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
作者:徐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為(wei) 充分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的關(guan) 鍵作用,需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引,把“講什麽(me) 道理”“如何講道理”作為(wei) 大中小學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根本立足點,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懂政理、明學理、通事理,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鬥誌的效果。
運用學術講“政理”,把道理講深
思政課是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陣地,擔負著傳(chuan) 播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宣傳(chuan) 黨(dang) 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使命任務,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辦好思政課,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講深講透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的政策、政績、政務,探尋為(wei) 政之道,即“政治”背後的“道理”。要從(cong) 各學段學生的認知心理發展特征出發,講清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百多年來領導力的生成邏輯、講清楚黨(dang) 領導人民開創千秋偉(wei) 業(ye) 的理論邏輯、講清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實踐邏輯、講清楚“立黨(dang) 為(wei) 公、執政為(wei) 民”的價(jia) 值邏輯。
政治上的堅定源於(yu) 理論上的清醒。把道理講深,需要有深厚的理論支撐,善於(yu) 運用學術講“政理”。沒有學術的教學是空洞的,要讓學生透徹理解百年大黨(dang) 與(yu) 中國之治蘊含的深刻“政理”,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引導學生在理論和實踐的論證闡述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一是通古今之變化,詮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以史為(wei) 鑒,可以知興(xing) 替。要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一百多年奮鬥曆程中,探尋黨(dang) 對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堅持與(yu) 發展,黨(dang) 對理想信念的堅守與(yu) 追求,黨(dang) 對人民立場的堅定與(yu) 踐行,黨(dang) 對自身建設的鞏固與(yu) 強化,在回溯本源中詮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之所以能。二是立時代之潮頭,回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好”。一個(ge) 國家實行什麽(me) 樣的主義(yi) ,關(guan) 鍵要看這個(ge) 主義(yi) 能否解決(jue) 這個(ge) 國家麵臨(lin) 的曆史性課題。麵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探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成功、理論的科學、製度的先進、文化的價(jia) 值是回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之所以好之根本。三是發思想之先聲,闡述“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yi) 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yi) 行”。作為(wei) 曆史和人民的共同選擇,馬克思主義(yi) 一經傳(chuan) 入中國並被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所掌握,就開始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曆程,就成為(wei) 改變中華民族和中國曆史命運的銳利武器。闡述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yi) 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yi) 行”,要在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中,洞悉理論本身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開放性,在中國語境與(yu) 人類視域下把握其理論內(nei) 核與(yu) 價(jia) 值意蘊。
善用問題講“學理”,把道理講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思政課的政治性、思想性、學術性、專(zhuan) 業(ye) 性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其學術深度廣度和學術含金量不亞(ya) 於(yu) 任何一門哲學社會(hui) 科學!”思政課不是簡單的政治宣傳(chuan) ,還要強調“學理”支撐。所謂“學理”,是思政課教學中蘊含的學術原理與(yu) 理論價(jia) 值。依托思政課將“學理”講透,就是要深刻闡發馬克思主義(yi) 的理論精髓與(yu) 思想內(nei) 涵、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核心要義(yi) 與(yu) 理論品格等,引導學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在深學細悟中學會(hui) 運用馬克思主義(yi) 的世界觀與(yu) 方法論認識世界、指導實踐。
理論隻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zhong) 。為(wei) 了把道理講透,需要回應學生的興(xing) 趣關(guan) 切與(yu) 思想困惑,善於(yu) 以問題為(wei) 驅動展開“學理”闡釋。一是聚焦學生關(guan) 心的熱點問題,厚植理論的價(jia) 值引領力。所謂大道至簡,潤物無聲,理論要與(yu) 實踐相聯係,才能凸顯說理的透徹。要注重用馬克思主義(yi) 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麵臨(lin) 的疑惑與(yu) 矛盾,使學生在現實解惑中感悟到馬克思主義(yi) 的真理力量,在循循善誘中形成正確的價(jia) 值引領。二是立足社會(hui) 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增強理論的說服力。理論的生命力在於(yu) 不斷創新發展,麵對不同時期我國社會(hui) 發展中存在的現實問題,要把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相統一,增強理論自身的說服力、闡釋力。教育引導學生通過加強理論掌握的徹底性,對黨(dang) 的創新理論真學真懂真信真用,能夠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實踐呼聲。三是直麵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問題,提升理論的鑒別辨識力。在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深度影響下,各種“偽(wei) 馬克思主義(yi) ”“反馬克思主義(yi) ”思潮交替登場,主流與(yu) 非主流意識形態並存,使得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存在著長期且複雜的鬥爭(zheng) 。麵對錯誤思潮的泛濫與(yu) 侵蝕,引導學生辨析各種反馬克思主義(yi) 社會(hui) 思潮的理論實質,在分析批判中提升對錯誤思潮的鑒別能力。
巧用故事講“事理”,把道理講活
思政課要植入真善美的種子,書(shu) 本裏的經典隻有走進人心才能培根、鑄魂。為(wei) 此,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從(cong) 小事物中領悟大事理至關(guan) 重要。所謂“事理”,是事物的本質道理,是蘊含在社會(hui) 事件背後的內(nei) 在邏輯與(yu) 客觀規律。依托思政課把“事理”講活,就是要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打造有溫度有力量的思政課,善於(yu) 搜集國內(nei) 外典型案例、熱點事件、經典素材,在遵循大中小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前提下,以故事講述循循善誘,從(cong) 案例中剖析事理要脈,以事理融通實現啟智潤心。
會(hui) 講故事,講好故事非常重要。把道理講活,需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創新。以微觀敘事的故事整合營造沉浸體(ti) 驗,是將思政課講活的關(guan) 鍵所在。一是講好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浴血奮戰故事,以紅色血脈感召學生。“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shu) ”,依托信息技術賦能紅色課堂,構建“全媒體(ti) +”的曆史教育模式。講好革命時期仁人誌士的救亡圖存故事、講好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浴血奮戰故事,引導學生從(cong) 光榮傳(chuan) 統中汲取精神力量、從(cong) 實踐經驗中錘煉奮進品格。二是講好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改革開放故事,以家國情懷鼓舞學生。讓思政“小課堂”走向社會(hui) “大課堂”,聯動企業(ye) 、社區、紅色基地等場館資源開展社會(hui) 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講好中國改革開放的探索故事、講好改革先鋒的典型故事,引導學生增強主人翁意識,堅定走中國道路的信心與(yu) 決(jue) 心,在回溯發展道路中根植賡續榮光、接續奮鬥的行動自覺。三是講好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新時代奮進故事,以使命擔當激勵學生。組織各種精彩、精煉的故事載體(ti) ,采取角色扮演、情景模擬、演講比賽等方式,把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治國理政故事生動呈現,把尋求全人類共同發展的故事栩栩展現,引導學生以小見大,思考故事背後蘊含的深刻道理,在說理中激發思想共振與(yu) 價(jia) 值認同,強化新時代學生的使命擔當。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02日 06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