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小城的文旅蝶變——河南中牟文旅產業發展觀察
從(cong) 鄭州東(dong) 站一路向東(dong) ,約半個(ge) 小時抵達大孟鎮。在看似平平無奇的郊區景色中,“隻有河南”四個(ge) 大字刻在一座如印章般的巨型黃色夯土上。這裏是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曾以盛產(chan) 西瓜、大蒜聞名,如今以文旅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轉型為(wei) 中原地區主題公園最多的旅遊集聚地。
“鹽堿地,花狗臉,種一個(ge) 葫蘆,收兩(liang) 個(ge) 碗。”這座位於(yu) 鄭州和開封中間的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縣,當地人曾用這句民謠形容它的貧窮。由於(yu) 曆史上黃河多次泛濫,留給中牟的是遍地黃沙。“早些年,提起中牟,人們(men) 隻知道西瓜和大蒜。”中牟縣一位老人告訴記者,過去幾十年的變化,都比不過近幾年。
一條鄭開大道的開通,把中牟納入了鄭州和開封的“半小時生活圈”。公交、高鐵、城際輕軌……不斷更迭的出行方式方便著百姓的生活,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和曆史文化資源也讓中牟把發展的重心轉移到了文旅產(chan) 業(ye) 上。
2016年,“隻有河南”戲劇幻城落戶中牟。“這是一座有21個(ge) 劇場的戲劇幻城。”景區品牌經理劉凱鵬介紹,它以沉浸式戲劇藝術為(wei) 手法,以獨特的“幻城”建築為(wei) 載體(ti) ,通過講述關(guan) 於(yu) “土地、糧食、傳(chuan) 承”的故事,讓更多人感受戲劇文化的魅力。
穿過“隻有河南”戲劇幻城的大門,麵前豁然開朗,328米長、15米高的巨型夯土牆前,近100畝(mu) 冬小麥已露出青苗。“這是一個(ge) 重要意象,表達了我們(men) 對曆史與(yu) 文明的一次回望。”講解員介紹,到了夜晚,當光影投射在這麵牆上,它將變成一幅動態的超長畫卷。從(cong) 《清明上河圖》到《千裏江山圖》,給人們(men) 帶來極大的震撼。
尋找和發現非遺文化是在“隻有河南”旅行的一大樂(le) 趣。在地坑院不同主題的非遺體(ti) 驗店中,你可以賞玩生動傳(chuan) 神的方城石猴、誇張質樸的寶豐(feng) 木偶戲,或者親(qin) 手製作一張木版年畫,裝裱進相框帶回家。“布老虎和泥泥狗是以布藝刺繡和泥塑彩繪為(wei) 主要工藝的河南民間玩具,非常受年輕人追捧。”劉凱鵬說。
“您從(cong) 這裏離開,您去向哪裏,請別忘了,河南的土。”中牟縣文旅服務中心主任許莉萍告訴記者,正如印在景區牆上的這句話所說,“隻有河南”戲劇幻城不僅(jin) 僅(jin) 是一座主題樂(le) 園,還承載著一份對中原文化的守護與(yu) 傳(chuan) 承。
在“隻有河南”向南5公裏,坐落著一個(ge) 電影小鎮。民國風格的建築、街邊林立的店鋪、拉黃包車的車夫,仿佛讓人穿越到20世紀40年代。今年“五一”假期,小鎮推出的沉浸式演出《穿越德化街》每天增加至6場,仍然一票難求。
“我喜歡這種演出形式,它改變了傳(chuan) 統的觀演關(guan) 係。觀眾(zhong) 不再是故事的旁觀者,而是走入戲中,化身主角,成為(wei) 老鄭州曆史的親(qin) 曆者。”來自北京的遊客劉先生道出了演出受到歡迎的奧秘。
今年9月28日,鄭州海昌海洋公園開業(ye) ,成為(wei) 中牟主題公園群的最新成員。“中牟優(you) 越的區位條件,讓我們(men) 選擇在這裏落戶。”園區相關(guan) 負責人姚向輝介紹,這裏擁有白鯨、帝企鵝等超過5萬(wan) 隻極地海洋動物,是中原地區最大的海洋公園。
2012年至今,在中牟已悄然崛起了8家主題公園,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引領消費的新引擎。今年中秋國慶假期,雁鳴蟹島大自然夢想城、沙窩森林公園等地成為(wei) 近郊遊、親(qin) 子遊熱門打卡地,周邊特色民宿預訂全滿,黃河邊古村落等良好的生態資源為(wei) 遊客提供特色鮮明的住宿體(ti) 驗。
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中牟全縣接待遊客294萬(wan) 餘(yu) 人次,累計近100萬(wan) 人次走進鄉(xiang) 村。2013年至今,中牟縣累計接待遊客量逾1億(yi)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超200億(yi) 元,帶動群眾(zhong) 就業(ye) 4.5萬(wan) 人。
“過去的中牟哪有這樣的景象?”對於(yu) 家鄉(xiang) 的變化,雁鳴湖管委會(hui) 主任駱照順感慨頗深。雁鳴湖,這個(ge) 距離黃河隻有3公裏的湖泊,原是黃河引水工程的沉沙地。經過幾年的改造,逐漸成為(wei) 鄭州東(dong) 部休閑旅遊新去處。
初冬時節,站在雁鳴湖畔遠望,天青水碧、蘆葦搖曳。許多野鴨在湖麵嬉戲,天空中偶有幾隻白鷺飛過。“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優(you) ,下一步中牟將持續做好文旅文創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堅持以文旅融合為(wei) 路徑,用心用情打造好黃河岸邊的高質量現代文旅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中牟縣委書(shu) 記丁文霞說。(記者唐健輝、吳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