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綻放的簕杜鵑(一朵花讀懂一座城)
花箋
深圳·簕杜鵑
簕杜鵑,又名葉子花、三角梅、寶巾花、九重葛,紫茉莉科葉子花屬藤狀灌木,因枝條具刺,花形似杜鵑花而得名。其花頂生,通常3朵簇生,包藏於(yu) 3葉狀苞片內(nei) ,花梗貼生於(yu) 苞片中脈上,不同園藝品種的苞片顏色不同,常有紅色、紫紅色、淡紫色、橙黃色、粉色、白色等。每年3—4月、7—8月及10—11月均為(wei) 盛花期,結合品種搭配和控花技術可實現全年觀花。
簕杜鵑原產(chan) 於(yu) 南美洲的巴西,其性喜溫暖濕潤,在深圳適應良好。
資料來源:深圳市仙湖植物園
賞花
春風誇你枝葉如翠,
秋光讚你花瓣嫵媚,
默默拔節不亢不卑,
片片芳華盡朝暉。
為(wei) 什麽(me) 嶺南簕杜鵑這般嬌美?
繽紛大地陽光明媚。
——歌曲《嶺南杜鵑紅》
廣東(dong) ,初冬的深圳街頭,仍是綠意蔥蘢,仍有鮮花綻放。
清晨,朝陽裏,繁忙車流旁,走出地鐵站的抬頭之間,不經意路過的街角一隅……一叢(cong) 叢(cong) 、一簇簇,紅的、粉的、紫的,不同顏色的簕杜鵑正開得燦爛。
湊近些細細端詳,陽光下鮮豔透亮的是簕杜鵑的葉子,真正的簕杜鵑花悄悄藏在層層疊疊的葉片間,點綴在滿目花海中,花瓣苞片看似很小,但簇擁在一起就成了一團火。
簕杜鵑的“簕”,讀作“勒石”的“勒”,是帶刺的意思。其花莖帶刺,花色像杜鵑,因而得名。簕杜鵑四季常綠、月月開花,是深圳的重要城市景觀花之一。
隻有一方熱土,才能長出這火焰般的花卉——堅韌不拔、頑強奮進是簕杜鵑的花語,也是深圳的城市品格。
1986年9月,因易成活、花期長、色彩絢麗(li) 、熱烈奔放,與(yu) 深圳的城市特質十分契合,簕杜鵑以絕對優(you) 勢,被評選為(wei) 深圳市市花。
彼時,深圳作為(wei) 中國第一個(ge) 經濟特區正在崛起,工廠的生產(chan) 車間裏機器轟鳴,以“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搭建起來的國貿大廈,才剛剛竣工不久。
城市建設熱火朝天地進行著,一趟趟南下的列車載著數不清的追夢人。他們(men) 來到深圳,建設深圳,在物質條件相對不充裕的情況下,依靠個(ge) 人拚搏和奮鬥,讓曾經的邊陲小漁村,迅速成長為(wei) 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
“一年四季,隨處可見,堅韌頑強,活潑熱烈。”這句來自深圳普通市民的描述,說的既是簕杜鵑的特性,也是深圳城市精神的體(ti) 現。
不論怎樣的生長環境,簕杜鵑都會(hui) 拚命地發枝、開花,迸發出頑強的生命力;又有長長的花期,花開時色彩熱烈,讓人移不開目光。
深圳也在無數建設者們(men) 的敢闖敢試、勇於(yu) 創新中率先“殺出一條血路”,響亮喊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時代強音,創造了一個(ge) 又一個(ge) 發展奇跡。
正是在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中,簕杜鵑成為(wei) 蘊含了城市精神內(nei) 涵的文化符號,得到市民的認可與(yu) 喜愛。
不少人第一次來到深圳,就注意到了熱情的簕杜鵑。“看到簕杜鵑開得那麽(me) 熱烈、那麽(me) 努力,我想我也可以。”無數新市民默默奮鬥,在深圳紮下根,像簕杜鵑一樣頑強生長,盡情盛放。
簕杜鵑絢麗(li) 的色彩彰顯了深圳特區蓬勃的活力,也將敢闖敢試、敢為(wei) 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傳(chuan) 遞給每一位追夢者。
近年來,不少市民驚喜地發現:深圳街頭的簕杜鵑種類愈發豐(feng) 富,造景呈現形式也越來越驚豔。
在車輛川流不息的深南大道、濱河大道等主幹道路上,簕杜鵑為(wei) 城市描上了一條條花邊,披上了一段段綢帶,時常吸引路過的市民駐足欣賞。
在深圳園博園,幽靜的中式庭院裏,玫紅、淡粉、淺白的簕杜鵑攀上屋簷,倒映在水麵,又平添了幾分淡雅的氣息,就像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彩畫,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
在蓮花山頂登高望遠,城市中軸線上一幢幢高樓、一座座地標鱗次櫛比,與(yu) 豔麗(li) 的簕杜鵑花海,共同繪就深圳改革開放輝煌成就的壯美畫卷。
仙湖植物園裏的簕杜鵑更是絢麗(li) 。在6層的立體(ti) 停車場外,鮮豔的簕杜鵑在牆邊垂吊下來,微風吹過,枝條輕輕晃動,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前來拍照打卡。
不斷傳(chuan) 遞簕杜鵑之美的,還有普通市民。很多人的住宅外,絢爛的簕杜鵑層層疊疊,沿著樓體(ti) 不斷攀爬,有的已經長成數十米高的“花瀑布”。
今年10月初,接連的台風侵襲下,深圳羅湖區一戶市民屋外的“花瀑布”塌了下來。房屋主人將仍舊美麗(li) 的枝條修剪好,送給路人,繼續分享美好。“別看現在這片簕杜鵑倒了,隻要有藤在,它就能繼續向上生長。”房屋主人這樣說。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改革開放45年來,深圳依舊生機勃勃,如同簕杜鵑一般,每一步都付出艱辛努力,才能盛開得越來越燦爛。
像簕杜鵑一樣頑強生長、熱情綻放,是這座城市和市民的共識。如今,從(cong) “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深圳又踏上了“二次創業(ye) ”的新征程,再次被賦予新的曆史使命。(呂紹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