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堅定信心、奮發有為,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

發布時間:2023-12-14 15:55:00來源: 光明日報

  “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多出有利於(yu) 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ye) 的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ju) 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席會(hui) 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會(hui) 議總結2023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深入闡釋了許多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wei) 綱舉(ju) 目張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重要遵循。

  今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複發展的一年。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nei) 部困難,全麵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nei) 需、優(you) 化結構、提振信心、防範化解風險,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創新實現新的突破,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安全發展基礎鞏固夯實,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同時,我們(men) 也要意識到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社會(hui) 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nei) 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要增強憂患意識,有效應對和解決(jue) 這些問題。綜合起來看,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有利條件強於(yu) 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增強信心和底氣。

  明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hui) 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統籌擴大內(nei) 需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改善社會(hui) 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hui) 穩定,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

  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我們(men) 有信心有底氣。在錯綜複雜的環境下,我國經濟總體(ti) 仍能保持回升向好,成績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5.2%,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保持領先,今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全年城鎮新增加就業(ye) 有望達1200萬(wan) 人以上,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匯儲(chu) 備規模穩定在3萬(wan) 億(yi) 美元以上。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始終保持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狀態,胸懷“國之大者”,主動擔當作為(wei) ,加強協同配合,積極謀劃用好牽引性、撬動性強的工作抓手,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我們(men) 有思路有辦法。明年要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突出重點,把握關(guan) 鍵,紮實做好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要深刻領會(hui) 黨(dang) 中央對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幹,能多幹就多幹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

  “爬坡過坎,關(guan) 鍵是提振信心。”讓我們(men) 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堅定信心、開拓奮進,努力實現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項目標任務,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和成效,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報評論員)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