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學者解讀涉藏白皮書:邊境發展繁榮 民族關係團結融洽

發布時間:2023-11-13 10:4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拉薩11月11日電 題:學者解讀涉藏白皮書(shu) :邊境發展繁榮 民族關(guan) 係團結融洽

  中新社記者 趙延 趙朗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布《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及其曆史性成就》白皮書(shu) ,西藏多位學者關(guan) 注到了白皮書(shu) 對民族工作、邊境發展的經驗闡釋。

  西藏自治區社科院經濟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陳樸表示,近年來,從(cong) 中央到西藏地方對邊境發展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支持,產(chan) 業(ye) 方麵帶動效應明顯。西藏各個(ge) 邊境縣利用良好的區位和自然地理條件、人文景觀資源,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邊境貿易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邊境地區主動發展種植養(yang) 殖業(ye) ,如飼養(yang) 犛牛、絨山羊、藏香豬、藏雞,種植經濟林,建設溫室大棚。因此,農(nong) 牧業(ye) 方麵對邊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貢獻較大。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左右,邊境地區人均第一產(chan) 業(ye) 增加值高於(yu) 西藏全區人均第一產(chan) 業(ye) 增加值。

  “邊境地區是國家安全屏障第一道防線,中央明確西藏確保邊防鞏固和邊境安全。”西藏自治區社科院當代西藏研究所副所長鄭麗(li) 梅表示,西藏通過著力創建國家固邊興(xing) 邊富民行動示範區,在小康村建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國民安全教育、“智慧邊防”等方麵不斷投入,邊境地區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邊防實力得到同步提升。在爭(zheng) 做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的實際行動中,西藏民眾(zhong) 愛國熱情和自豪感得到進一步激發,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進一步增強。

  西藏大學經濟與(yu) 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西藏大學尼泊爾研究中心,西藏大學尼泊爾和不丹研究中心負責人久毛措表示,作為(wei) 麵向南亞(ya) 的重要通道,西藏的和諧、穩定、開放和發展,開啟了推進邊境地區現代化建設和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推動了中國與(yu) 南亞(ya) 周邊國家經貿、人文等方麵的交流與(yu) 交往,深化了中國同南亞(ya) 國家互利共贏的和平發展。

  白皮書(shu) 指出,西藏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推動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族關(guan) 係日益鞏固。

  西藏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副院長羅旦博士觀察並舉(ju) 例,很多久居西藏的漢族以及藏族以外的其他少數民族,也像藏族人一樣喝酥油茶吃糌粑,在迎來送往等很多禮節中,敬獻哈達的禮儀(yi) 習(xi) 俗融入其中。在他看來,這已經從(cong) 民族文化特點,變成了區域文化特點,各民族間深度交往交流交融在此得到體(ti) 現。

  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車明懷介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重要體(ti) 現,是西藏發展與(yu) 進步的重要保障。回溯曆史,常講西藏自古以來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不是憑空得出的結論,而是各民族固有的向心力使然。

  車明懷表示,西藏的和平解放,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奠定了政治、經濟、文化基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發生了質的變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其中一個(ge) 重要的實踐結果是全國各民族與(yu) 西藏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的進一步深化。進入新的時代,西藏經濟、文化、生態等各領域變化之大,應歸結為(wei) “三交”不斷深化的巨大作用。(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