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做好金中都考古保護工作 讓古都文化“熱”起來文化遺產“活”起來

發布時間:2023-12-11 15:42:00來源: 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 叢(cong) 芳瑤)11月25日,由中共北京市豐(feng) 台區委宣傳(chuan) 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基地主辦,北京遼金元曆史考古研究中心、光明網承辦的“挖掘中都文化 傳(chuan) 承城市文脈——北京建都8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在北京市豐(feng) 台區北京汽車博物館舉(ju) 辦。在圓桌論壇環節,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館長楊誌國,北京聯合大學考古研究院院長黃可佳,首都師範大學曆史學院教授、意大利威尼斯大學研究員康馬泰,北京京西學校創始人、外籍教育專(zhuan) 家柯馬凱,豐(feng) 台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高明亮分別從(cong) 各自領域出發,從(cong) 金中都考古、中亞(ya) 與(yu) 東(dong) 亞(ya) 文化交流等方麵分享了各自的見解。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長郭京寧主持。

  公元1153年,金王朝將都城從(cong) 上京(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南遷至燕京(今北京市),定名“中都”。北京首次成為(wei) 北方王朝的都城。曆經風雲(yun) 變幻、王朝更迭,古都北京呈現出大國都城的萬(wan) 千景象,成為(wei) 舉(ju) 世聞名的曆史文化名城。

  目前,北京市現存有關(guan) 金中都的多處重要遺址遺跡多位於(yu) 豐(feng) 台區,如金中都水關(guan) 遺址、金中都城牆遺址、蓮花池等,利用好遺跡遺址,加強文物保護、展現文物價(jia) 值、擴大文化交流是諸多專(zhuan) 家學者麵臨(lin) 的重要課題。

  活動現場,楊誌國首先介紹了今年舉(ju) 辦的“都城肇始——紀念北京建都870周年考古成果展”基本情況。據了解,該展覽自6月10號開展以來,吸引了近2萬(wan) 餘(yu) 名觀眾(zhong) 和百餘(yu) 個(ge) 團隊到館參觀。展覽分為(wei) 三個(ge) 部分,通過模型、出土文物等展品,幫助遊客了解金代北京風貌。“希望豐(feng) 台區利用好金中都考古的相關(guan) 遺產(chan) ,在城市保護與(yu) 城市發展的同時,以文物保護為(wei) 基礎,更好促進城市發展,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更多文化產(chan) 品。”楊誌國如是說。

  金中都的考古工作曆程十分漫長,從(cong) 20世紀40年代開始進行試掘,到20世紀80年代拉開金中都的正式考古發掘工作,再至近十年來,金中都考古工作取得突飛猛進的新進展,這期間離不開一批又一批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在談及金中都考古所麵臨(lin) 的最大挑戰時,黃可佳院長認為(wei) 有三點,即對金中都平麵布局的認識需要不斷補充;年代框架建構文獻需要不斷完善;出土文物歸類以及與(yu) 當時人類生活習(xi) 俗、文獻等方麵的對接還需不斷擴充。為(wei) 此,黃可佳表示,希望北京聯合大學考古研究院能夠作出更大貢獻,為(wei) 金中都考古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曆史不是獨立存在的個(ge) 體(ti) ,擴大研究範圍、溝通古今內(nei) 外,才能對研究某一階段的曆史細節提供參考和幫助。中國金代時期與(yu) 當時的英國有何不同?作為(wei) 在中國生活了50多年的外籍專(zhuan) 家,柯馬凱認為(wei) 中國是多民族國家,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古往今來中國一直在努力進行民族融合,讓所有文化都能夠和平相處。“我希望,將來可以有更多機會(hui) ,就金代與(yu) 當時世界的溝通往來方麵,進行更多研究和交流工作。”柯馬凱說。

  在談及“金代之後絲(si) 綢之路的發展情況”這一話題時,康馬泰教授提出,近年來中亞(ya) 地區考古發掘工作中,都發現了與(yu) 絲(si) 綢之路相關(guan) 的中國元素,體(ti) 現了當時中國與(yu) 中亞(ya) 文化交流的盛況。對於(yu) 金代時期絲(si) 綢之路的研究與(yu) 發現還有很大的擴展空間,期待未來會(hui) 出現更有意義(yi) 的考古發現,為(wei) 這個(ge) 較少為(wei) 人所知的時期,帶來更多更新的文化啟發。

  論壇最後,豐(feng) 台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高明亮對金都城遺址公園規劃建設情況作了簡要介紹。

  據了解,金中都城遺址公園以“千年對話、古今交融”為(wei) 設計理念,將帶狀場地分為(wei) 遺址保護帶、商務休閑帶和自然綠化帶3部分,分別采取折線、留白和曲線3種形式,對應城市、曆史和自然3個(ge) 主題。“三帶”中融入文化元素,從(cong) 北至南分為(wei) 河、門、城、坊、藝五個(ge) 區域,從(cong) 金中都的河城體(ti) 係、中原文化延續、城牆夯築技術、裏坊街巷特色、戲曲文字工藝等方麵,通過園林景觀、建築小品、空間設計等現代景觀語言對金代曆史文化進行再現和闡釋,構建出集曆史、文化、生態多元一體(ti) 的“北京建都之始的全景博物館”。

  目前,金中都城遺址公園已於(yu) 今年7月完成前期有關(guan) 手續並進場施工。按照“成熟一塊,實施一塊”的原則,目前金中都城遺址公園15.02公頃建設麵積已主體(ti) 完工5.6公頃,對外開放2.6公頃。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