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身邊的電氣火災隱患!這些安全事項要牢記
國家消防救援局最新數據顯示,電氣故障是引發火災的首要原因。今年1—10月,因電氣引發的火災共有21.7萬(wan) 起,火災造成418人死亡,占總數的30.3%,直接財產(chan) 損失26.3億(yi) 元。電氣火災是指由於(yu) 電氣線路、用電設備等發生故障釋放大量熱能而造成的火災。今年以來,多地都發生了此類火災事故。
10月15日淩晨兩(liang) 點多,江西宜春宜豐(feng) 縣消防部門接報警稱,新昌鎮一家沿街的店鋪突然起火。店鋪內(nei) 的監控視頻顯示,2時14分,店鋪門口附近的一處角落猛然發生爆燃,一下竄出了近兩(liang) 米高的火苗,引燃了旁邊的布簾和其他可燃物,進入猛烈燃燒狀態。
消防人員抵達現場時看到,店鋪卷簾門緊閉,門內(nei) 火光搖曳。消防人員立即分為(wei) 兩(liang) 組,一組消防人員對商鋪卷簾門進行破拆,另一組消防人員用水槍通過卷簾門打開的部分對店鋪內(nei) 的大火進行壓製,半小時後,消防人員將火全部撲滅。
據了解,起火的是店內(nei) 正在充電的農(nong) 用機具,起火麵積約為(wei) 3平方米,所幸報警及時,火勢並未蔓延至旁邊商鋪。
9月21日淩晨五點多,浙江湖州吳興(xing) 區某大廈的一家餐館起火。大廈煙感報警後,值班人員前往現場滅火,加上店內(nei) 噴淋設備啟動,消防人員到場時看到,現場已無明火。
通過店內(nei) 的監控視頻可以看到,由於(yu) 店家離開時沒給電磁爐斷電,淩晨5時7分,電磁爐的待機指示燈仍在閃爍。這時,一隻老鼠出現,在桌上爬來爬去。當它從(cong) 電磁爐的開關(guan) 按鍵上踩過後,電磁爐的顯示屏隨即亮起,進入加熱狀態。隨著電磁爐的溫度不斷升高,沒過一會(hui) 兒(er) ,就有大量濃煙冒出,放置在旁邊的打包盒等雜物被引燃起火。
9月8日晚上7時許,湖南邵陽新寧縣一座民房的儲(chu) 物間起火,現場火勢猛烈。消防人員到場後看到,起火的屋內(nei) 擺放著幾個(ge) 鐵架,上麵有大量木炭和雜物,還可以看到不少電線裸露出來。消防人員立即鋪設一條水帶從(cong) 正麵對火勢進行壓製。
由於(yu) 木炭易燃且容易複燃,一組消防人員找來叉車將堆放木炭的貨架一一清除,同時,不斷對木炭進行降溫。經過近一個(ge) 小時的撲救,現場大火被完全撲滅。經調查,此次火災是由戶主自行搭設的電路老化出現故障引發。
電插排超負荷運轉 4分鍾線路起火
這些案例就發生在我們(men) 身邊,足以警示我們(men) 日常要注意用電安全,但在實際的消防檢查中,與(yu) 用電相關(guan) 的火災隱患依然大量存在。電氣線路混亂(luan) 、線路老化、破損的插線板就是隱患的一個(ge) 類型,這類隱患有多危險?
消防人員在一個(ge) 插排上連接了一個(ge) 電磁爐,五個(ge) 取暖器,電路超負荷運轉。通過熱成像儀(yi) 發現,此時卷在一起的插線板線路為(wei) 30攝氏度左右。2分多鍾,可以看到,由於(yu) 線路過載,溫度不斷升高,線路外的絕緣層逐漸變形,且冒出白煙。此時,熱成像儀(yi) 顯示線路溫度約為(wei) 120攝氏度。溫度不斷升高,3分40秒,伴隨著嘭的一聲,插線板的線路突然起火。
應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彭波:一個(ge) 插線板上使用大功率用電器過多,導致插線板的電源線出現了內(nei) 部碳化、過流,線路因為(wei) 絕緣層破損後發生短路。高溫很容易引燃周圍的可燃物,引發火災,危險性極大。
插線板串聯、線路老化破損容易造成短路,這也是家庭中發生電氣火災的常見原因。試驗中,消防人員將不同型號的插線板串聯,接上電磁爐,將其中一個(ge) 插線板線路的絕緣層剝離,使線路裸露,並在裸露的銅線附近擺放可燃的棉花。當試驗人員使破損的線路短路,棉花立即被引燃。
應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彭波:我們(men) 生活中要注意,第一,家用電器的電源線不要受到外力的作用造成它破損;第二,家用插線板的電源線避免在地上長期摩擦;第三,在家用電器電源線附近不要擺放易燃物、可燃物;最後,如果發現電源線破損要及時更換。
除了線路,家用電器的不規範使用也可能會(hui) 造成火災。實驗人員模擬使用電暖器時,將毛巾、衣物搭在上麵烘幹的場景。可以看到,僅(jin) 50秒後,兩(liang) 個(ge) 毛巾就已因高溫冒出煙霧,隨著溫度不斷上升,煙氣越來越大。5分53秒時,毛巾突然起火,隨著火勢蔓延,最終整個(ge) 電取暖器被火焰吞噬。
消防部門提示,家中的電氣線路應定期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更換。同時,電器的周圍不要覆蓋、堆放易燃可燃物。電氣設備在使用完畢後要及時關(guan) 閉電源,做到人走電斷。一旦發現起火,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要第一時間切斷電源,使用滅火器滅火,並及時撥打報警電話求助。
(總台央視記者 趙雨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