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築牢思想根基 匯聚複興偉力

發布時間:2023-11-07 10:3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由浙江省委宣傳(chuan) 部、中國青年報社、團浙江省委聯合主辦的新時代青年學習(xi) 暨“浙青年·愛學習(xi) ”交流活動,11月1日在浙江省紹興(xing) 市舉(ju) 行。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青年代表以青年學理論應該學什麽(me) 、學習(xi) 的意義(yi) 、如何學習(xi) 更有效等問題作主旨發言。在此,特刊登相關(guan) 精彩發言,與(yu) 廣大讀者和青年朋友們(men) 分享。

  ——————————

  加強黨(dang) 對青年工作的領導

  程美東(dong)

  中國青年為(wei) 什麽(me) 能夠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為(wei) 什麽(me) 能夠劈波斬浪、一往無前,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事業(ye) 中大展身手、建功立業(ye)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用黨(dang) 的創新理論武裝青年、引導青年。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對新時代青年的思想引領工作。他指出,青年的價(jia) 值取向決(jue) 定了未來整個(ge) 社會(hui) 的價(jia) 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jia) 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jia) 值觀養(yang) 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yu) 的扣子都會(hui) 扣錯。人生的扣子從(cong) 一開始就要扣好。“鑿井者,起於(yu) 三寸之坎,以就萬(wan) 仞之深。”青年要從(cong) 現在做起、從(cong) 自己做起,使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成為(wei) 自己的基本遵循,並身體(ti) 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hui) 。

  重視青年工作是我們(men) 黨(dang) 的一貫傳(chuan) 統,青年也隻有接受黨(dang) 的正確領導才能明確方向、明辨是非、增長才幹,才能更準確地認識世界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在新時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要求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熱情關(guan) 心青年、嚴(yan) 格要求青年、積極引導青年,為(wei) 廣大青年成長成才、創新創造、建功立業(ye) 做好服務保障工作。關(guan) 於(yu) 如何加強新時代黨(dang) 對青年工作的領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了係統的指示和要求。

  各級黨(dang) 委(黨(dang) 組)要堅持黨(dang) 管青年工作原則,加強對共青團工作的領導和支持,建立和完善在黨(dang) 的領導下各部門齊抓共管青年發展事業(ye) 的工作格局,支持共青團創造性開展工作。各級領導幹部要傾(qing) 注熱忱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群眾(zhong) 的引路人。加強對廣大青年的政治引領,加強對廣大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廣大青年樹立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堅定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政治信念,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潮流中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為(wei) 一生的奮鬥奠定基石。共青團要把加強對廣大團員和青年的政治引領擺在首位,努力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源源不斷為(wei) 黨(dang) 輸送健康有活力的新鮮血液。

  共青團作為(wei) 黨(dang) 的助手和後備軍(jun) ,必須緊緊圍繞黨(dang) 的二十大確定新時代新征程黨(dang) 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把住方向,奮發有為(wei) 。實現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宏偉(wei) 目標,需要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包括廣大青年團結一致、全力以赴,繼續爬坡過坎、攻堅克難。共青團要把牢新時代青年工作的主題,最廣泛地把青年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動員起來,激勵廣大青年增強曆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強國有我的青春激情,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中勇當先鋒隊、突擊隊。

  青年們(men) 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任務,廣大青年要立足本職崗位,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在科技創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綠色發展、社會(hui) 服務、衛國戍邊等各領域各方麵工作中爭(zheng) 當排頭兵和生力軍(jun) ,展現青春的朝氣銳氣。

  (作者係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共黨(dang) 史研究中心主任)

  ——————————

  牢記囑托 奮勇當先

  張樹輝

  我從(cong) 樹立新時代大曆史觀和增強文化自信、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青年囑托三個(ge) 方麵給青年朋友們(men) 一些建議。

  第一,樹立正確的大曆史觀,傳(chuan) 承發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青春智慧。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任何一輩青年都不能忘卻曆史,都不能忽略大曆史觀的養(yang) 成,都不能忽視以曆史的視角考量社會(hui) 的演進和自身的成長。要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凝心鑄魂,以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yi) 和中華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培根育才,幫助青年提高曆史思維能力,樹立正確的大曆史觀,加強對中華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認同與(yu) 傳(chuan) 承,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為(wei)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青春智慧。

  第二,培育偉(wei) 大的鬥爭(zheng) 精神,以實際行動賡續紅色血脈,為(wei)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匯聚青春力量。紅色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把紅色基因傳(chuan) 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從(cong) 誕生伊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一直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其重要秘訣就是把堅定理想信念、傳(chuan) 承紅色基因作為(wei) 黨(dang) 的建設偉(wei) 大工程中始終如一的核心課題,並形成了一係列行之有效的規律認識和有效做法,源源不斷地以理想信念武裝一代又一代青年,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chuan) 承。

  理想信念從(cong) 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ti) 的,關(guan) 鍵時刻的鬥爭(zheng) 、持續不斷的奮鬥,是檢驗和鍛造理想信念的“試金石”和“大熔爐”,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前進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各種風險挑戰。“浙青年”要堅持不懈培育不畏艱險、敢於(yu) 擔當的鬥爭(zheng) 精神,增強青年的誌氣、骨氣、底氣。以紅色資源補鈣壯骨,把紅色基因融進血液,創造不負革命先輩期望、無愧於(yu) 曆史和人民的新業(ye) 績。

  第三,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明確時代新人的使命擔當,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續寫(xie) 青春華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青年群體(ti) 的感情極其深厚,對青年發展極其關(guan) 心,“每年五四前後,這個(ge) 時間我是留給青年人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像一位和藹可親(qin) 的學長,以積澱豐(feng) 富的人生閱曆引導青年,以樸素深沉的家國情懷感染青年。

  重視青年、培養(yang) 青年、愛護青年、矚望青年,始終貫穿於(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青年觀”。一句句殷切囑托、一份份執著牽掛、一件件煙火小事,匯聚成至深、至濃、至熱的人民情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教誨,就是當代青年成長進步、使命擔當的最根本指引和遵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就是要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擔當民族複興(xing) 的時代責任。

  (作者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大學黨(dang) 委常委、副校長)

  ——————————

  當代青年思想理論素質提升的兩(liang) 大學習(xi) 任務

  劉書(shu) 林

  這一代青年將親(qin) 手完成祖國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偉(wei) 大曆史使命。非常宏偉(wei) 之時代使命,必待非常英雄之一代青年。新征程上,當代青年也麵臨(lin) 更高的兩(liang) 個(ge) 方麵的思想理論素質提升的學習(xi) 任務。

  首先要學習(xi) 作為(wei) 黨(dang) 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即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頭腦,解決(jue) 好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jia) 值觀問題。

  另一個(ge) 學習(xi) 任務就是學習(x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號召實現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即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第二個(ge) 結合”。麵對新時代的新需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了運用馬克思主義(yi) 激活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任務,也提出“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對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寶庫進行全麵挖掘”的問題。近期召開的全國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會(hui) 議上,宣告“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的首次提出。“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的內(nei) 容之一,就是“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內(nei) 容豐(feng) 富多彩,其曆史主流是儒、釋、道三大家,同時還有幾千年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不斷充實、豐(feng) 富、發展。這個(ge) 文化主流在新中國成立後又展示了馬克思主義(yi) 指導下的社會(hui) 主義(yi) 的民族的、大眾(zhong) 的、科學的文化主流。同時,這些思想文化財富無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值得開發的豐(feng) 富資源。

  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老子、列子、莊子等幾代道家代表人物的樸素辯證法深入人心,莊子以深入淺出的敘事,詮釋深奧哲學原理的智慧,老子等道家先哲展現了大道無為(wei) 、沉著不爭(zheng) 、上善若水的胸懷;魯國的孔子、孟子,齊國的晏子,強調和而不同、實事求是的認真精神;荀子適應社會(hui) 、善於(yu) 創造、融合各家集大成的新式的儒家形象和品格……這些都有值得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財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的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這個(ge) 重大命題本身就決(jue) 定,我們(men) 絕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yi) 這個(ge) 魂脈,絕不能拋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這個(ge) 根脈。堅守好這個(ge) 魂和根,是理論創新的基礎和前提。”當代青年的學習(xi) 任務就要緊緊圍繞這樣兩(liang) 個(ge) 因素即“魂脈”和“根脈”展開。

  (作者係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教育部“新時代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編寫(xie) 組首席專(zhuan) 家)

  ——————————

  習(xi) 近平外交思想的當代意義(yi)

  宋魯鄭

  習(xi) 近平外交思想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從(cong) 外交思想可以充分理解整個(ge)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開創性、先進性、時代性、普世性。先進的思想與(yu) 卓有成效的實踐是中國青年麵對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擁有理論自信的基礎。

  中國加入全球化,使得全球化產(chan) 生了質的改變。第一,中國和平崛起後,全麵打破了西方工業(ye) 產(chan) 品生產(chan) 的壟斷。500種主要工業(ye) 品中近一半的世界第一產(chan) 量是在中國,我國也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第二,中國的資本給了發展中國家新的選擇。一是不附加任何條件,尊重和依據所在國的國情。二是根據所在國的需要,重點放在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輸血和造血兼顧。三是能根據第三世界國家的承受能力選擇合作方式。第三,使發展中國家初步擁有了原材料定價(jia) 權。就大宗商品領域而言,中國市場的最大優(you) 勢是實體(ti) 產(chan) 業(ye) 基礎帶來的現貨貿易和消費體(ti) 量。中國大宗商品總體(ti) 消費量占據全球總量的18.7%,目前中國國內(nei) 有8種大宗商品消費量占據全球的40%。第三世界國家從(cong) 而也有了能把自己的資源變成國家發展財富的條件。

  中國高舉(ju) 全球化大旗,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一,聯合支持全球化的各個(ge) 國家,成立亞(ya) 投行、金磚國家銀行、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當今世界最大、最為(wei) 公平、成效最為(wei) 顯著、最具可行性、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全球治理方案,不僅(jin) 極大地推動了全球化,也成為(wei) 抵禦逆全球化的主要力量。第二,中國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積極采取措施確保亞(ya) 洲的和平,避免因為(wei) 地緣政治因素而導致衝(chong) 突,並力所能及地推動全球和平。加入聯合國50多年來,中國忠實履行聯合國安理會(hui) 常任理事國的職責與(yu) 使命,累計派出5萬(wan) 多人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是安理會(hui) 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為(wei) 維持全球和平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men) 現在已經成為(wei) 第二大聯合國會(hui) 費國、第二大聯合國維和攤款國。此外,中國率先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帶頭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中國堅定落實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宣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國家自主貢獻新舉(ju) 措,為(wei) 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發揮關(guan) 鍵作用。

  習(xi) 近平外交思想給中國青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首先,避免和化解外部的衝(chong) 擊,保持內(nei) 部的穩定和發展環境,為(wei) 青年的生活、發展、創業(ye) 創造了前提條件。其次,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把國內(nei) 外的資源有效結合起來,產(chan) 生空前的發展機遇。可以說,這個(ge) 創業(ye) 和發展的環境是過去所不具備的,這不僅(jin) 是中國青年的機會(hui) ,也是世界青年的機會(hui) 。

  (作者係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

  ——————————

  浙大實踐:培育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

  朱慧

  浙江大學始終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固樹立更高質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夢想的戰略導向,探索青年工作高質量內(nei) 涵式發展新路徑。

  聚焦“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使命,打造與(yu) “走在前列”目標相適應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體(ti) 係。學校製定“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實施方案,圍繞提升學生思政教育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開展了積極探索。比如,結合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紮實推動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高質量開局;舉(ju) 辦“跟著總書(shu) 記在浙江的足跡學黨(dang) 史”青春匯報會(hui) 活動,以思政教育感染人;立足王淦昌、程開甲、林俊德等前輩的事跡,建立馬蘭(lan) 工作室、於(yu) 子三工作室等,推出《求是魂》《速寫(xie) 林俊德》等原創劇目,以科學家精神激勵人;深化“青馬向上”蹲點式宣講品牌,組織青年師生赴義(yi) 烏(wu) 等地調研、學習(xi) 、宣講,以現場教育、朋輩教育提升育人實效。

  聚焦青年成長成才,構建心懷“國之大者”、服務國家戰略的實踐育人體(ti) 係。以“出口”戰略引領教育教學改革,打造了“出口”導向的思政教育模式,推出“一二三四”課堂融通拔尖創新育人體(ti) 係,打破課內(nei) 與(yu) 課外、中國與(yu) 世界的物理空間,助力青年投身社會(hui) 發展。每年組織萬(wan) 餘(yu) 名青年常態化開展社會(hui) 實踐,形成“先認知、重體(ti) 悟,分層分類、專(zhuan) 業(ye) 賦能”的實踐育人工作範式。比如,結合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國家戰略,25年接續選派349名青年學生赴四川大涼山、黔東(dong) 南等地支教,授課30餘(yu) 萬(wan) 小時;結合專(zhuan) 業(ye) 教育賦能社會(hui) 實踐,堅持“讓最優(you) 秀的人培養(yang) 更優(you) 秀的人”,青年教師帶隊開展與(yu) 專(zhuan) 業(ye) 緊密結合的創新實踐活動,形成“校政企”協同的實踐育人共同體(ti) 。

  聚焦發展麵向未來,形成引領時代風尚、以提升大學生全球勝任力為(wei) 目標的人才培養(yang) 導向。中國在未來參與(yu) 全球公共事務治理,應對全球挑戰方麵,需要大量具備“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青年人才。浙江大學積極打造引領性全球教育品牌,加強學生國際聯合培養(yang) 與(yu) 科研國際合作,比如聯合14所高校共同成立“一帶一路”大學生公益聯盟,開展“致遠”研究生海外社會(hui) 實踐行動計劃,在塞爾維亞(ya) 等地建立10餘(yu) 個(ge) 海外實踐基地,海外研修成為(wei) 浙江大學學生一門必修課。就在剛剛結束的杭州亞(ya) 運會(hui) 、亞(ya) 殘運會(hui) 上,浙江大學近2000名誌願者參與(yu) 服務,麵向亞(ya) 洲和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也充分展示了中國青年的風采。 (作者係浙江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

  ——————————

  中國式現代化的青年擔當

  王永貴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青年挺膺擔當,廣大青年以其敢為(wei) 人先的創新思維、靈活應變的適應能力、胸懷千秋的社會(hui) 責任感,成為(wei) 黨(dang) 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先鋒力量。隨著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青年一代肩負了更大的使命與(yu) 擔當。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青年人才作為(wei) 人才隊伍中的新生力量,思維活躍、學習(xi) 能力強、社會(hui) 參與(yu) 意識強等特點,是科技創新的關(guan) 鍵所在。數據顯示,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參研人員中,80%以上的科研人員年齡在45歲以下。青年人才是科技強國的重要力量,決(jue) 定了他們(men) 現在和未來都擔負著引領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wei) 大使命。

  “科技為(wei) 人民服務”是每一位青年科技人才首先要明確的問題。對於(yu) 青年而言,聚焦國家發展戰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堅持科技惠民原則,才能讓創新潛能和創造活力永不枯竭;科技成果的價(jia) 值在於(yu) 運用,青年人才要深入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第一線,隻有這樣才能促進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才能為(wei) 把中國建設成為(wei) 強大、繁榮、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注入更多活力動力。

  公共服務具有的經濟增長效應、收入分配效應和美好生活效應,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機製與(yu) 內(nei) 容。伴隨著經濟社會(hui) 深刻變革,廣大青年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通過誌願服務、公益事業(ye) 、基層治理等活動回饋社會(hui) ,促進社會(hui) 和諧發展;青年誌願者在建設西部、扶貧濟困、社區建設中默默奉獻,為(wei) 社會(hui) 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到群眾(zhong) 中去”是社會(hui) 服務的光榮使命,青年一代作為(wei) 走在時代潮頭的開拓者,需要以深厚的愛國情懷為(wei) 根基、以明確的基層導向為(wei) 方向、以蓬勃的創新活力為(wei) 動力、以堅韌的實幹作風為(wei) 抓手,在服務社會(hui) 、服務人民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在無私奉獻中成就人生境界。 (作者係浙江工商大學校長)

  ——————————

  讓城市與(yu) 青年彼此成就

  陳豪

  古往今來,柯橋人文薈萃,青年學習(xi) 之風尤盛。

  讓青年喜歡學習(xi) ,讓學習(xi) 促進青年成長成才,是我們(men) 圍繞青年學習(xi) 首要的工作任務。青年有著獨特的思想和獨立的意識,傳(chuan) 統說教式的灌輸走不進他們(men) 心裏,唯有讀懂青年、吸引青年才能貼近青年。要讓新思想、新理論紮根青年心靈,找準角度實現“破圈融合”。角度夠小,學習(xi) 才夠深刻。近年來,我們(men) 用係列“小切口”“小故事”深入淺出表達大主題。比如,我們(men) 推出了“不一樣的思政課”“小柯開講”,用一個(ge) 個(ge) 柯橋故事將深奧的思想理論和政策講透徹講明白,探析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角度夠新,學習(xi) 才能有味。我們(men) 創新打造了“紅色劇本殺”沉浸式體(ti) 驗、“圍爐煮茶”交互式學習(xi) 等一係列青年喜聞樂(le) 見的學習(xi) 模式,供青年們(men) “點單學習(xi) ”。角度夠廣,學習(xi) 才會(hui) 全麵。我們(men) 積極打造線上線下學習(xi) “根據地”,讓學習(xi) 場所遍及廣大青年身邊。

  學以致用,讓青春在稽山鑒水間譜寫(xie) 華章,是我們(men) 圍繞青年學習(xi) 關(guan) 鍵的工作內(nei) 容。杭州亞(ya) 運會(hui) 圓滿落幕,期間亞(ya) 運會(hui) 賽場BGM(配樂(le) )屢次出圈,年輕人上崗,更懂年輕人,讓人不禁感歎“世界是屬於(yu) 年輕人的”。年輕的柯橋當然也是屬於(yu) 我們(men) 青年的。

  在思想引領的賽道上,我們(men) 積極與(yu) 本地高校共同舉(ju) 辦活動,與(yu) 青年學者合作開展重大課題研究,持續深化校地融合深度、寬度和廣度。在經濟發展的賽道上,我們(men) 積極引進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光電研究中心等一批高能級科創平台,堅持為(wei) “紡二代”、青年農(nong) 創客、科創新星們(men) 提供學本領長才幹的平台。在文明實踐的賽道上,我們(men) 堅持大興(xing) 崇德尚禮之風,常態化評選表彰“柯橋好人”“誌願之星”等典型人物,以“有禮有愛”“奉獻擔當”的精神滋養(yang) 廣大柯橋青年。

  (作者係中共紹興(xing) 市柯橋區委書(shu) 記)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