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個中華老字號被“摘牌”,對市場來說是好事
日前,商務部網站發布《商務部等5部門關(guan) 於(yu) 公布中華老字號複核結果的通知》(下稱“通知”),將長期經營不善,甚至已經破產(chan) 、注銷、倒閉,或者喪(sang) 失老字號注冊(ce) 商標所有權、使用權的55個(ge) 品牌,移出中華老字號名錄;對經營不佳、業(ye) 績下滑的73個(ge) 品牌,要求6個(ge) 月予以整改;繼續保留1000個(ge) 經營規範、發展良好的品牌。被“摘牌”的中華老字號包括北京雪花、天津稻香村、重慶冠生園等。(《工人日報》)
商務部等部門於(yu) 2023年1月6日聯合印發的《中華老字號示範創建管理辦法》指出,中華老字號品牌創立時間在50年(含)以上,《辦法》還提出建立“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製,這也能避免一些企業(ye) 在獲取中華老字號榮譽之後隻想“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此次“通知”將55個(ge) 品牌移出中華老字號名錄,發揮了動態管理機製的作用。
時代拋棄你時,連聲招呼都不會(hui) 打。55個(ge) 品牌被移出中華老字號名錄,讓人惋惜,但也並不讓人意外。如有網友對一些中華老字號被“摘牌”評價(jia) 道,“早該摘牌了,又貴又難吃”。實際上,在一些中華老字號被“摘牌”前,已經在老百姓心目中被“摘牌”了。此次這些品牌被“摘牌”,不過是讓這些早就有名無實的“中華老字號”現出原形而已。
中華老字號是曆史悠久、世代傳(chuan) 承的品牌。吹盡狂沙始到金,中華老字號的品牌得來並不容易,往往過得硬、“含金量”高。但沒有永遠的老字號,老字號的金字招牌要避免蒙塵、生鏽,就要時時擦拭,老字號要想不被時代淘汰,就不能故步自封,要能不斷創新,與(yu) 時俱進,跟上時代步伐,踩在時代的鼓點上。實際上,不少老字號做得不錯,能夠順應時勢、轉變觀念,不斷擦亮傳(chuan) 承已久的金字招牌。
但也有一些老字號隻想“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不思進步,或是將中華老字號的金字招牌當成“倚老賣老”的“本錢”,背離了消費者至上的服務宗旨,產(chan) 品、服務的性價(jia) 比不高,或是泥古守舊,不能與(yu) 時俱進、積極求變,這些老字號已經真正“老”了。
天津稻香村等被“摘牌”,給它們(men) “送行”的不是時代挽歌,而是時代戰歌。它們(men) 被“摘牌”,並不讓人感到遺憾,這對市場、對消費者來說,反倒是好事,意味著市場沒有固化,“老資本”不如“活資本”。這也給其他老字號敲響了警鍾,倒逼老字號們(men) 不斷創新發展,促進市場良性競爭(zheng) 。
優(you) 勝劣汰是市場競爭(zheng) 的必然規律。不管是“老字號”還是“新字號”,都要抱持不進則退的觀念,練好“內(nei) 功”,推陳出新。唯有創新自救,“老字號”才能走出“衰老”,避免被淘汰。(戴先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