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秋去冬來 這些疾病老人須注意

發布時間:2023-11-15 10:38: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秋去冬來,氣溫降低,老年人各類常見病進入高發期。這一時期老年人要注意哪些疾病?應如何做好防護?近日,中日友好醫院舉(ju) 行“關(guan) 注老年健康預防秋冬常見疾病”專(zhuan) 題記者會(hui) ,多位專(zhuan) 家對此進行了解答。

  高血壓患者要警惕腦卒中

  “秋冬季節,老年人腦卒中發病率呈顯著增高趨勢。一是因為(wei) 這個(ge) 時期氣溫降低,低氣溫容易對血管產(chan) 生刺激,二是因為(wei) 寒冷天氣時老年人血壓容易出現波動,而高血壓人群患腦卒中的風險會(hui) 大大增加。”神經科副主任醫師孫麗(li) 麗(li) 提醒,老年人出門時要注意保暖,平時要密切監測血壓,一旦出現疑似腦卒中症狀,要迅速前往醫院就診。

  腦卒中俗稱“腦中風”,是由於(yu) 腦部血管病變引發腦組織損傷(shang) 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病。孫麗(li) 麗(li) 介紹,腦卒中有“五高”——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和高經濟負擔,需引起高度關(guan) 注。

  “腦部血管病變的位置不同會(hui) 導致不同的臨(lin) 床表現,如言語困難、吞咽困難、飲水嗆咳、口角歪斜、肢體(ti) 癱瘓等。”孫麗(li) 麗(li) 提醒,當身邊有人出現疑似腦卒中症狀時,周圍人要協助患者迅速就診。

  腦卒中如何治療?孫麗(li) 麗(li) 介紹,腦卒中的治療分為(wei) 3個(ge) 階段:第一階段為(wei) 急救處理,醫院對患者開展腦卒中超早期的靜脈溶栓治療和血管內(nei) 取栓治療;第二階段是急性期住院治療,醫院在治療的同時進行全麵檢查,找到腦卒中病因;第三個(ge) 階段是康複治療,患者出院後仍需長期口服藥物,預防腦卒中複發。

  關(guan) 節炎患者也要適度運動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骨科·關(guan) 節外科主任醫師王佰亮介紹,這句話指的是一種退行性病變——膝關(guan) 節骨關(guan) 節炎,實際是關(guan) 節裏的脆骨出現了老化、退化。

  “秋冬氣溫下降,膝關(guan) 節骨關(guan) 節炎容易發作或加重。”王佰亮提醒,人們(men) 常說的“春捂秋凍”其實是誤區,老年人要尤其注意增添衣物,給膝蓋保暖。

  “在50歲以上人群中,膝關(guan) 節骨關(guan) 節炎的患病率超過30%;在60歲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超過50%。據估算,我國有1億(yi) 以上人口罹患這種疾病。”王佰亮說,膝關(guan) 節骨關(guan) 節炎是人自然老化過程中的一環,患者無需過度擔心,科學治療即可。

  一些患者認為(wei) ,罹患關(guan) 節炎意味著不能運動。這種想法是正確的嗎?王佰亮表示,關(guan) 節炎患者可以進行散步、慢跑、騎自行車、遊泳等運動量較小、動作幅度較小的體(ti) 育運動,這些運動有助於(yu) 增加關(guan) 節潤滑液,保護關(guan) 節健康。同時,患者要避免跳高、登山、遠行等運動,避免過度使用或損傷(shang) 關(guan) 節。

  在治療方麵,王佰亮介紹,病情較輕的患者可以采取非藥物治療,包括進行物理治療、開展肌肉訓練和應用輔助支具等;病情居中的患者可以采取藥物治療,如局部用藥、口服用藥等;病情較重的患者要進行手術治療,根據病情選擇全膝置換、部分置換或關(guan) 節軟骨修複等不同手術方案。

  糖尿病患者秋冬謹防感冒

  “隨著天氣轉涼,與(yu) 人體(ti) 循環和免疫功能密切相關(guan) 的糖尿病足及相關(guan) 神經痛多發,嚴(yan) 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疼痛科副主任毛鵬分析,據統計,在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發病率為(wei) 8.1%,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痛的發病率超過20%。

  毛鵬介紹,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它可能損傷(shang) 老年患者的感覺神經,導致患者的腿部、足部產(chan) 生類似螞蟻爬行的感覺並伴有感覺減退,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損傷(shang) 。“特別是洗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水溫,患者由於(yu) 感覺能力下降,無法準確判斷水溫,很容易發生燙傷(shang) ,家屬要特別注意。”毛鵬說,建議患者平時穿白色襪子,便於(yu) 家屬及時觀察情況,一旦發現腿部、足部損傷(shang) 要及時送醫處理。

  在秋冬時節,糖尿病患者應如何做好保護?毛鵬建議,一要注意保暖,避免凍傷(shang) ,保持足部幹燥、清潔;二要預防感冒,秋冬溫度下降,容易發生感冒,而感冒是導致糖尿病急性並發症的罪魁禍首;三要多曬太陽,改善血液循環;四要合理運動,老年患者每天應至少運動兩(liang) 次、每次30分鍾,時間以中午和晚上飯後為(wei) 宜,形式上可以選擇一些簡單、方便、易於(yu) 堅持的運動,如散步、做操、打太極拳等。(陳渡歸)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