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引領 交流互鑒” 兩岸青年攜手探索“文旅元宇宙”
中國台灣網上海11月13日訊(記者 鬱誠 劉賽飛)由中華文化聯誼會(hui) 、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2023“情係青春 愛AI在上海”兩(liang) 岸青年文旅交流活動在滬成功舉(ju) 行。今年“情係青春”聚焦“文旅元宇宙”主題,以“數字型創意、沉浸式體(ti) 驗、年輕化消費、移動端傳(chuan) 播”為(wei) 主線,邀請了40餘(yu) 名兩(liang) 岸青年學生共同互學互鑒、交流參訪、攜手合作,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平台等現代數字技術手段,創作出200餘(yu) 件富有時代青年亮色的數字文旅作品,實現了理念再創新、平台再升級、主體(ti) 再擴展、情感再交融。
上海正致力於(yu) 將自身打造為(wei) 世界著名旅遊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以及入境中國旅遊第一站。同時,上海堅持立足都市型、融入雙循環、擁抱新人群,加快布局文旅元宇宙新賽道。在這一背景下,兩(liang) 岸青年充分利用廣受年輕人喜愛的現代科技手段及數字信息技術,設計出近200件融入AI元素、體(ti) 現滬台青年特色、融入兩(liang) 岸青年聰明才智的數字文旅設計創意作品,並於(yu) 11月12日起在上海地標東(dong) 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正式亮相,與(yu) 滬上的觀眾(zhong) 朋友見麵。
創意引領 同心同行
兩(liang) 岸大學生通過“一江一河”主題參訪、“建築可閱讀”城市行走、“海派非遺”手作體(ti) 驗等文旅活動,感受海派文化魅力,體(ti) 會(hui) 傳(chuan) 統文化韻味;通過VR沉浸式探索體(ti) 驗、數字多媒體(ti) 領域的學習(xi) 交流,探索數字文旅的前沿動態;在交流合作中碰撞出兩(liang) 岸數字文旅創新設計的新理念,激發AI創新思維。
科技支撐 文化傳(chuan) 承
兩(liang) 岸青年圍繞“城市微旅行、閱讀建築、自然生態、城市味道、文博藝術、聲音記憶”六大主題,共同創作設計既有國際風範、又有東(dong) 方神韻,既可感悟鄉(xiang) 愁、又能擁抱未來的數字化人工智能圖像、影像作品,探尋用數字技術助力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未來。
對話互動 交流互鑒
來自同濟大學、上海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台灣海洋大學、台灣台北大學、台灣屏東(dong) 大學、世新大學、亞(ya) 洲大學等10所高校的兩(liang) 岸青年組隊聯手協作、互學互鑒、互啟互助。文旅部港澳台辦副主任孔倫(lun) 讚揚了兩(liang) 岸青年在文旅交流中的積極參與(yu) 和創作力,期待他們(men) 不負時代,同心同行,攜手打拚,讓青春在民族複興(xing) 偉(wei) 大進程中綻放異彩。
深耕平台 賦能成長
“情係青春”作為(wei) 以專(zhuan) 業(ye) 交流為(wei) 特色的兩(liang) 岸青年文旅品牌活動,已在上海成功舉(ju) 辦五年。自舉(ju) 辦以來,活動以“文旅深度融合”為(wei) 出發點,以“兩(liang) 岸青年專(zhuan) 業(ye) 領域對話互動”為(wei) 契合點,不斷推陳出新,探索滬台兩(liang) 地青年學習(xi) 交流新模式,為(wei) 兩(liang) 岸青年增進友誼、提升能力搭建了橋梁。台灣台北大學廖雅琴同學表示,希望通過情係青春的交流平台,拉近兩(liang) 岸青年的距離,增進彼此了解和友誼,通過數字藝術創作,為(wei) 上海這座城市的魅力增添新的色彩,共同攜手創造中華文化藝術新風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