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信心 穩預期 促發展|“青春之城”珠海如何現代化耕海牧漁?
珠海,一座南海之濱的特區城市,以“青春之城、活力之都”聞名遐邇。廣袤的海洋為(wei) 這座城市帶來了旖旎的濱海風光,同時也孕育著豐(feng) 富的海洋資源。
691公裏綿長海岸線,將海域開發、海洋產(chan) 業(ye) 、海洋科學連接成片;262個(ge) 大大小小的島嶼,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點綴其間;“山海相擁、陸島相望”的城市風貌,成為(wei) 珠海靚麗(li) 的城市名片。
如今,麵對海洋強國、海洋強省戰略機遇,這一座現代化花園式海濱城市,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愈發展現出生命力和活力。
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珠海地區生產(chan) 總值為(wei) 2756.31億(yi) 元,同比增長9.1%,兩(liang) 年平均增長4.7%。其中,全市完成農(nong) 林牧漁業(ye) 總產(chan) 值69.82億(yi) 元,同比增長5.2%,較上半年提升2.1個(ge) 百分點,呈積極向好態勢。
從(cong) 養(yang) 殖到旅遊
探索海洋牧場多元發展
金秋十月,正是豐(feng) 收時節。在距離內(nei) 陸海岸線32公裏的珠海萬(wan) 山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內(nei) ,一幅魚肥水美的豐(feng) 收畫卷徐徐展開。
就在不久前,廣東(dong) 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養(yang) 殖的600萬(wan) 尾金鯧魚喜獲豐(feng) 收,正陸續銷往港澳地區。該公司技術負責人吳俊告訴記者:“由於(yu) 金鯧魚品質較往年更好,今年市場收購價(jia) 每斤約17元,預計總產(chan) 值將達6000萬(wan) 元左右。”
以大麟洋公司的生動實踐為(wei) 例,海洋牧場日益成熟的“耕海牧漁”生產(chan) 方式,賦予漁業(ye) 更科學的養(yang) 殖方式和更廣袤的發展空間。雖然從(cong) 近海轉移到遠海,養(yang) 殖成本有所增加,但養(yang) 殖公司同樣發現,海洋牧場養(yang) 出的魚不但品質優(you) 且價(jia) 格更高。
建設海洋牧場,必須裝備先行。從(cong) 珠海桂山島坐上快艇出發,20分鍾左右,就能見到一座白色的“海上堡壘”矗立在蔚藍的海麵上。這就是我國首台半潛式波浪能養(yang) 殖旅遊平台“澎湖號”,目前已無故障運行4年,正在迎接新一輪升級改造。
長66米,寬28米,高16米的“澎湖號”,工作吃水12米,渾身都是“黑科技”——它采用半潛式結構,可實現快速上浮、下潛和轉移;采用鷹式波浪能發電主體(ti) 平台技術,集波浪能發電和太陽能發電於(yu) 一體(ti) ,可以在茫茫大海實現“用電自由”;搭載自動投餌、魚群監控、水質監測和活魚傳(chuan) 輸等現代化漁業(ye) 生產(chan) 設備,能實現機械化、智能化“海上放牧”。
近年來,珠海已經建成3座深海智能養(yang) 殖平台,包括“澎湖號”,全國第一艘浮體(ti) 與(yu) 桁架混合結構智能化養(yang) 殖平台“德海一號”,大型深遠海養(yang) 殖裝備“灣區橫洲號”;擁有60-90米周長重力式深水網箱190個(ge) ,達26.2萬(wan) 立方米水體(ti) 。“裝備”方麵足夠的先行優(you) 勢,進一步推動海洋產(chan) 業(ye) 現代化轉型升級。
除了養(yang) 魚,海洋牧場還能擦出文化旅遊的火花。2020年,以“澎湖號海釣”為(wei) 主題的旅遊休閑路線已經成為(wei) 廣東(dong) 省11條精品休閑漁業(ye) 線路之一。在這裏,遊客既可以漫步聽濤,也可以臥享海風拂麵;既可享受垂釣樂(le) 趣,也可品嚐海魚美食。截至目前,“澎湖號”已累計接待海島觀光、休閑垂釣、科普研學的遊客超3萬(wan) 人次。
項目運營方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打造休閑漁業(ye) 型的海洋牧場,規劃漁旅融合發展,不僅(jin) 能提升漁業(ye) 附加值,還能夠借助生態旅遊打造具有特色的海島科技休閑農(nong) 業(ye) 全新產(chan) 業(ye) 鏈。
“一條魚”遊出致富路
逐步構建海洋牧場全產(chan) 業(ye) 鏈條
落實糧食安全戰略、踐行大食物觀,更大潛力在海洋。建設海洋牧場因而也成為(wei) 實現縣域振興(xing) 、促進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的關(guan) 鍵一環。
2022年,珠海海洋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總值達957.3億(yi) 元,主要產(chan) 業(ye) 有海洋漁業(ye) 、海工裝備、海洋能源、海島旅遊等方麵。因此,海洋牧場的開拓,不僅(jin) 著眼於(yu) 漁業(ye) 生產(chan) ,更需要與(yu) 種業(ye) 、裝備技術、深遠海養(yang) 殖、精深加工及休閑漁業(ye) 等多產(chan) 業(ye) 配套,讓“一條魚”遊出百億(yi) 產(chan) 業(ye) 。
近年來,珠海把加快經濟發展的觸角從(cong) 陸地向海洋延伸,著力建設深海養(yang) 殖區、漁港經濟區、漁光互補區、國家級海洋牧場“三區一場”,建強“藍色糧倉(cang) ”。
《珠海市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方案》提出,到2025年,海洋牧場一產(chan) 產(chan) 值規模要達到20億(yi) 元。而在“牧場”的後麵,是精深加工、流通銷售、漁業(ye) 品牌、漁旅融合、智慧漁業(ye) 等一係列全流程的產(chan) 業(ye) 鏈條,是不斷拓展的產(chan) 業(ye) 增值增效空間。
為(wei) 進一步推動海洋保護性開發,珠海一方麵積極提升海洋利用效率,在近海做“減法”,適度控製養(yang) 殖規模,在遠洋做“加法”,重點發展遠洋捕撈;另一方麵,在綜合開發利用上,推動水上、水麵、水體(ti) 、海床立體(ti) 開發,形成港產(chan) 城融合、漁工貿遊一體(ti) 化格局。
當前,珠海正把握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建設機遇,與(yu) 重點企業(ye) 對接儲(chu) 備現代海洋漁業(ye) 項目20個(ge) 、總投資203億(yi) 元,開展深海網箱養(yang) 殖魚種魚苗選育等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落地海工裝備、海洋能源項目,構建海上3萬(wan) 尾種魚規模以上的種質資源庫,全力培育現代海洋牧場產(chan) 業(ye) 集群。
格金貝爾(珠海)海洋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顏闊秋表示,目前該公司已初步完成了以金鮸魚為(wei) 代表的全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技術的應用與(yu) 研發,將透過成熟的育種技術優(you) 勢,為(wei) 深遠海供給適養(yang) 品種、優(you) 質苗種。
據珠海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介紹,珠海還將於(yu) 今年新動工建設1艘養(yang) 殖工船、5座大型深遠海養(yang) 殖平台。比如珠海九洲控股集團就在三角島海域,首期投資2.5億(yi) 元建設一座集生態養(yang) 殖、休閑漁趣、海上樂(le) 園、海洋科普、海底公園等於(yu) 一體(ti) 的沉浸式海洋浮島旅遊項目,打造漁旅融合示範。
海的文章,大有可為(wei) 。今年年末,珠海要實現財政投入、國資投入、海島旅遊人次、海洋金融、涉海科研人員數量、現代海洋產(chan) 業(ye) 項目“6個(ge) 大幅增長”。未來三年內(nei) ,聚焦海洋漁業(ye) 總產(chan) 值、海洋旅遊綜合收入、涉海高新技術企業(ye) 、海洋裝備工業(ye) 產(chan) 值、百億(yi) 級海洋產(chan) 業(ye) 集群數量、海洋經濟生產(chan) 總值,實現各項經濟指標再提升。
激活海洋要素
賦能藍色經濟發展
浩瀚藍海,碧波萬(wan) 頃。以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為(wei) 切入點,珠海已研墨著筆,奮力寫(xie) 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文章。
今年初,在珠海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格力、華發、九洲、免稅、農(nong) 控等市屬國企深化與(yu) 民營企業(ye) 合作,搭建起向海而興(xing) 、向海圖強的政策體(ti) 係和工作格局。未來,一批涵蓋海洋旅遊、海洋高端裝備、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等重點項目即將屹立海上。
與(yu) 此同時,《珠海市海島旅遊發展工作方案(2023-2025)》和《2023年珠海市海島旅遊發展工作要點》相繼印發出台。在盤活旅遊資源、完善海洋交通、豐(feng) 富消費場景、開發旅遊產(chan) 品的基礎上,珠海將積極探索推動深海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與(yu) 旅遊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建立全鏈條監管機製,完善硬件設施和從(cong) 業(ye) 手續審批,促進漁旅融合旅遊市場安全、有序、健康、可持續發展。
以開發海洋資源和依賴海洋空間而進行的生產(chan) 性和服務性活動形成的“藍色”生產(chan) 力,正在成為(wei) 推動區域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型生產(chan) 力,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在珠海實現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上,鶴洲一體(ti) 化區域正以“海”為(wei) 基石,以“橋”為(wei) 紐帶,以“港”為(wei) 節點,充分發揮港珠澳大橋經貿新通道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打通“鮮活產(chan) 品大橋通道”,帶動珠海水產(chan) 品交易、冷鏈加工、跨境物流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打造珠海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今年8月,洪灣中心漁港粵港澳大灣區海產(chan) 品交易中心揭牌開業(ye) ,該中心不僅(jin) 能夠滿足海產(chan) 品的暫存、零售、批發和餐飲體(ti) 驗功能,還將借助港珠澳大橋經貿新通道建設賦能,加強海產(chan) 品與(yu) 電商平台合作推動線上交易,拓展流通銷售渠道,讓珠海越來越多海洋牧場優(you) 質產(chan) 品通過這裏“遊”上灣區居民餐桌。
此外,依托洪灣中心漁港,珠海不斷加強海陸聯動,扶持壯大水產(chan) 品加工龍頭企業(ye) ,擴大深海養(yang) 殖產(chan) 品精深加工,加快推動遠洋漁業(ye) 基地建設。
目前,東(dong) 港興(xing) 遠洋漁業(ye) 基地項目主體(ti) 大樓已封頂,計劃年底建成投產(chan) 。該項目將打造集遠洋捕撈、海產(chan) 精加工、冷藏倉(cang) 儲(chu) 、冷鏈配送服務於(yu) 一體(ti) 的全產(chan) 業(ye) 鏈,把高端遠洋水產(chan) 品及農(nong) 副產(chan) 品送到消費者手中,豐(feng) 富粵港澳大灣區市民的“菜籃子”。
珠海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結合珠海漁港經濟區建設的需要,將適當開發建設休閑旅遊度假、海洋文化展示、海洋科技研發等項目,建成國內(nei) 上規模、高規格以及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海洋經濟主題產(chan) 業(ye) 園區,並聯合珠海西區的水產(chan) 養(yang) 殖業(ye) 一起形成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打造聯通粵西、輻射港澳、麵向世界的中心樞紐漁港。
向海“做文章”,珠海已啟程!珠海正以積極的姿態進取,加快把海洋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縱深推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這不僅(jin) 為(wei) 地方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wei) 廣東(dong) 拓展海上發展新空間、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的“藍色引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總策劃:侯小軍(jun)
總統籌:金強 張純青
策 劃:李琳 袁佩如 朱景
采 寫(xie) : 珠海發布 陳秀岑
執 行:蘇若倩 韓薇 曾文宇 歐文恒 劉玉倩 張涵青
視 頻:珠海傳(chuan) 媒集團
設 計:李江銳 張琪達 楊晨悅 汪婉瑩
校 對:陳學德
南方網 珠海發布 珠海傳(chuan) 媒集團聯合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