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政策力度不減 服務保障給力 上海再赴“進博之約”

發布時間:2023-11-03 10:4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正星夜兼程運抵上海,奔赴“進博之約”。

  在吳淞口岸,展品通過海運“拚箱”抵達,海關(guan) 關(guan) 員拆箱、查驗、提離“無縫銜接”,讓展品通關(guan) “零延時”。

  曆時16天,運行1.1萬(wan) 多公裏,今年第二列載有70標箱貨物的“中歐班列—進博號”抵達上海。鐵路部門計劃共組織開行3列“中歐班列—進博號”,貨值超過3.5億(yi) 元。

  上海浦東(dong) 機場貨運站也開通了“綠色通道”,為(wei) 貨主提供“四優(you) 先”“四專(zhuan) 用”的快速提離服務,讓參展貨物第一時間入駐國家會(hui) 展中心。

  經海、陸、空運抵後,來自四麵八方的展品有序入駐國家會(hui) 展中心,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以下簡稱“進博會(hui) ”)的腳步越來越近。

  創多項“曆屆之最”

  在此前國新辦舉(ju) 行的第六屆進博會(hui) 籌備情況新聞發布會(hui) 上,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第六屆進博會(hui) 將於(yu) 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全麵線下舉(ju) 辦,企業(ye) 展展覽麵積約36.7萬(wan) 平方米,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ye) 龍頭企業(ye) 達289家,均超過之前曆屆水平。

  “全球十五大整車品牌、十大工業(ye) 電氣企業(ye) 、十大醫療器械企業(ye) 、三大礦業(ye) 巨頭、四大糧商、五大船運公司等均已確認參展。”盛秋平說,超過400項新產(chan) 品、新技術、新服務將集中展示。

  今年第六次參展進博會(hui) 的法國樂(le) 斯福紮根中國40多年,充分享受到進博會(hui) 為(wei) 企業(ye) 帶來的紅利。

  “通過進博會(hui) 平台,樂(le) 斯福的青稞麵包深入人心,衍生出了青稞餅幹、青稞蛋糕、青稞法棍等一係列新商品,中國的食品原材料和西方烘焙藝術的結合展現了進博會(hui) 擁有的無限可能。”樂(le) 斯福中國區首席營銷官俞之瓊說,今年,樂(le) 斯福的展位麵積將擴大到400平方米,還將再次把路易-樂(le) 斯福杯帶到現場。屆時,曆屆烘焙世界冠軍(jun) 齊聚上海同台競技,還將邀請國內(nei) 老字號企業(ye) 的中式發酵麵點大師向世界展示中式麵點技藝,推廣中式發酵麵點,構建文化交流的橋梁。

  進博會(hui) 已成功舉(ju) 辦五屆,很多展商連續簽約參展,成為(wei) 進博會(hui) 的“回頭客”。同時,也有不少新展商首次報名參展。截至目前,本屆進博會(hui) 已有約200家企業(ye) 連續6年簽約參展,其中歐萊雅、博西家電、漢斯希爾、艾納詩、德勤、安永、普華永道等成為(wei) 首批簽約第七屆進博會(hui) 的“鐵粉”。此外,還有近20家世界500強和行業(ye) 龍頭企業(ye) ,以及500多家包括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在內(nei) 的中小企業(ye) 首次簽約參展,進博“朋友圈”不斷擴大。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介紹,中國館展覽麵積由此前的1500平方米增至2500平方米,規模為(wei) 曆屆之最,將重點展示我國推進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果,吸引“投資中國”。其中,還將設立“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成就展”,全麵展示自貿試驗區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探索實踐和建設成就。

  刷新“進博速度”

  一瓶在新西蘭(lan) 牧場裏生產(chan) 灌裝的牛奶,僅(jin) 用72小時便可抵達上海。

  作為(wei) 連續參展5屆進博會(hui) 的“一帶一路”中小企業(ye) ,新西蘭(lan) 乳品企業(ye) 紐仕蘭(lan) 今年繼續享受到通關(guan) 貿易便利化政策,將帶著新西蘭(lan) 72小時空運直達的紐仕蘭(lan) 4.0娟姍優(you) 質蛋白鮮牛奶,在第六屆進博會(hui) 上全球首發。

  紐仕蘭(lan) 乳業(ye) 亞(ya) 太CEO盛文灝回憶,在首屆進博會(hui) 上,紐仕蘭(lan) 與(yu) 北京物美達成了戰略合作。3個(ge) 月後,在寧夏一個(ge) 縣城的超市貨架上,進博會(hui) 同款牛奶已經在售。

  “如果沒有進博會(hui) ,這個(ge) 小縣城的消費者可能在3年後才能享用到這款產(chan) 品。從(cong) 3年到3個(ge) 月,進口品牌布局中國市場的效率提升了10倍。”盛文灝說,他們(men) 從(cong) 中看到了“進博速度”。參加進博會(hui) 以來,紐仕蘭(lan) 在中國不斷開拓市場,實現了從(cong) 名不見經傳(chuan) 到行業(ye) 龍頭企業(ye) 的跨越式發展。

  外資企業(ye) 對於(yu) 進博會(hui) 的參展熱度不減,正是因為(wei) 通過這扇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看到了“共享中國機遇”的無限可能。

  上海海關(guan) 副關(guan) 長葉建日前表示,海關(guan) 積極籌辦好第六屆進博會(hui) 相關(guan) 工作,確保政策支持力度不減。一方麵延續往屆進博會(hui) 的支持政策,比如允許展品在展後結轉到特殊監管區、支持常年保稅展示交易常態化等;另一方麵還新增一條支持舉(ju) 措,即在評估確認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允許無動植物疫情流行國家(地區)未獲檢疫準入的動植物產(chan) 品、食品,經特許審批後入境參展。“這項措施將有助於(yu) 更大範圍、更多品類的展品參展,進一步擴大進博會(hui) 的溢出帶動效應”。

  “現在不斷刷新的退稅速度更讓我們(men) 動力加碼。”上海征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在進博會(hui) 上展出了由305顆培育鑽石鑲嵌而成的300克拉鑽石項鏈,該公司董事長朱長征介紹,公司拿到的7000餘(yu) 萬(wan) 元的留抵退稅款已快速到賬,有效緩解了企業(ye) 運營的資金壓力。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青浦區稅務局發布了進博會(hui) “6+365”全生命周期服務進博機製,以“全周期驅動、個(ge) 性化賦能、集成化服務”為(wei) 一體(ti) 的稅務舉(ju) 措,全麵支持第六屆進博會(hui) 辦出成效。

  通過該機製,在6天展會(hui) 期間,稅務部門將依托“助力進博會(hui) 青年突擊隊”“服務進博多語種青年突擊隊”“示範區稅務青年服務進博突擊隊”3支核心保障團隊,精選業(ye) 務能手入駐國家會(hui) 展中心,為(wei) 進博會(hui) 參展商、采購商現場解答涉稅疑難問題,提供全方位的稅收服務保障。

  “小葉子”共享開放舞台

  “進博引力”不僅(jin)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參展商共享紅利,還吸引了很多“小葉子”參與(yu) 進博、服務進博,共享開放舞台。

  來自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研究生張亦唯,是第六屆進博會(hui) 港澳誌願者以及高中生誌願者的領隊。今年已是她第三年成為(wei) “小葉子”,“日均巡館3萬(wan) 步”是她的工作日常。

  “再一次來到進博會(hui) ,熟悉的‘配方’,卻能不斷給我滋養(yang) ,讓我成長。”在她看來,進博會(hui) 既是施展才幹、提升能力的舞台,還是結識朋友、增進交流的平台。

  她認為(wei) ,這也是進博會(hui) 能吸引越來越多“小葉子”加入的原因。在她擔任3年誌願者的經曆中,“今年的‘小葉子’數量最多,平均年齡也最小,很多同學剛上大學就在心裏埋下了成為(wei) 進博會(hui) 誌願者的種子,然後開始朝著這個(ge) 方向努力”。

  團上海市委副書(shu) 記王江介紹說,過去5年,2.5萬(wan) 餘(yu) 名“小葉子”誌願者贏得了中外嘉賓和社會(hui) 各界的肯定。

  “本屆進博會(hui) 誌願者招募數量大幅增加、來源更加廣泛。”王江表示,截至目前,共計從(cong) 本市42所學校招募會(hui) 期誌願者5725人,聯合紅十字會(hui) 招募紅十字會(hui) 應急救援誌願者132人,從(cong) 全市50家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和高校招募長期管理崗位誌願者123人。誌願者將在現場引導谘詢、展會(hui) 注冊(ce) 管理、嘉賓聯絡接待、新聞宣傳(chuan) 輔助、交易數據統計等九大類134種崗位上完成配崗。

  為(wei) 延長育人鏈條,本屆進博會(hui) 針對性招募即將出國留學的高中生誌願者10餘(yu) 人。本次招募的誌願者中,包括15名外國留學生誌願者,還將特別招募30-50名港澳青年參與(yu) 進博誌願服務。

  來自東(dong) 華大學通信工程專(zhuan) 業(ye) 的留學生木罕漠在上海生活了4年,以前經常聽同學說起進博會(hui) ,也一直想成為(wei) 參與(yu) 者。今年,他如願成為(wei) 一名“小葉子”,在新聞中心負責翻譯等工作。他說:“參與(yu) 像進博會(hui) 這樣的國際展會(hui) ,不僅(jin) 能讓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也能讓我接觸到來自不同文化和學校的同學,豐(feng) 富人生閱曆。”

  木罕漠和中國的緣分很深。在非洲,他聽說過很多通過共建“一帶一路”達成的項目,修好的馬路、鋪設的網絡等讓他對中國這個(ge) 遙遠的國度產(chan) 生了向往。而在索馬裏,他和朋友、家人也使用著從(cong) 中國進口的手機等電子通信設備。這讓本就對電子產(chan) 品感興(xing) 趣的他決(jue) 定來中國求學。

  在上海生活多年,木罕漠在生活的細節中發現這座城市的開放和包容,“我想這次參與(yu) 進博誌願服務的經曆,能讓我找到更多答案”。

  本報上海11月2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一迪 王燁捷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