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在“兩個文明”協調發展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發布時間:2023-11-03 11:3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袁紅英(山東(dong) 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山東(dong) 社會(hui) 科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院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建設中華文明的內(nei) 在邏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兩(liang) 大關(guan) 鍵要素。二者猶如車之雙輪,鳥之兩(liang) 翼,必須並駕齊驅、比翼雙飛。新時代新征程上,麵臨(lin) 新形勢和新任務,隻有切實處理好這兩(liang) 個(ge) 文明的協調發展問題,使其同向而行、相得益彰、共同發展,才能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近年來,江西省萍鄉(xiang) 市蘆溪縣蘆溪鎮東(dong) 陽村以千年古村底蘊為(wei) 基礎,持續深入開展文明村鎮創建工作,豐(feng) 富村民精神文明生活,推動文明新風進村入戶。圖為(wei) 東(dong) 陽村留守兒(er) 童在“愛心周末課堂”學習(xi) 書(shu) 法。 新華社發

  1.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之一,也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關(guan) 鍵所在。物質文明與(yu) 精神文明彼此相連、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豐(feng) 富多彩的人類文明。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是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根本指導思想的現代化,必然要以努力實現社會(hui) 全麵進步、人自由而全麵的發展為(wei) 奮鬥目標,因此,既要著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國家經濟硬實力,實現物質文明的極大豐(feng) 富,又要積極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實現精神文明的充分發展,最終實現二者的協調共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才是科學把握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本質要求的兩(liang) 個(ge) 重要維度。

  中國獨特的國情實際和文化傳(chuan) 統決(jue) 定了資本主義(yi) 道路在中國是走不通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個(ge) 國家實行什麽(me) 樣的主義(yi) ,關(guan) 鍵要看這個(ge) 主義(yi) 能否解決(jue) 這個(ge) 國家麵臨(lin) 的曆史性課題。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men) ,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曆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在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性質的前提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然要遵從(cong) 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那就是致力於(yu) 解放生產(chan) 力、發展生產(chan) 力,消滅剝削,消除兩(liang) 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而要實現共同富裕,不僅(jin) 要使得人民群眾(zhong) 的物質生活富裕,還要使其精神生活富裕,隻有物質文明與(yu) 精神文明實現了協調發展、共同進步,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全方位、多層次的共同需求。

  我們(men) 要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性質的現代化,是以推進實現人自由而全麵的發展為(wei) 終極追求的現代化,這也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區別於(yu) 資本主義(yi) 現代化的顯著標誌。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強調的:“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麵的發展。”人自由而全麵的發展,意味著人們(men) 的智力和體(ti) 力、能力和個(ge) 性都實現了自由而全麵的充分發展,這必然要建立在社會(hui)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呈現出高度發達、協調發展狀態的基礎之上。而豐(feng) 富人的精神世界作為(wei) 推進實現人自由而全麵的發展的重要內(nei) 容,既是中國式現代化不同於(yu) 資本主義(yi) 現代化的顯著優(you) 勢,也是中國式現代化更為(wei) 崇高的曆史使命和價(jia) 值追求。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意味著人的現代化也必然是要追求物質生活與(yu) 精神生活的協調發展。這種協調發展,需要更好回應人民各方麵訴求和多層次需要,不僅(jin) 追求物質發展,還要實現精神富足;不僅(jin) 追求人與(yu) 自然的和諧共生,還要追求人與(yu) 人的和睦相處。

  2.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是我們(men) 黨(dang) 一以貫之的不懈追求

  早在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毛澤東(dong) 同誌就明確提出:“我們(men) 不但要把一個(ge) 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為(wei) 一個(ge) 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ge) 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後的中國,變為(wei) 一個(ge) 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新中國成立以後,毛澤東(dong) 同誌前瞻性地提出新政府“兩(liang) 大建設”的重任:“它將領導全國人民克服一切困難,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掃除舊中國所留下來的貧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時,以毛澤東(dong) 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在擘畫“四個(ge) 現代化”時,就已經將科學文化納入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核心內(nei) 容,強調盡快地把我國建設成為(wei) 一個(ge) 具有現代工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從(cong) 而賦予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要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深刻內(nei) 涵。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理念,在領導人民大力推進經濟建設的同時,始終注重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對物質文明建設的方向引領作用,創造性地提出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的戰略任務,並且確立了“兩(liang) 手抓、兩(liang) 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鄧小平同誌明確指出:“我們(men) 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江澤民同誌強調:“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包括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liang) 個(ge) 方麵,必須實現經濟、社會(hui) 的協調發展和全麵進步。”胡錦濤同誌提出:“必須把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都從(cong) 不同程度上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對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一致、共同發展的深刻認識。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更加重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隻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才能順利向前推進”;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feng) 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feng) 富,必須在大力推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這要求我們(men)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每個(ge) 階段、每個(ge) 環節,都要注重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共同提升,以圓滿完成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曆史重任。

  3.堅持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康莊大道。”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在這條康莊大道上行穩致遠,順利實現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奮鬥目標,必須矢誌不渝地堅持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在黨(dang) 的全麵領導中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領導核心,是否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直接關(guan) 係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和最終成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堅持黨(dang) 的領導,是黨(dang) 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係、幸福所係”“我們(men) 推進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不斷鞏固和加強黨(dang) 對國家和社會(hui) 生活的領導,是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與(yu) 生俱來的內(nei) 在規定。這一內(nei) 在規定,深刻反映了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對其領導力量的必然要求。隻有毫不動搖堅持黨(dang) 的領導,把黨(dang) 的全麵領導落實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領域各方麵各環節,才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前景光明、繁榮興(xing) 盛,才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不偏離航向、不喪(sang) 失靈魂。在黨(dang) 的全麵領導中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關(guan) 鍵是要把黨(dang) 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張貫穿於(yu) 中國式現代化始終,確保我們(men) 促進物質富足和精神富有的發展進程始終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

  堅持辯證、全麵、平衡地對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倉(cang) 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堅持辯證地對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關(guan) 鍵是要深刻認識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相輔相成、不可割裂的兩(liang) 個(ge) 方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相互製約,辯證統一於(yu)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堅持全麵地對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關(guan) 鍵是要把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讓國家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既要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又要大力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chuan) 承中華文明,促進精神生活的全麵豐(feng) 富和人的全麵發展。堅持平衡地對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關(guan) 鍵是要深刻認識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關(guan) 聯、相互影響的,不能顧此失彼或者厚此薄彼,既不要片麵追求物質文明的繁榮,也不要一味空談精神文明的建設,而是要采取切實舉(ju) 措正確處理二者的不平衡性和不完全同步性問題,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真正協調起來,共同推進社會(hui) 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全方位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發展,進而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須不斷致力於(yu)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促進“物的全麵豐(feng) 富”和“人的全麵發展”,這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yi) ,也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共同目標和價(jia) 值指向。從(cong) 當前社會(hui) 主要矛盾來說,我國的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解決(jue) 好這個(ge) 主要矛盾,就必須把從(cong) 物質和精神層麵全方位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作為(wei) 奮鬥目標,在“兩(liang) 個(ge) 文明”的協調發展中,不斷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精神需求,讓人們(men) 在物質生活與(yu) 精神生活發展的辯證統一中實現自由而全麵的發展。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03日 06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