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國家衛健委等14部門:到2030年建立全國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防控和早診早治體係

發布時間:2023-11-16 11:10: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今天發布了《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實施方案》提出的目標是到2030年建立覆蓋全國的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防控和早診早治體(ti) 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能力和質量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zhong) 心腦血管相關(guan) 健康素養(yang) 顯著提升,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技術取得較大突破;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及危險因素水平上升趨勢得到有效控製,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190.7/10萬(wan) 以下。

  在危險因素控製方麵,《實施方案》要求各地將居民心腦血管健康促進融入各有關(guan) 政策中。加大健康環境建設力度,進一步增加公共體(ti) 育設施場所數量和覆蓋範圍,推進公共體(ti) 育設施向公眾(zhong) 低收費或免費開放;鼓勵食鹽企業(ye) 生產(chan) 和銷售低鈉鹽;單位食堂、餐飲機構、養(yang) 老機構等推廣合理膳食;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企事業(ye) 單位完善職工年度健康體(ti) 檢和健康檔案;落實65歲以上人群健康管理服務,積極推動健康老齡化;加強中小學生健康教育,保障在校運動時間,把學生體(ti) 質健康狀況納入學校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

  在加強健康監測方麵,《實施方案》提倡居民定期進行健康體(ti) 檢。加強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綜合評估,開展覆蓋35歲以上人群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監測。倡導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經常測量血壓,每6個(ge) 月進行血脂、血糖檢測。推廣個(ge) 人血壓、血糖定期自測,指導居民及時了解個(ge) 人超重肥胖的狀況。

  《實施方案》要求各地向公眾(zhong) 提供權威健康知識,拓展健康知識傳(chuan) 播渠道。到2030年,30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知曉率達到65%,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曉率達到60%,居民對血脂異常、吸煙、飲酒等危害的認識有效提升。推廣中醫治未病幹預指南。

  在加強心腦血管疾病綜合監測方麵,《實施方案》要求各地持續監測心腦血管疾病及相關(guan) 危險因素的流行情況;拓展心腦血管疾病監測網絡,加強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監測,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發病、死亡和殘疾等負擔評估水平;加大基層醫療機構血壓、血糖、血脂“三高共管”力度。到2030年,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基層規範管理服務率均達到70%,治療率、控製率在2018年基礎上持續提高,35歲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檢測率達到35%。探索將冠心病、腦卒中患者的二級預防和康複治療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範圍。鼓勵具備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立卒中門診。加大心腦血管疾病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力度,針對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建立基層醫療機構與(yu) 二級以上醫院的協同早診早治模式。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加大先天性心髒病防控力度。

  《實施方案》要求各地完善急救體(ti) 係,提高規範化、同質化診療水平,將急救知識和基本急救技能培訓納入國民教育體(ti) 係。加強公共場所自動體(ti) 外除顫器(AED)等急救設施設備配備,對配備的急救設備加強巡檢,確保緊急時刻能取可用。暢通院前院內(nei) 一體(ti) 化急救綠色通道,實現院前急救與(yu) 院內(nei) 急診有效銜接。到2030年,所有二級以上醫院卒中中心均開展靜脈溶栓技術。

  《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解讀

  (總台央視記者 史迎春)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