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檀板笙歌破紀錄 長袖善舞舞出新絕活
中新社河南商丘11月5日電 題:水袖:檀板笙歌破紀錄 長袖善舞舞出新絕活
作者 王宇
“出袖,如長虹貫日,力量直達袖頭;收袖,如螢火引蛾,力量層層回收。”在“豫東(dong) 水袖王”吳青峰眼中,水袖隨戲走、隨境化,一出一收就是一部大戲。
近日,在河南省商丘市豫東(dong) 調傳(chuan) 承保護中心,伴隨著檀板笙歌的韻律,吳青峰的水袖表演忽緩忽急,忽輕忽重,忽剛忽柔,瀟灑飄逸。
水袖功,又稱“耍水袖”,源於(yu) 中國古典舞蹈藝術中的舞袖。關(guan) 於(yu) 水袖的來源,目前學界主要有兩(liang) 種說法:一是脫胎於(yu) “長袖善舞”的舞蹈藝術;二是將明代服飾“套袖”引入戲曲並加以延長,以形成誇張表達。
京劇大師梅蘭(lan) 芳曾在《漫談戲曲畫》中寫(xie) 道:“早年舞台上,演員紮扮登場,不論哪一行當的角色,必須內(nei) 襯一件‘水衣’,‘水衣’的袖子露出一段在蟒、帔、官衣、褶子以外,故稱‘水袖’。後來水袖放長加寬,就綴在每一件行頭的袖子上了。”
“水袖的誕生並不是單一的藝術來源,而是服飾、舞蹈和戲曲交叉融合而產(chan) 生的一種美學創造。”吳青峰如是說。
在他看來,水袖功是肢體(ti) 語言的延伸,是演員在舞台上誇張表達人物情緒時放大、延長的手勢,正是這種延伸給予了演員更大的表現力和創作空間,故而別具美感。
在豫劇《司文郎》中,宋九郎闖“鬼門關(guan) ”時的水袖抖動如波濤洶湧,渲染了人物的悲憤和正義(yi) ;在豫劇《打神告廟》中,敫桂英對於(yu) 海神的哀告、跪求、怒打、責罵、憤斥,均通過水袖來抒發情感。
“目前,水袖的動作有數百種之多,如:抖袖、擲袖、揮袖、拂袖、拋袖、揚袖、蕩袖、甩袖……”吳青峰介紹,要想練成水袖功非一日之功,若不經過長期訓練,水袖在舞台上就如同兩(liang) 條不聽話的“布條”,收不回來,也放不出去。
從(cong) 一開始一隻水袖一尺五長(3尺等於(yu) 1米),到三尺、五尺、七尺、九尺、一丈五……當舞動起兩(liang) 隻共長達10.16米的水袖時,吳青峰發現自己創造了世界紀錄。2014年,吳青峰成功申報了扛旗世界紀錄之最,成了“世界上舞動戲曲、舞蹈水袖最長的人”,至今無人超越。
同時,吳青峰還多次受邀前往中國港台地區進行表演,以及赴韓國、埃塞俄比亞(ya) 、盧旺達等國家演出。
時隔10年,在埃塞俄比亞(ya) 的演出至今仍令吳青峰印象深刻,“當我把水袖甩出去的時候,現場觀眾(zhong) 立馬站了起來,一片歡呼。不僅(jin) 讓國際友人領略到了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還讓水袖登上國際舞台。”
白鶴亮翅、蛟龍潛水、孔雀開屏、猛虎出山、二龍出水……如今,吳青峰通過不斷努力,創新出越來越多的“和諧”之美造型。
憑借水袖絕活,今年7月份,吳青峰在山東(dong) 衛視表演水袖舞,“十米長袖舞出國粹範兒(er) ”的話題一度登上熱搜榜。
“水袖是技與(yu) 藝、情與(yu) 理、形與(yu) 神、真與(yu) 美的統一,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更多人了解這種‘和諧’之美。”吳青峰如是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