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監測又添“新武器”!烏鎮這個超級站正式啟用
11月5日下午,浙江省烏(wu) 鎮大氣監測超級站啟動儀(yi) 式在烏(wu) 鎮互聯網國際會(hui) 展中心2號館舉(ju) 行,啟用後將為(wei) 助力浙江打造全國一流的大氣監測預報預警體(ti) 係提供實踐探索。
我省自去年起啟動烏(wu) 鎮大氣監測超級站建設工作,著眼於(yu) 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製監測和重大活動環境保障,同時增強在錢塘江北翼至上海一帶汙染傳(chuan) 輸通道監測能力,旨在烏(wu) 鎮建設國際一流、國內(nei) 領先、對接長三角的高等級研究與(yu) 業(ye) 務並重的大氣環境監測超級站,作為(wei) 展示我省生態環境保護的窗口和研究基地。
據了解,烏(wu) 鎮大氣監測超級站緊鄰互聯網之光博覽中心,共計建築麵積1057平方米,總投資3600餘(yu) 萬(wan) 元,具有顆粒物化學組分、顆粒物和臭氧傳(chuan) 輸、溫室氣體(ti) 監測及相應的質控設備,監測要素多、功能齊全、覆蓋麵廣,綜合利用多參數、高精度、立體(ti) 化、時間分辨高的監測儀(yi) 器,實現大氣複合汙染過程、關(guan) 鍵因子、形成機製等研究型監測能力,將是國內(nei) 目前監測因子最全、技術手段最豐(feng) 富、儀(yi) 器配備最先進、集業(ye) 務監測和科學觀測為(wei) 一體(ti) 的超級站。
值得一提的是,烏(wu) 鎮大氣監測超級站作為(wei) 體(ti) 現浙江省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綜合能力的旗艦平台,將在長三角區域環境空氣監測及重大活動保障中起到關(guan) 鍵作用,能夠更加全麵和深入地研究典型區域大氣複合汙染特征,提升對大氣複合汙染成因及關(guan) 鍵影響因素的認知,為(wei) 大氣汙染物組分、二次汙染前體(ti) 物和形成機理、源和受體(ti) 的關(guan) 係、汙染來源特征及變化趨勢等科學問題研究提供基礎平台,向更先進的采樣和分析技術過渡提供試驗基地,推動優(you) 化監測網絡運行,提升監測現代化能力。
以烏(wu) 鎮峰會(hui) 召開為(wei) 契機,桐鄉(xiang) 市狠抓環境保障,全方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先後三獲全省“五水共治”大禹鼎、四獲美麗(li) 浙江建設優(you) 秀市,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省級“無廢城市”、省級清新空氣示範區,並於(yu) 今年10月28日,成功捧回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獎牌。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省全力推進集地麵監測、雷達探測、空間遙感和數字模擬等技術為(wei) 一體(ti) 的現代生態環境感知網絡建設,2022年以來,已新建核心大氣超級站、75個(ge) 省控以上水站和14個(ge) 飲用水站,升級13個(ge) 顆粒物組分與(yu) 臭氧傳(chuan) 輸監測功能站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