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頂科”遇上“進博”:上海東西兩端,一個相通的信號
第六屆進博會(hui) 火熱展開之際,同樣辦到第六屆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昨天也在上海開幕。與(yu) 去年一樣,兩(liang) 場盛會(hui) 在時間上的交疊,傳(chuan) 遞著某種相通的強烈信號。
三年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向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作視頻致辭,明確強調,中國將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願同全球頂尖科學家、國際科技組織一道,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加大共性科學技術破解,加深重點戰略科學項目協作。希望各位科學家積極交流思想、推進合作,共同推進世界科學事業(ye) 。
今年上半年,總書(shu) 記向同在上海舉(ju) 辦的浦江創新論壇致賀信,亦強調中國將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加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力度,持續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ju) 措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建設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同各國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
開放合作、協同創新——這是一個(ge) 明確的“中國立場”。這些年,科技創新範式發生深刻變革,科技領域的對抗、封鎖、打壓亦頻頻出現。全世界的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或許都會(hui) 不同程度地感到,合作變得不那麽(me) 容易了,但合作又變得愈加重要了。當前沿技術浪潮席卷全球、範式更新速度加快時,當全人類的命運因科技和其他種種原因更為(wei) 深刻地捆綁在一起時,主動攜手、同心協力,才是明智的選擇。
上海是一個(ge) 以開放立身的城市,包括科創中心在內(nei) ,上海的“五個(ge) 中心”,都帶有“國際”二字,相互間也有密切的關(guan) 聯。這就意味著,謀劃上海的方方麵麵工作,特別是強化創新策源功能、構築創新高地,都必須放在全球視野下去考量、推進,必須在相應的全球網絡中占據重要位置、扮演重要角色。
今天,科創中心“四梁八柱”已基本構建,正在從(cong) “建框架”邁向“強功能”、從(cong) 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進入了創新活力持續迸發、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的新階段。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必須在開放環境下打造而成,必須擁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開放創新體(ti) 係,進而成為(wei) 全球創新網絡中的重要節點。
甚至可以說,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也離不開開放合作、協同創新——隻有最大程度汲取全球智慧、全球力量,我們(men) 才會(hui) 有更強大的自身,才能建立起更深的自信;也唯有真正成為(wei) 了全球創新網絡中的重要節點,上海才可能真正成為(wei) 全球合作競爭(zheng) 中的重要節點乃至樞紐,真正實現鏈接全球、影響全球。
舉(ju) 辦頂尖科學家論壇,正體(ti) 現了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擴大國際創新協同的必然性。與(yu) 進博會(hui) 一樣,這是一場同樣不曾因為(wei) 疫情和外部風浪而中斷的聚會(hui) 。全球“最強大腦”們(men) 雲(yun) 集上海,在位於(yu) 上海東(dong) 南角的年輕的臨(lin) 港“頭腦風暴”的時候,上海西郊的“四葉草”正在雲(yun) 集全球的產(chan) 品、技術、創意,其中就包括相當數量的前沿科技創新成果。
東(dong) 西兩(liang) 端、創新與(yu) 經貿,相互輝映之間,折射的正是這座城市的特殊品格,也是一條任何條件下都堅定不移的戰略選擇——開放、開放、開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