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十道“峰”味⑩丨從烏鎮“一枝獨秀”到奏響數字桐鄉“十二樂章”

發布時間:2023-11-08 15:51:00來源: 潮新聞

  編者按: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的永久落戶,讓互聯網猶如柴米油鹽般,浸潤百姓生產(chan) 生活的方方麵麵。峰會(hui) 十年,浙報集團嘉興(xing) 分社(紅船分社、長三角分社)聯合桐鄉(xiang) 市委宣傳(chuan) 部,特別策劃推出《十道“峰”味》 係列報道,重點聚焦“互聯網+”工業(ye) 、農(nong) 業(ye) 、醫療、教育等十個(ge) 方麵的成效,深度呈現峰會(hui) 給舉(ju) 辦地帶來的巨大變化。 

  【數讀變化】

  【一線看點】數字化重塑“衣食住行”

  在風景如畫的千年古鎮烏(wu) 鎮,隨處都能體(ti) 驗數字化帶來的便利。

  來到烏(wu) 鎮鎮南東(dong) 路的百度阿波羅公園,記者打開“蘿卜快跑”打車軟件,設置好起點和終點。五分鍾後,一輛白色的“蘿卜快跑”無人車就停到了路邊。記者在後排屏幕上點擊確認後,車輛自動起步,並根據預定路線行駛。車上的安全員告訴我們(men) ,車頂的無人駕駛模塊裝有魚眼攝像頭和激光感應裝置,能夠自動避開障礙物,並根據道路限速情況調節車速,基本不需要人為(wei) 幹預。

  目前,整個(ge) 烏(wu) 鎮共投入了十輛無人車,為(wei) 市民以及遊客提供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值得一提的是,烏(wu) 鎮還建成“5分鍾充電圈”,今年烏(wu) 鎮峰會(hui) 期間,新能源汽車不僅(jin) 可以在充電站充電,也可在停車場等待智能移動充電機器人“上門服務”。

  由點及麵,烏(wu) 鎮整合景區及鎮區7000餘(yu) 個(ge) 停車位信息及公交、公共自行車、公共電單車等公共交通資源,定製了一款“智行烏(wu) 鎮”小程序,已在微信及支付寶端上線試用,能“反向尋車”、“停車訂閱”等,為(wei) 暢行烏(wu) 鎮“最後100米”的困擾找到了最優(you) 解。

  比如,很多人取車時,總會(hui) 遇到“想不起把車停哪裏”的窘境。在“智行烏(wu) 鎮”小程序上,你隻要在車輛停穩後拍照上傳(chuan) 並定位,係統將自動記錄。當你結束行程想要取車時,開啟“反向尋車”功能,即可輕鬆找到車輛。

  未來,“智行烏(wu) 鎮”還將開發美食、住宿等更多應用場景,真正實現“一端在手,暢遊烏(wu) 鎮”。

  數字化,還走進課堂。烏(wu) 鎮龍翔中心幼兒(er) 園是烏(wu) 鎮首個(ge) 智慧化幼兒(er) 園,清早,園區門口迎接孩子們(men) 的不隻有老師,還有一台造型時尚的機器人,圓圓的腦袋,大大的身體(ti) ,憨態可掬。

  “它叫‘小寶’,你喊上一句‘你好,小寶’,機器人就能和幼兒(er) 們(men) 簡單互動,還能帶來歌曲和舞蹈。”龍翔中心幼兒(er) 園園長盛艦黎說,孩子們(men) 入園後,晨檢機器人就“上崗”了。僅(jin) 僅(jin) 5秒,它就能夠測量出幼兒(er) 的體(ti) 溫、身高、體(ti) 重等健康數據,並同步到家長手機端。

  智慧養(yang) 老觸手可及。走進烏(wu) 鎮居家養(yang) 老服務照料中心,一把“聰明的椅子”引人關(guan) 注。除了它守護老人健康外,這裏還建立了居家養(yang) 老應急響應係統,為(wei) 300名重點監護的老人提供SOS呼叫跌倒等智能設備,專(zhuan) 業(ye) 的養(yang) 老服務人員為(wei) 全鎮老年人及殘疾人提供居家上門服務,服務覆蓋率達到100%。

  自首屆烏(wu) 鎮峰會(hui) 以來,烏(wu) 鎮不斷推進智慧養(yang) 老建設,圍繞“浙裏康養(yang) ”,迭代升級“e桐養(yang) ”智慧養(yang) 老平台,設立助餐、住養(yang) 、居養(yang) 、安護、樂(le) 享五大板塊,實現社區養(yang) 老服務資源一鍵直達。“平台可以清楚掌握烏(wu) 鎮24個(ge) 養(yang) 老照料中心的服務類型、人次等情況,老人在哪個(ge) 中心接受何種服務都能精準掌握。”烏(wu) 鎮鎮有關(guan) 負責人說,全鎮現有60歲以上老人約2.7萬(wan) 人,其中80歲以上老人3792人。截至目前,已有1.9萬(wan) 餘(yu) 名老人在平台建立動態健康檔案。

  在位於(yu) 烏(wu) 鎮鎮植材路與(yu) 南苑路交叉口,總用地麵積1.2萬(wan) 平方米的烏(wu) 鎮智能養(yang) 老服務中心項目即將揭開麵紗。作為(wei) 烏(wu) 鎮城鎮品質與(yu) 民生福祉雙提升工程,烏(wu) 鎮智能養(yang) 老服務中心新增200個(ge) 養(yang) 老床位和313個(ge) 護理床位,日間照料、康複、娛樂(le) 、休息等設施設備也一應俱全。該中心還基於(yu) 物聯網技術,搭載全智能化養(yang) 老係統,通過在居家養(yang) 老設備中植入電子芯片裝置,實現老年人身體(ti) 狀況、生命體(ti) 征、防跌倒等實時監測,即將開啟“醫養(yang) 結合、智慧養(yang) 老”全新模式。

  【桐鄉(xiang) 蝶變】從(cong) 烏(wu) 鎮“一枝獨秀”到奏響數字桐鄉(xiang) “十二樂(le) 章”

  大道至簡,再酷炫的技術終究還是為(wei) 人服務的。槳聲欸乃、枕水人家、白牆黛瓦,是烏(wu) 鎮的底色;5G、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是烏(wu) 鎮的新貌。在這裏,“互聯網+”加出了智慧便捷的新生活。

  以烏(wu) 鎮為(wei) 範式,桐鄉(xiang) 12個(ge) 鎮街都在加快擁抱數字化,助力生產(chan) 生活更加便利,促進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比如來到大麻鎮,農(nong) 民隻要點開手機上的“田保姆”為(wei) 農(nong) 服務應用,就能實現糧食烘幹服務“一鍵預約”;在崇福鎮的農(nong) 創園,直播經濟風生水起,助力大學生增收致富;鳳鳴街道打造聯勤聯動數智中心,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在桐鄉(xiang) ,看見數字生活的模樣。隨著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的永久落戶,從(cong) 舌尖到指尖、從(cong) 田間到車間、從(cong) 衣食住行到娛樂(le) 消費,數字技術不斷拓展著居民智慧便利生活的邊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