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愛國主義教育法元旦起生效 貫徹實施的重點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12-22 14:18:00來源: 光明日報

  備受關(guan) 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yi) 教育法》,將於(yu) 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實施。有關(guan) 部門將推出哪些實招讓法律落地?

  在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辦公廳舉(ju) 辦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中央宣傳(chuan) 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等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對貫徹實施愛國主義(yi) 教育法的重點工作進行了解讀。

  推動新時代愛國主義(yi) 教育廣泛深入持久有效開展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立法規劃室主任楊合慶表示,愛國主義(yi) 教育法全麵係統地規定了愛國主義(yi) 教育的指導思想、領導體(ti) 製、工作機製、職責任務、實施和保障措施等,將為(wei) 推動新時代愛國主義(yi) 教育廣泛深入持久有效開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為(wei) 弘揚和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提供有力支撐,為(wei) 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奠定堅實基礎。

  楊合慶表示,法律的生命力在於(yu) 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yu) 實施。愛國主義(yi) 教育法的實施要遵循愛國主義(yi) 教育規律。

  “愛國主義(yi) 教育是麵向全體(ti) 人民的教育,內(nei) 容豐(feng) 富、形式多樣;重點在青少年、基礎在學校教育;既要注重教育引導,又要注重實踐養(yang) 成,更需要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共同推進,為(wei) 愛國主義(yi) 教育法實施營造良好氛圍。”楊合慶說。

  把握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重大時間節點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

  “將愛國主義(yi) 教育寫(xie) 入法律,是回應人民群眾(zhong) 強烈愛國熱情,有效整合社會(hui) 意識、凝聚價(jia) 值共識,涵養(yang) 家國情懷、增進民族團結,更好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現實需要。”中央宣傳(chuan) 部宣傳(chuan) 教育局副局長曾建立說。

  根據愛國主義(yi) 教育法,在每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國家和社會(hui) 各方麵舉(ju) 行多種形式的慶祝活動,集中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

  “明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我們(men) 落實法律規定、把握重大時間節點有力有效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的有利契機。”曾建立介紹,相關(guan) 部門正在研究製定工作方案,對明年的慶祝活動進行謀劃設計。主要設想是動員社會(hui) 各方麵參與(yu) 、深入城鄉(xiang) 基層一線,廣泛開展學習(xi) 體(ti) 驗、主題宣講、緬懷先烈、網上宣傳(chuan) 、群眾(zhong) 性文化活動等形式多樣、內(nei) 容豐(feng) 富的主題活動,激發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誌、實踐愛國之行,營造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濃厚社會(hui) 氛圍,使熱愛祖國成為(wei) 全體(ti) 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

  加強愛國主義(yi) 教育網絡內(nei) 容建設

  網絡是愛國主義(yi) 教育的重要載體(ti) 。愛國主義(yi) 教育法明確了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加強愛國主義(yi) 教育的責任義(yi) 務。

  中央網信辦網絡法治局副局長唐磊表示,近年來,中央網信辦在推動製定修訂網絡立法的過程中不斷強化愛國主義(yi) 相關(guan) 法規製度建設,從(cong) 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三個(ge) 層麵,積極完善愛國主義(yi) 相關(guan) 製度。

  他表示,網信部門將進一步指導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加強愛國主義(yi) 教育網絡內(nei) 容建設,組織開展愛國主義(yi) 相關(guan) 重大主題、重大活動、重大事件等宣傳(chuan) 報道,營造濃厚的愛國主義(yi) 教育氛圍。持續加大對含有違反愛國主義(yi) 教育法內(nei) 容的網絡信息的治理力度,進一步壓實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主體(ti) 責任,健全完善長效機製,切實將愛國主義(yi) 教育相關(guan) 法規製度要求落實到管網、辦網、上網全過程,積極營造天朗氣清、生態良好、正能量充沛的網絡空間。

  將愛國主義(yi) 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

  學校是加強愛國主義(yi) 教育的重要陣地。愛國主義(yi) 教育法規定,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將愛國主義(yi) 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辦好、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王大泉表示,教育部將落實法律規定,將愛國主義(yi) 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將愛國主義(yi) 教育內(nei) 容融入各類學科和教材中,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有針對性地進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和中國夢教育,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教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教育,法治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等。

  此外,把愛國主義(yi) 教育內(nei) 容融入各類社會(hui) 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打造場館育人精品項目、紅色文化弘揚基地,組織學生參加“場館裏的思政課”“行走的思政課”等。指導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好“從(cong) 小學黨(dang) 史 永遠跟黨(dang) 走”“學習(xi) 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等主題教育活動,常態化製度化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發揮學校與(yu) 家庭聯係緊密的獨特優(you) 勢,把熱愛祖國融入家庭教育。

  創造更豐(feng) 富、更具吸引力的文化遺產(chan) 資源旅遊項目和產(chan) 品

  愛國主義(yi) 教育法對利用紅色資源、文物古跡、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和各類文化場館等資源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作出明確規定。文化和旅遊部政策法規司一級巡視員周久財表示,將持續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創造更豐(feng) 富、更具吸引力的文化遺產(chan) 資源旅遊項目和產(chan) 品。

  周久財表示,文旅部充分發揮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公共圖書(shu) 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設施,文化藝術研究機構、文藝院團,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中心、展覽展示館等資源和優(you) 勢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活動;通過推動文物的活化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傳(chuan) 承弘揚,發掘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所蘊含的愛國主義(yi) 精神。

  “我們(men) 將持續推進文物古跡、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紅色資源的發掘與(yu) 利用工作,支持革命紀念館、博物館、非遺館利用數字化技術增強展示效果,推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走進校園。組織開展紅色旅遊相關(guan) 品牌活動,推動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發揮紅色資源教育功能。繼續圍繞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傳(chuan) 統節日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增進家國情懷。把愛國主義(yi) 作為(wei) 文藝創作的主旋律,在各類重大活動中加大愛國主義(yi) 題材作品的演出推廣力度。”周久財說。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白陽、任沁沁)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