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四年 雲門舞集將攜新作《霞》亮相國家大劇院
中新網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高凱)12月,享譽國際的雲(yun) 門舞集將時隔四年再度登台國家大劇院,亮相舞止境·2023國家大劇院舞蹈節,帶來舞團藝術總監鄭宗龍的全新力作《霞》。15日,舞團創始人林懷民、現任藝術總監鄭宗龍共同出席媒體(ti) 見麵會(hui) ,分享創團五十周年的心路曆程,以及《霞》的創排故事。
1973年,林懷民以中國最古老的舞名“雲(yun) 門”為(wei) 名,創辦華語社會(hui) 的第一個(ge) 當代舞團“雲(yun) 門舞集”。舞團紮根本土,巡回國際,被譽為(wei) “世界一流現代舞團”,並於(yu) 2018年榮獲英國國家舞蹈獎的“傑出舞團獎”。舞團成立至今已整整50年,雲(yun) 門舞團的足跡遍布各大國際舞台,讓世界認識了頗具傳(chuan) 統意境和哲思的中國現代舞藝術。
談及舞團成立至今一路走來的感想,林懷民表示,“最大的感想是觀眾(zhong) 。雲(yun) 門舞集在全世界很多地方演出,不隻是在劇場裏,我們(men) 也會(hui) 走進田野中。曾經有一位老婦人在田間突然握住我的手,滿臉笑意說:‘林老師,謝謝你美麗(li) 的藝術’,握住的這雙手是粗糙的,但對藝術的認知是細膩的。老婦人的這句話,就是50周年的最佳意義(yi) ,很多事情轉瞬即逝,但我們(men) 的觀眾(zhong) 留下來了。”
2009年,雲(yun) 門舞集首次到訪國家大劇院,一部飄逸靈動、氣韻十足的《行草》,讓雲(yun) 門舞集成為(wei) 了舞蹈界熱議的話題,也成為(wei) 雲(yun) 門舞集與(yu) 國家大劇院的結緣之作。截至目前,舞團經典劇目《流浪者之歌》《九歌》《鬆煙》《水月》《稻禾》《白水微塵》,以及雲(yun) 門2《雲(yun) 門新聲》《斷章》《來》《十三聲》等先後於(yu) 此間登台,一次次打動北京觀眾(zhong) 。此次到訪闊別四年,林懷民當日感慨稱,“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一過恍如隔世。以前忙著的時候沒有時間想念,這幾年閑下來後回憶了很多與(yu) 北京觀眾(zhong) 之間有趣的故事。從(cong) 2009年到2019年,10年間雲(yun) 門舞集幾乎每年都來國家大劇院。如此密集的到訪,感覺我們(men) 在和‘80後’‘90後’的觀眾(zhong) 一起成長,觀眾(zhong) 們(men) 越來越成熟,這樣的回憶讓人覺得很溫暖。”
2020年,在林懷民擔任舞團藝術總監46年後,鄭宗龍接任藝術總監,為(wei) 雲(yun) 門舞集引入新世代觀察與(yu) 思維。此前,鄭宗龍以雲(yun) 門2藝術總監的身份多次到訪國家大劇院,而此次作為(wei) 雲(yun) 門舞集藝術總監,對於(yu) 身份的轉變鄭宗龍表示,“成為(wei) 藝術總監後最大的變化是沒有生活了。目前對於(yu) 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創作。從(cong) 接棒到今年大概三年時間,三年做了三個(ge) 不同的作品,幾乎一個(ge) 作品還沒完成就開始想下一個(ge) 作品,一直在做創作,希望可以給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舞蹈。對於(yu) 未來的雲(yun) 門,最重要的是持續保持舞團的能量,讓大家可以在生活裏麵遇到舞蹈,劇場裏麵看到舞蹈。”
據悉,在12月7日至10日即將於(yu) 此間歌劇院上演的《霞》中,雲(yun) 門舞集以薩克斯演奏巴赫大提琴組曲入舞,透過四座格萊美獎得主馬塞洛·阿內(nei) 茲(zi) 打造的環繞聲場,把觀眾(zhong) 帶到一個(ge) 明亮寬廣的世界。由世界劇場設計大獎得主周東(dong) 彥聯手動畫高手魏闔廷,呼應巴赫音樂(le) 和舞者動作,以交錯的投影圖樣和線條,創作出斑斕流暢的異想投影。舞者在波濤起伏的樂(le) 浪中悠遊浮沉、奔馳飛躍,以大張大合的高難度動作在幻象五彩的舞台中穿梭,轉化為(wei) 愉悅動人、如夢似幻的舞作《霞》,如同朝日將起,劃開黑暗的天光。
關(guan) 於(yu) 《霞》的創作,鄭宗龍表示,“以往的創作都是我先開始一個(ge) 天馬行空的想象,但這次我把創作一起交給了舞者。《霞》其實說了13位舞者自己的故事,有美麗(li) 的回憶,也有孤獨的片刻,每位舞者的服裝也不同,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情緒,就像我們(men) 每天都會(hui) 有不同的心情。每位舞者對應的舞台影像也不同,這些影像其實都是他們(men) 自己根據心情畫出來的。我希望這部作品能像一道光一樣,照亮我們(men) 的舞者,也照亮所有觀眾(zhong) ,生發出更多五彩斑斕的‘霞’。”(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