業(ye) 課程,他們(men) 用色很大膽,並沒有很明顯的明暗關(guan) 係,但讓人很直觀地感覺到體(ti) 積感、畫麵感、空間感。”說起顏色飽滿豐(feng) 富的農(nong) 民畫作,讓貴陽五中高一學生宋睿涵眼前一新。

  在水城農(nong) 民畫作者董成看來,水城農(nong) 民畫的每個(ge) 作者在創作上都具有鮮明的個(ge) 人風格和特點。

  “這也是水城農(nong) 民畫多姿多彩、特色鮮明的一個(ge) 主要原因。”董成說,學習(xi) 農(nong) 民畫讓生活多元化,自己受益匪淺。

  據介紹,水城農(nong) 民畫從(cong) 1983年形成至今,汲取蠟染、剪紙、民族服飾等藝術營養(yang) ,不斷發展壯大,曾赴北京、法國巴黎等地展出,近四百件作品在全國、貴州省展出、獲獎,上百件作品被中國民間美術博物館等單位和個(ge) 人收藏,水城區也因此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wei) “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xiang)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ang) ”。

  “展出的100幅水城農(nong) 民畫,既有老畫家十年磨一劍的精品力作,也有年輕畫家初識丹青的開篇練筆。既有對現實的描繪寫(xie) 實,又有對未來的憧憬向往。”六盤水市水城區委副書(shu) 記邱俊炳說,“喜歡哪樣畫哪樣,怎樣好看怎樣畫”成就了水城農(nong) 民畫大膽誇張的藝術之美,散發著泥土芬芳的繪畫主題彰顯著水城農(nong) 民畫的生活之美。

  近年來,水城區緊緊圍繞水城農(nong) 民畫品牌打造,深入挖掘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優(you) 勢,為(wei) 農(nong) 民群體(ti) 提供精神動力,創造物質財富。水城區支持和幫助已成立的私營企業(ye) ,成立國有文化產(chan) 業(ye) 公司,為(wei) 水城農(nong) 民畫家提供更廣泛的學習(xi) 、交流、展示和銷售的平台。積極探索建立產(chan) 、供、銷為(wei) 一體(ti) 的農(nong) 民畫產(chan) 業(ye) 鏈,培養(yang) 選拔優(you) 秀人才,建立健全獎勵機製,提高畫家的創作積極性,提高農(nong) 民畫的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全力推動水城農(nong) 民畫的大發展、大繁榮,促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全麵提升縣域文化軟實力。(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