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在校專業學位研究生占61.6%
今天(12月19日)上午,教育部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學術學位與(yu) 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意見》有關(guan) 情況。2022年,我國在學研究生已達365萬(wan) 人,總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學術學位、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據介紹,我國研究生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實現了學術學位與(yu) 專(zhuan) 業(ye) 學位“並重”。在 2022年發布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中,專(zhuan) 業(ye) 學位類別的數量由47種增加到67種,更充分、更精準地對接經濟社會(hui) 需求,支撐行業(ye)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人才培養(yang) 結構實現了曆史性調整。學術學位博士授權點數量較10年前實現翻番,專(zhuan) 業(ye) 學位授權點總數由10年前占學位授權點總數的37.6%提升至44.2%,其中博士專(zhuan) 業(ye) 學位授權點數量增長近3倍。專(zhuan) 業(ye) 學位授予人數占比從(cong) 2012年的32.29%增至2022年的56.4%,當前在校生中,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已占61.6%。
在研究生分類培養(yang) 模式方麵也開展了積極探索。建設數理化生高層次人才培養(yang) 中心,構築基礎學科人才自主培養(yang) “母機”。建設學科交叉中心,為(wei) 新興(xing) 學科、交叉學科人才培養(yang) 開辟特區。建設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國家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推動實現工程師培養(yang) 體(ti) 係重構、能力重塑、評價(jia) 重建。(總台央視記者李晶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