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明年“三農”工作,這幾個“點”要把握好

發布時間:2023-12-26 15:01: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哈爾濱12月25日電(記者管建濤、孫曉宇)日前召開的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分析當前“三農(nong) ”工作麵臨(lin) 的形勢和挑戰,部署2024年“三農(nong) ”工作。專(zhuan) 家認為(wei) ,做好明年“三農(nong) ”工作,要在抓好糧食生產(chan) 的“發力點”、深挖農(nong) 民增收的“增長點”、聚焦農(nong) 村改革創新的“突破點”、找準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切入點”、把握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關(guan) 鍵點”上久久為(wei) 功,錨定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目標,有力有效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抓好糧食生產(chan) 的“發力點”

明年“三農(nong) ”工作,這幾個(ge) “點”要把握好

  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指出,抓好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穩定糧食播種麵積,推動大麵積提高糧食單產(chan) ,鞏固大豆擴種成果,探索建立糧食產(chan) 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chang) 機製。

  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前說,我國糧食總產(chan) 量再創曆史新高,已連續9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要確保2024年糧食產(chan) 量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需堅持穩麵積、提單產(chan) ,突出科技賦能,良田、良種、良技、良機、良製協同發力,進一步挖掘糧食增產(chan) 潛力,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同時要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牢牢守住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國家農(nong) 業(ye) 市場研究中心研究員劉乃郗說,近年我國部分省份已經開展了一些省內(nei) 和省際間的糧食利益補償(chang) 探索,未來還可以通過帶動主銷區到主產(chan) 區開展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農(nong) 業(ye) 科技研發等市場化探索,加快推動利益補償(chang) 機製落實。

  深挖農(nong) 民增收的“增長點”

明年“三農(nong) ”工作,這幾個(ge) “點”要把握好

  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提出,堅持產(chan) 業(ye) 興(xing) 農(nong) 、質量興(xing) 農(nong) 、綠色興(xing) 農(nong) ,精準務實培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完善聯農(nong) 帶農(nong) 機製,實施農(nong) 民增收促進行動。

  2023年,我國進一步增加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規模,重點向鄉(xiang) 村振興(xing) 底子差的地區傾(qing) 斜,推動脫貧地區更多依靠發展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幫扶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

  專(zhuan) 家表示,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隻有推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才能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農(nong) 業(ye) 經營效益低、農(nong) 民增收致富難和鄉(xiang) 村建設發展滯後等難題。一些貧困地區要選優(you) 產(chan) 業(ye) 、選準產(chan) 業(ye) ,保證區域內(nei) 農(nong) 民能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中實現收入增長。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完善利益聯結機製,應通過“資源變資產(chan) 、資金變股金、農(nong) 民變股東(dong) ”,盡可能地讓農(nong) 民參與(yu)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把產(chan) 業(ye) 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nong) 民,要通過就業(ye) 帶動、保底分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讓農(nong) 民能夠合理分享全產(chan) 業(ye) 鏈增值收益。

  聚焦農(nong) 村改革創新的“突破點”

明年“三農(nong) ”工作,這幾個(ge) “點”要把握好

  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指出,強化農(nong) 村改革創新,在堅守底線前提下,鼓勵各地實踐探索和製度創新。

  種子是農(nong) 業(ye) 的“芯片”。中國工程院院士萬(wan) 建民說,我國實現從(cong) 種業(ye) 大國向種業(ye) 強國轉變還有一定的路要走,要把握機遇推進生物育種產(chan) 業(ye) 化,以國家戰略需求和產(chan) 業(ye) 急需問題為(wei) 牽引,加強目標導向的基礎研究,加快重大基因和育種理論創新,實現種業(ye) 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

  深化農(nong) 村改革是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重要驅動力。當前,我國正通過統籌推進農(nong) 村土地製度、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等改革,積極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讓農(nong) 民更多分享發展成果。

  專(zhuan) 家認為(wei) ,深化農(nong) 村改革要牽住人才、土地、資金這三個(ge) “牛鼻子”,以提升人的內(nei) 生發展動力為(wei) 目標,以推動農(nong) 村土地製度改革為(wei) 突破口,激發各類資源要素的活力。

  找準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切入點”

明年“三農(nong) ”工作,這幾個(ge) “點”要把握好

  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指出,要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製,從(cong) 農(nong) 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出發,找準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切入點,提高工作實效。

  “千萬(wan) 工程”深刻改變了浙江農(nong) 村的麵貌,造就了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美麗(li) 中國的實踐源頭。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杜誌雄說,各地要思考如何因地製宜、全麵係統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找準符合當地農(nong) 民真實需要的切入點,將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做得更好,真正做到“有力有效”。

  把握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關(guan) 鍵點”

明年“三農(nong) ”工作,這幾個(ge) “點”要把握好

  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指出,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治理能力,促進縣域城鄉(xiang) 融合發展。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十四五”乃至今後相當長時期要進一步發揮縣城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實現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麵要夯實縣城產(chan) 業(ye) 基礎,促進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就地就近就業(ye) 和持續增收;另一方麵要提高縣城市政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提高教育、文化、健身、醫療、養(yang) 老、社保和住房等保障水平,增強對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的承載和吸納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說,推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要在縣域內(nei) 破除城鄉(xiang) 二元結構,提升縣城綜合承載和治理能力,在承接大城市務工人員返鄉(xiang) 居住、養(yang) 老需求的同時,還要有效承接農(nong) 村人口進城需求。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