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冬天買的羽絨服春天才收到?預售期不能遙遙無期

發布時間:2023-11-23 15:38: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趙誌疆

  近日,“網購服裝30天超長預售期引吐槽”這一話題登上熱搜。據報道,有網友從(cong) 某平台購買(mai) 了一件衣服,商家承諾在預售期15天內(nei) 發貨,並給出了一個(ge) 最晚發貨日期,沒想到一等就是近一個(ge) 月,這還是她經常追著店鋪客服催貨的結果。該網友表示,“網購就是圖個(ge) 方便,預售的衣服到貨就過季了,網購還有什麽(me) 意義(yi) ?”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已經落下帷幕,一些消費者從(cong) 計算各種優(you) 惠的麻煩中走出來,又陷入了等待商品到來的焦急中。冬天買(mai) 的羽絨服春天才收到,春天買(mai) 的開衫夏天才收到,夏天買(mai) 的連衣裙秋天才收到,秋天買(mai) 的風衣冬天才收到……提起超長預售期,很多網友都感覺身心俱疲、無力吐槽。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有的商家在接到催發貨通知後,會(hui) 將物流狀態改為(wei) “已發貨”,肆無忌憚地用虛假發貨的方式糊弄消費者。

  網購服裝,預售期為(wei) 什麽(me) 那麽(me) 長?從(cong) 媒體(ti) 報道看,大致分為(wei) 兩(liang) 種情況。一種是代購店鋪,由店主去專(zhuan) 櫃采購或在海外網站訂貨,采購到之後再為(wei) 顧客發貨;另一種是,顧客下單之後,店鋪再根據這款衣服的“數據”訂貨,“因為(wei) 不確定這款衣服能不能賣得好”。對此,有商家直言不諱地表示,“我們(men) 店裏出售第一批商品時一般會(hui) 設置20天預售期,積攢到一定訂單量之後批量下單,不會(hui) 一次性下單”。

  以為(wei) 是買(mai) 東(dong) 西,其實是送數據。超長預售期,將商家追逐利益最大化演繹得淋漓盡致。商家想要通過預售來探知市場情況、減少庫存積壓的想法可以理解。但這樣一來,相當於(yu) 將經營風險轉移到了消費者身上,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有些商家雖然設置了明確的預售期,但到期之後仍無法給出明確發貨時間、無法保證貨物供應,更是給消費者權益造成了直接損害。因為(wei) 遙遙無期的等待,商品退貨率勢必會(hui) 上升,而消費者的購物體(ti) 驗則會(hui) 大打折扣,由此難免會(hui) 透支消費者的信任,不僅(jin) 損害商家信譽,甚至會(hui) 影響網絡平台的口碑。為(wei) 了眼前的銷售額,而透支未來的商業(ye) 信譽,這顯然是一個(ge) “賠本買(mai) 賣”。

  毋庸諱言,預售期的設置在大宗商品、手工藝製品等特殊品類的銷售上有一定積極作用。不過,預售期不能遙遙無期,更不應該在普通商品中無原則擴散,甚至成為(wei) 商家“空手套白狼”的利器。今年“雙十一”,一些電商平台選擇直接現貨開賣,沒有了漫長的預售期,網購變得更簡單,這樣的銷售模式值得推廣。消除超長預售期,除了平台強化監管和暢通申訴渠道之外,預售時間長短、退貨條件等法律空白,也需要盡早補上。將簡單的交易重新還給消費者,就是對消費者權益最好的尊重。(趙誌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