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畫丨一眼千年 泰寧古城的“新”打開方式
央視網消息(記者 弟辰晨):泰寧曆史悠久,素有“漢唐古鎮,兩(liang) 宋名城”之美譽。說到泰寧的曆史人文不得不提的是泰寧古城。
11月12日,“江山如畫”全媒體(ti) 福建采風活動記者團漫步泰寧古城,品擂茶,觀非遺,見證這座明清古城的發展變遷。在尚書(shu) 街巷裏,隨處可見魚子燈、竹編、棕編等非遺項目展示,並能親(qin) 自學習(xi) 體(ti) 驗一把非遺技藝,“非遺以更加多元的方式來到普通人身邊” 。
據悉,為(wei) 了讓非遺文化溝通曆史與(yu) 現實、拉近傳(chuan) 統與(yu) 現代,泰寧將古城內(nei) 鄉(xiang) 村非遺博覽苑、尚書(shu) 第、梅林戲藝術傳(chuan) 承保護中心、紅軍(jun) 街等資源串點成線,打造以“古城探尋泰寧文風,守望千年文化遺產(chan) ,賡續紅軍(jun) 精神血脈”為(wei) 主題的文化旅遊路線。
近年來,泰寧縣還積極申報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打造“泰寧晚茶”品牌,建設古城特色主題館、“福”街等,進一步做活古城夜經濟。
泰寧曆史上人才輩出,尚書(shu) 第則是明朝兵部尚書(shu) 兼太子太師李春燁的府邸。“尚書(shu) 第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shu) 第建築群是江南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建築群”。工作人員麵對泰寧古城沙盤娓娓道來。尚書(shu) 第由五幢主體(ti) 建築以及書(shu) 院、輔房、馬房、後花園等附屬建築組成。
工作人員介紹道,原來短短幾百米的尚書(shu) 街“一街遊”,如今核心區範圍擴大到14公頃。
泰寧縣為(wei) 了進一步保護和活化利用古城建築,采取“認”與(yu) “養(yang) ”分離的形式,先對公認領古建,確定場館主題後,再由認領單位交與(yu) 第三方運營養(yang) 護,達到“活化”的目的。
與(yu) 此同時,泰寧縣堅持“政府搭台、企業(ye) 唱戲”,加快完善曆史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引導社會(hui) 力量積極參與(yu) 古城活化利用,通過對場館主題的介入,不僅(jin) 能體(ti) 現地域文化精彩,還能與(yu) 泰寧文旅有機結合,加強與(yu) 遊客的互動,增加黏性。截至目前,全縣9個(ge) 鄉(xiang) 鎮按照“一鄉(xiang) 一館”認領古建,植入業(ye) 態,打造的“一鄉(xiang) 一品”產(chan) 業(ye) 名片。
多種文旅融合的新業(ye) 態,讓古城“活”起來,使古城綻放新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