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原地區已知麵積最大龍山文化遺址呈現禮製文明特征

發布時間:2023-12-21 14: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洛陽12月21日電 (記者 韓章雲(yun) )12月21日,為(wei) 期2天的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會(hui) 持續在古都洛陽舉(ju) 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餘(yu) 莊遺址考古發掘負責人吳偉(wei) 華介紹,近年以來,考古人員在中原地區麵積最大的龍山時期遺址——餘(yu) 莊遺址權貴階層的墓地中發現有明確組合形式和相對固定數量差異的陶禮器,說明龍山早中期中原地區已出現以禮製為(wei) 核心的早期文明特征,華夏文明的主根脈在中原地區已經形成。

  吳偉(wei) 華介紹,餘(yu) 莊遺址位於(yu) 平頂山市葉縣鹽都街道餘(yu) 莊村,遺址東(dong) 西長約1600米,南北最寬約900米,麵積125萬(wan) 平方米。測年結果表明,餘(yu) 莊遺址年代約為(wei) 公元前24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目前中原地區所見麵積最大的龍山時代的聚落。經考古確認,從(cong) 其文化內(nei) 涵及空間分布來看,應是沙汝河流域的中心聚落。

  吳偉(wei) 華介紹,2023年,考古人員著重對餘(yu) 莊遺址的分布範圍、龍山時期的墓地布局模式和高等級墓葬的喪(sang) 葬製度等進行確認。

  其中,考古人員在餘(yu) 莊遺址發現高等級墓葬6座,清理了編號M108的墓葬,墓葬被破壞,墓內(nei) 共發現隨葬品22件(組),包括陶鼎、豆、觚、高柄杯、折腹盆等,器物組合與(yu) 擺放位置固定。

  吳偉(wei) 華介紹說,此前,考古人員在餘(yu) 莊遺址發現兩(liang) 座年代在公元前2150年至公元前2350年之間的高等級墓葬,墓葬方向一致,麵積相近,經過了統一規劃。墓中隨葬陶器包括鼎、豆、觚、杯、高柄杯、壺、雙腹盆、罐等,其中,豆、觚出現9件、7件、5件成組的形式。

  吳偉(wei) 華認為(wei) ,餘(yu) 莊遺址權貴階層在墓地布局、墓葬規模、墓向及隨葬品等方麵均遵守一定的規範,表明較為(wei) 嚴(yan) 格的喪(sang) 葬禮儀(yi) 製度已形成。墓中隨葬具有明確組合形式和相對固定數量差異的陶禮器,說明龍山中原地區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禮器製度。他說:“餘(yu) 莊遺址考古發現表明,龍山早中期中原地區複雜社會(hui) 已經出現,並且出現了以禮製為(wei) 核心的早期文明特征,華夏文明的主根脈在中原地區已經形成。”(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