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感知“未來之城”的民生溫度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李健敏 王立坤 張靜濤)11月1日11時15分,雄安新區容東(dong) 片區南文營社區食堂,88歲的楊玉亭大爺點了兩(liang) 個(ge) 人的午餐,一份6元的肉片炒花菜、一份6元的肉末豆腐、2個(ge) 饅頭,刷臉確認身份結賬,共3.5元。沒錯!就是3.5元,2.5折優(you) 惠!看似簡單的一頓飯,關(guan) 係著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
2023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北雄安新區考察時強調,要同步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從(cong) 一開始就下好“繡花”功夫,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構築新時代宜業(ye) 宜居的“人民之城”。
“繡花”功夫成於(yu) 細、貴在精,需要以匠心打磨。11月1日-2日,“未來已來”網絡主題采訪團走進雄安,實地感知“未來之城”的民生溫度。
居民樂(le) 享“15分鍾生活圈”
11月1日中午,雄安新區容東(dong) 片區南文營社區食堂一樓大廳,窗明桌淨,飯菜飄香,二三十位老年人正在就餐,偶有輕聲談笑。
南文營社區安置了安新、容城兩(liang) 縣回遷群眾(zhong) 5000多人。吃飯不方便,是轄區內(nei) 老人們(men) 普遍反映的一個(ge) 問題。得知他們(men) 的訴求後,南文營社區立即召開黨(dang) 建聯席會(hui) 議,結合轄區實際,采用“市場化+公益”運營模式開辦了社區食堂,並針對老年人製定了用餐優(you) 惠政策。除了用於(yu) 服務轄區內(nei) 老年人群體(ti) 的就餐需求,社區食堂還能兼顧年輕人的日常用餐,徹底解決(jue) 了群眾(zhong) 就餐的後顧之憂。目前社區1000多名老人已經完成實名認證,到食堂刷臉就可以吃飯,食堂每天接待各類就餐群眾(zhong) 達800餘(yu) 人。
中午1時,57歲的回遷群眾(zhong) 劉炳輝沒有休息,而是選擇與(yu) 同伴李套住到南文營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的便民圖書(shu) 角讀書(shu) 。“我基本每天都會(hui) 和朋友在這一起讀書(shu) 、看報,感覺生活很充實、很幸福。”劉炳輝說,從(cong) 他居住的禮賢花園小區到便民圖書(shu) 角步行也就幾分鍾路程,非常方便。除了讀書(shu) ,劉炳輝還喜歡書(shu) 法,經常光顧社區的文營書(shu) 社,與(yu) 一幫老友討論書(shu) 法技藝。“有時候大家還會(hui) 為(wei) 了一撇一捺的寫(xie) 法爭(zheng) 論得麵紅耳赤,挺有意思,有這麽(me) 一個(ge) 文化活動場所很好。”
社區食堂、文營書(shu) 社是南文營社區為(wei) 居民打造的“15分鍾生活圈”服務設施的一部分。南文營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王偉(wei) 肖介紹,南文營社區在依托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社區警務站等陣地資源基礎上,打造了社區食堂、鄰裏驛站、養(yang) 老驛站、零工驛站、社區博物館等公共服務設施,為(wei) 居民打造“15分鍾生活圈”,現在群眾(zhong) 就餐、買(mai) 藥、就醫、買(mai) 菜、娛樂(le) 、就業(ye) 、養(yang) 老等活動都能在社區之內(nei) 完成。
家門口的北京優(you) 質教育資源
雄安北海幼兒(er) 園,一艘大船造型的遊樂(le) 設施停放在藍色操場上,整體(ti) 設計充滿童趣,船頂彩旗飄揚,船尾拖著一條索道,船頭“北海之星”四個(ge) 紅色大字格外醒目。雄安北海幼兒(er) 園執行園長翟蕊說,“北海之星”是北海幼兒(er) 園的象征性設計,匯集了眾(zhong) 多師生的創意,“這是北海幼兒(er) 園師生送給雄安孩子們(men) 的禮物。”
雄安北海幼兒(er) 園是北京市以“交鑰匙”方式援建河北雄安新區“三校一院”項目之一。目前“三校”已於(yu) 9月1日正式開學,並迎來首批新生。與(yu) “三校”一並來到這裏的,還有新的教學理念,為(wei) 雄安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雄安北海幼兒(er) 園以“做真正的自己”為(wei) 文化建設主題,園內(nei) 教學區域除了配備標準的活動室,還配有圖書(shu) 、藝術、傳(chuan) 統文化、科學探究等專(zhuan) 業(ye) 教室,培養(yang) 學生興(xing) 趣愛好,引領學生多元化發展。
不在同一間教室,但又在同一個(ge) 課堂。史家胡同小學的“雙師課堂”,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將北京本部和雄安校區的師生“隔空連線”,實現教學資源的無縫銜接。線下,北京本部骨幹教師每月都會(hui) 來到雄安校區,進行示範、教研,雙方老師深度交流。
北京四中雄安校區則采用必修和選修等多樣化創新教學模式,助力學生全麵發展。如編製的《師生共讀》手冊(ce) 、定期開展人文遊學活動等。北京四中雄安校區校長黃春說,學校提出十八件學生可以做且應該做的事情,“行走”是其中之一,“行走是一場自我對話,行走更是一種生活方式,雙腳丈量世界,不斷向前奔跑,感受一直向前行走的回饋與(yu) 恩澤。”
“我們(men) 儲(chu) 備了充足的師資和學位,馬上要啟動新一輪的教師招聘。”北京四中雄安校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於(yu) 鵬斌說,“辦好教育就是對疏解工作的最大支持。”
進入大規模建設與(yu)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的河北雄安新區每一天都是全新的。聚焦疏解人員的需求,雄安新區圍繞疏解人員的住房公積金、醫保和子女教育等,細化實化政策措施,完善疏解激勵約束政策體(ti) 係,推動高質量疏解發展取得新成效。
讓奮鬥者的夢想照進現實
青年愛追夢,雄安不僅(jin) 是一座承載夢想的城市,也讓無數夢想照進現實的沃土。
雄安體(ti) 育中心——雄安新區啟動區標誌性建築之一,目前已“芳容初綻”,預計今年年底整體(ti) 亮相。北京城建集團雄安體(ti) 育中心項目負責人姚文博見證並參與(yu) 其中。
“我是今年1月主動申請來到雄安新區的,雄安體(ti) 育中心項目是集團的重點項目,來到這邊既可以提升自己,也可以參與(yu) 到雄安建設。”姚文博說,此前他隻做科研,來到雄安後,既做科研又做管理,對個(ge) 人能力是一種全方位提升。
姚文博還是北京城建集團雄安體(ti) 育中心博士創新工作室三名成員之一。來到雄安後,他已經獲得了2項專(zhuan) 利,此外還有5項專(zhuan) 利正在申請中。“雄安體(ti) 育中心項目運用了很多創新工藝,給我們(men) 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間。”
“隻要雄安發展需要,我想一直在雄安幹下去。”姚文博說,雄安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還能參與(yu) 國家重大區域發展建設,是一種難得的機會(hui) 。
想一直在雄安幹下去的還有北京普龍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副總經理撒興(xing) 才。普龍科技是一家專(zhuan) 注於(yu) 智能巡檢機器人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ye) ,2019年公司主動落戶雄安新區。撒興(xing) 才就是當時跟隨公司來到雄安的員工之一。
“雄安作為(wei) 創新高地,不僅(jin) 承接了北京疏解而來的創新企業(ye) ,還吸引了全國性的創新人才。同時,雄安良好的創業(ye) 氛圍和創新政策,為(wei) 企業(ye) 、為(wei) 個(ge) 人成長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撒興(xing) 才說。
如今,普龍科技正在為(wei) 力爭(zheng) 2026年實現企業(ye) 上市而努力。撒興(xing) 才計劃明年申請雄才卡,然後將家人接到雄安新區一塊發展。
據北京車務段雄安站副站長劉冬梅介紹,截至11月1日,雄安站已經往返運送旅客215萬(wan) 人次,他們(men) 中有新區建設者,有追夢的奮鬥者,有來新區的遊客……
偉(wei) 大時代永遠不缺夢想。在雄安,無論心願或者宏圖,無數個(ge) 夢正在融合共生。10月28日,雄安新區連續第五年發布急需緊缺人才目錄,雄安新區今後將圍繞產(chan) 業(ye) 方向和疏解重點,布局高端高新產(chan) 業(ye) ,廣泛吸引、聚集國內(nei) 外力量和資本參與(yu) 雄安新區建設和發展。11月11日,在第五屆“雄安新區人才智力交流大會(hui) ”上,雄安新區150餘(yu) 家重點企事業(ye) 單位廣攬英才。
聚焦人民需求,下好“繡花”功夫,收獲人民幸福,新時代宜業(ye) 宜居的“人民之城”畫卷正在展開。雄安,未來已來。(本文視頻拍攝製作張培根 張曉晴 韓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