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一行一總局一會”最新發聲 聚焦建設金融強國

發布時間:2023-11-09 15:4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11月8日,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hui) 在京開幕。這是近期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舉(ju) 行後,“一行一總局一會(hui) ”在國家級論壇的首度共同亮相。如何看待我國今年的經濟形勢?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方向是什麽(me) ?如何看待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hui) “掌門人”給出最新答案。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速為(wei) 5.2%。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講到,全年5%的預期目標有望順利實現,我國經濟增長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他還提到,觀察中國的經濟增長需要注意兩(liang) 個(ge) 視角。一是基數規模,我國GDP總量已超120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在大基數的背景下,5%的增長已經是一個(ge) 不低的速度;二是需要平衡好經濟增速和增長的質量及可持續性。我國經濟需要合理的增速,但更重要的是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比追求高增長速度更加重要。

  談及貨幣政策,潘功勝表示,目前,貨幣信貸總量保持合理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you) 化,企業(ye) 貸款利率處於(yu) 較低水平,為(wei) 經濟恢複發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持續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推動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yun) 澤表示,未來中國經濟基本麵長期向好,新動能加快集聚,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呈現良好態勢。中國銀行業(ye) 發展勢頭穩健,信貸增速遠高於(yu) 發達國家平均水平,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均處於(yu) 全球較好水平。保險業(ye) 發展潛力巨大,第三支柱養(yang) 老保險加速推進,健康險、家庭財產(chan) 險、巨災保險等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隨著廣大居民收入持續提升,長期投資、價(jia) 值投資、多元化投資理念深入人心,中國資產(chan) 和財富管理行業(ye) 將進入發展“黃金期”。

  加強資本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和投資者合法權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證監會(hui) 的第一職責、法定職責。在中國證監會(hui) 主席易會(hui) 滿看來,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是這次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的其中一條主線,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潘功勝在致辭中提到,目前,我國金融體(ti) 係整體(ti) 穩健,金融風險可控,金融機構整體(ti) 健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各方麵比較關(guan) 心中小金融機構、房地產(chan) 金融和地方政府債(zhai) 務的風險。”

  潘功勝談到他對各類風險的判斷:關(guan) 於(yu) 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我國高風險金融機構無論是數量還是資產(chan) 規模在金融係統的占比都非常小,經過近幾年的改革化險,高風險中小銀行數量較峰值已經下降一半。房地產(chan) 金融風險方麵,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經過20多年的長周期繁榮,正在進行重大轉型並尋找新的均衡點,我國城鎮化仍處於(yu) 發展階段,新市民規模較大,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很大潛力,房地產(chan) 市場長期穩定發展具有堅實基礎。

  一串數字支撐了他的判斷:目前,房地產(chan) 相關(guan) 貸款占銀行貸款餘(yu) 額的23%,其中約80%為(wei) 個(ge) 人住房貸款。“一直以來,在中國,我們(men) 實行非常審慎的個(ge) 人住房貸款政策,房地產(chan) 市場調整對金融體(ti) 係的外溢影響總體(ti) 可控。”潘功勝說。

  關(guan) 於(yu) 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潘功勝認為(wei) ,總體(ti) 來看,我國政府的債(zhai) 務水平在國際上處於(yu) 中遊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債(zhai) 務負擔較輕。地方政府債(zhai) 務有兩(liang) 個(ge) 特點:一是主要用於(yu) 基礎設施投資,一般有實物資產(chan) 支持,對當地經濟發展產(chan) 生了較好的正外部性;二是大部分地方政府債(zhai) 務主要集中於(yu) 經濟規模較大、經濟增長較快的省份,他們(men) 有能力自行化解債(zhai) 務。今年以來,金融部門已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采取多項措施,積極支持地方政府穩妥化解債(zhai) 務風險。

  “剛剛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總攬全局、舉(ju) 旗定向,科學回答了金融事業(ye) 發展的一係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發出了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動員令,吹響了新時代新征程金融高質量發展的號角。”易會(hui) 滿表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寧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