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提醒公眾:加強傳染病防治規範用藥
國家衛健委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秋冬傳(chuan) 染病防治工作。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在發布會(hui) 上表示,支原體(ti) 肺炎是我國5歲及以上兒(er) 童最主要的社區獲得性肺炎。北方地區在秋冬季流行,南方地區一般是在夏秋季流行,兒(er) 童肺炎支原體(ti) 感染每3年至7年會(hui) 出現周期性的流行。單核細胞增多症也是兒(er) 童、青少年常見的疾病,發病率沒有比往年增加。
童朝暉表示,新冠疫情期間,由於(yu) 大家采取嚴(yan) 格防護措施,一些急性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有所下降。隨著防控進入新階段,這些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回歸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也是正常現象。
童朝暉介紹,肺炎支原體(ti) 、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引起的症狀相似,可以通過抗原和核酸檢測的方式來明確病原學診斷。建議大家先確認病原,再用藥。
支原體(ti) 肺炎的臨(lin) 床表現以發熱、咳嗽為(wei) 主,在起病時表現為(wei) 劇烈的、陣發性的刺激性幹咳,伴有頭疼、流涕、咽痛、耳聾等。“與(yu) 往年相比,今年支原體(ti) 肺炎的流行中,3歲以下的兒(er) 童也有感染,呈現低齡化趨勢,但是從(cong) 病情上來講沒有明顯加重。”童朝暉說。
由於(yu) 有不少孩子得支原體(ti) 肺炎,網絡上有人建議家長自行給孩子吃阿奇黴素。北京兒(er) 童醫院主任醫師王荃在發布會(hui) 上對此回應說,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當前是兒(er) 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支原體(ti) 肺炎感染占了一定比例,但整體(ti) 來說,病毒仍然是兒(er) 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源,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王荃強調,阿奇黴素對病毒感染是無效的,使用阿奇黴素治療病毒感染也是不合理的。此外,兒(er) 童的髒器功能發育不健全,濫用藥物可能造成一些不良反應,尤其可能造成髒器損害等。目前,阿奇黴素是處方藥,屬於(yu) 大環內(nei) 酯類的抗菌藥,應該在醫生或者藥師的指導下規範用藥。王荃提醒,兒(er) 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濫用藥或隨意用藥是不可取的,必須考慮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記者吳佳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