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劉震雲:我就會幹一件事,就是把小說寫好

發布時間:2023-12-21 14: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三亞(ya) 12月21日電 題:劉震雲(yun) :我就會(hui) 幹一件事,就是把小說寫(xie) 好

  作者 張月和

  劉震雲(yun) 作為(wei) 作家,作品曾獲茅盾文學獎;跨界影視圈,被譽為(wei) “中國最好的編劇”;進軍(jun) 綜藝界,又被冠以“被寫(xie) 作耽誤的喜劇人”的“頭銜”。從(cong) 容遊走在諸多身份間的劉震雲(yun) 在第五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活動中說:我就會(hui) 幹一件事,就是把小說寫(xie) 好。

  12月20日,劉震雲(yun) 作為(wei) 大師班嘉賓,以“無聲的洪流改變有聲的世界”為(wei) 主題,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和對文學與(yu) 電影之間關(guan) 係的看法。身著夾克衫、一雙運動鞋,劉震雲(yun) 放下泡著茶水的保溫杯,向觀眾(zhong) 鞠躬示意後,在與(yu) 主持人的互動中拉開了話匣子。

  “我和文字之間的關(guan) 係非常直接,土壤卻非常貧瘠,但是我也沒有想到在貧瘠的一片荒漠裏種出了一些大家覺得還不錯的莊稼。”劉震雲(yun) 出生於(yu) 河南延津的一個(ge) 村莊,他說,文字在我們(men) 家原來是一片荒漠,到我這開始以文字為(wei) 生,半夜想起來還會(hui) 出一身冷汗,“有時候人的命運不是自己決(jue) 定的,無聲的洪流改變有聲的世界,時代的洪流改變一個(ge) 人的命運。”

  “有一個(ge) 非常經典的問題,你覺得你的哪部作品寫(xie) 得比較好?不是謙虛,我的回答是哪部作品都寫(xie) 得不好。”劉震雲(yun) 舉(ju) 例說,《1942》中寫(xie) 到1942年因為(wei) 旱災河南餓死了三百萬(wan) 人,他在國外進行交流時,一位奧地利的中年婦女說,不是死了三百萬(wan) 人,是一個(ge) 人死了三百萬(wan) 次,“我聽了這話很震撼,如果當時我在寫(xie) 這本書(shu) 的時候有這樣的認識能力,肯定會(hui) 寫(xie) 得不一樣。這是一步步成長過程中的缺陷,寫(xie) 下一部作品的時候會(hui) 稍微好一些。”

  劉震雲(yun) 熱衷於(yu) 觀察不同的人,在與(yu) 不同行業(ye) 的人交流方麵展現出極大興(xing) 趣,認為(wei) 這對寫(xie) 作有非常大的滋養(yang) 。“我想能與(yu) 不同行業(ye) 的人交流,聽他們(men)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一下自己在幹什麽(me) 。”劉震雲(yun) 說,一個(ge) 外行人與(yu) 內(nei) 行人交流,對他所從(cong) 事的行業(ye) 不會(hui) 有壞處,自己和電影界的朋友交流也可以學到很多東(dong) 西。

  對於(yu) 文學與(yu) 電影之間的關(guan) 係,劉震雲(yun) 表達了自己的見解。“文學的底色是哲學,好的電影作品跟文學作品一樣,能看見人物的內(nei) 心世界。”他說,電影創作過程中,導演、演員、攝影、音樂(le) 等不同角度之間的碰撞,對自己的文學創作頗有助益。但電影編劇和作家是兩(liang) 個(ge) 完全不同的職業(ye) ,電影要求節奏快,對故事性的要求有時比小說更嚴(yan) 謹,電影的規律性也比小說更嚴(yan) 格,而小說裏的微妙有時在電影中是無法體(ti) 現的。

  對於(yu) 接下來的文學創作,劉震雲(yun) 希望自己能夠帶來一些新東(dong) 西。“一個(ge) 作家如果寫(xie) 作品的時候特別駕輕就熟,那一定不是個(ge) 好作品。”他說,新的創作基於(yu) 認識能力又到達了一個(ge) 新的階段,很多人的思考到達了99%,遇到了否定,走掉了,另一部分人又往前走,捅破了那層窗戶紙,才有新的創造,“所以堅持下去就特別重要,堅持和忍耐有時也是一種才能。”(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