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報告顯示互聯網人轉行首選製造業趨勢明顯

發布時間:2023-11-21 10:3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發布的《2023年春招市場行情周報》顯示,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人將製造業(ye) 視作轉行時的首選。

  該調查由智聯招聘發布。報告指出,隨著互聯網市場的逐漸飽和,行業(ye) 內(nei) 部競爭(zheng) 加劇。相比之下,製造業(ye) 的對口崗位數量多、薪酬高,愈發受到求職人的青睞。

  這一趨勢是根據連續多年觀察得出的。2022年春季想轉行的互聯網人才比例較2019年提高約一成,漲幅相對較大。其中,6.3%的IT互聯網從(cong) 業(ye) 者求職時期望轉向加工製造業(ye) ,比2019年提高2個(ge) 百分點,而2023年這一比例為(wei) 6.4%。

  另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23年二季度《中國企業(ye) 招聘薪酬報告》顯示,互聯網及電子商務行業(ye) 招聘薪酬同比下降4%,行業(ye) 職位競爭(zheng) 激烈。同時,互聯網大廠開啟新能源、新醫藥、智能製造等新興(xing) 業(ye) 務板塊,行業(ye) 轉型加速。

  製造業(ye) 轉型也在進行中,對口崗位需求激增。數據顯示,2022年智能製造領域招聘職位數同比增長53.8%,其中,新能源行業(ye) 同比增速97.6%、電子技術/半導體(ti) /集成電路行業(ye) 同比增速49.0%。

  一方麵,製造業(ye) 高技術崗位的高薪資水平對準了求職人才的關(guan) 注,吸引更多人進入行業(ye) 。數據顯示,近八成職場人跳槽時更看重薪酬福利,約七成職場人期望下份工作薪資上漲。電子技術/半導體(ti) /集成電路行業(ye) 平均月薪高於(yu) 互聯網行業(ye) 。

  另一方麵,互聯網“大廠”的光環近年來逐漸減弱,互聯網行業(ye) 的年齡焦慮高於(yu) 其他行業(ye) 。《2023年一季度人才市場熱點快報》顯示,52.9%的IT/通信/電子/互聯網受訪職場人對“35歲門檻”的存在持肯定態度,占比居首位。

  在“轉業(ye) 潮”中,還存在一些值得關(guan) 注的現象。

  目前,行業(ye) “風口”更聚焦“高技術”領域,且細分崗位人才需求存在差異。數據顯示,2022年1至4月,高技術製造業(ye) 的招聘職位數同比增速達到了28.2%,遠高於(yu) 全行業(ye) 的8.4%。且行業(ye) 招聘崗位集中在研發、製造、商務環節,相比之下,法務、財務、人事等職能性崗位需求較小。

  在高技術製造業(ye) 內(nei) 部,行業(ye) 不同,職位需求也存在較大差異。工業(ye) 自動化、電子設備製造、通用設備製造行業(ye) ,占比最高的均為(wei) 普工或技工,分別為(wei) 18.3%,50.1%和30.2%。而在物聯網行業(ye) 中,銷售類崗位占比更高,銷售顧問和銷售管理,占比達到13.3%、8.5%;對於(yu) 新能源汽車,汽車製造職位占比11.7%,位列第一。

  “活累錢少環境差”的“製造業(ye) 偏見”在逐步消解。一直以來,一提到製造業(ye) ,人們(men) 便會(hui) 想到“車間、流水線、廠仔和廠妹”。隨著製造業(ye) 的數字化轉型,行業(ye) 的工作條件改善,薪酬待遇提高,職場人對製造業(ye) 的認知正在逐漸轉變。

  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分析,首先,最直觀的體(ti) 現就在薪資水平上,最新數據顯示,製造業(ye) 的招聘薪資水平相對較高。其次,在工作環境上,互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現代化生產(chan) 工具的普及,員工不再單純從(cong) 事重體(ti) 力勞動,對人才更有吸引力。另外,更多企業(ye) 為(wei) 員工提供職業(ye) 發展通道,滿足年輕人職業(ye) 發展需求。

  製造業(ye) 發展促進中西部城市釋放潛力,是“轉業(ye) 潮”中的另一亮點。據智聯招聘2023年《第三季度大學生就業(ye) 趨勢報告》顯示,畢業(ye) 生投遞量top10城市中,成都、武漢、西安榜上有名。

  同時,外企對求職者的吸引正在逐步消退,人才越來越聚焦本土製造業(ye) 。數據顯示,2023年春季校招,比亞(ya) 迪招納了3.18萬(wan) 人,碩士和博士生占比61.3%。

  實習(xi) 生 賈亞(ya) 欣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聰聰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