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藝之聲飄揚山水之間

發布時間:2023-12-28 13:50: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浙江磐安實施“文藝賦美”工程

  文藝之聲飄揚山水之間

  夜幕降臨(lin) ,文溪兩(liang) 岸晚風徐徐,一場絲(si) 竹樂(le) 正在觀眾(zhong) 的簇擁下上演;在磐安花溪風景區,一場“水上火舞”引得遊客歡呼雀躍;在湖上村景區,民俗風味濃厚、地域特色鮮明的“非遺一台戲”絕技頻出……近年來,浙江磐安“文藝賦美”工程以“文藝賦美山水之城”的思路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以“多點、流動、高頻”的方式,讓磐安充滿文藝的點綴。

  磐安著重把握“精準定位群眾(zhong) 需求”“精準定位城市特色”“精準定位城鄉(xiang) 格局”,在寶龍廣場、新興(xing) 街商業(ye) 街區、浙江之心休閑廣場、盤龍廣場、青創園商業(ye) 區等城市街區,呈現以街舞、現代舞、電聲樂(le) 隊、流行歌曲等為(wei) 主的年輕人喜愛的表演形式;在文溪舞台、文化禮堂等安排婺劇、越劇、民俗等表演,為(wei) 中老年人提供更多選擇;在景區和“五大花穀”“養(yang) 生藥鄉(xiang) 線”“浪漫花鄉(xiang) 線”“休閑茶鄉(xiang) 線”等美麗(li) 鄉(xiang) 村風景線,則以宋韻體(ti) 驗、民間藝術、書(shu) 畫寫(xie) 生等動靜結合的表演為(wei) 主。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這些演出充分考慮了城鄉(xiang) 格局和不同區域、不同年齡人群喜好,兼具動與(yu) 靜、美與(yu) 精,既符合磐安“山環水繞,小巧靈動”的城市氣質,又把豐(feng) 富的民間民俗藝術融入城鄉(xiang) 風景,讓小城磐安在山水之間、城鄉(xiang) 之間演繹時尚與(yu) 傳(chuan) 統,唱響青春與(yu) 回憶。

  一座小橋、一把吉他、一個(ge) 音響,水光瀲灩,月色皎潔,青年的歌聲在小城飄蕩。陳國陽是暢響樂(le) 團的負責人,他經常帶領團隊在年輕人聚集的浙江之心城市街區開展“小城演唱會(hui) ”品牌演出。據悉,磐安以群眾(zhong) 基礎和地方文化資源為(wei) 依托,推出了“山水之間有回音”山鄉(xiang) 文藝輕騎兵文藝賦美工程這一主品牌,以及“小城演唱會(hui) ”“轉角遇見你”“街角戲迷”“宋韻雅集”“民間璀璨星火”5個(ge) 子品牌。重大節慶日以“主會(hui) 場+分會(hui) 場暨主品牌+子品牌”的形式在全城各街區、廣場、公園、社區同時進行展演;日常則以小分隊的形式,每周分散在城區、鄉(xiang) 鎮、景區進行表演。“一個(ge) 主品牌+5個(ge) 子品牌”讓很多團隊演繹了豐(feng) 富的城鄉(xiang) 故事。

  玉山古茶場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據磐安縣文化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文藝賦美”工程相關(guan) 項目的推動下,具有磐安特色的“古代江南茶市百景圖”得以呈現。“古代江南茶市百景圖”依托山鄉(xiang) 文藝輕騎兵和當地茶農(nong) ,在重大節慶日開展固定表演。“遊客可以買(mai) 茶,也可以參與(yu) 鬥茶,還有知識闖關(guan) 、點茶學習(xi) 、挑戰端茶、挑擔賣茶等互動遊戲。這些沉浸式體(ti) 驗讓遊客身臨(lin) 其境、夢回大宋,彰顯了茶的文化價(jia) 值、曆史價(jia) 值。”磐安縣文化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磐安“文藝賦美”工程聚集了文藝愛好者、山鄉(xiang) 文化能人、社會(hui) 藝術精英,以“浙裏文化圈”為(wei) 載體(ti) ,以正式招募、團隊選拔、正式錄用、組建隊伍、團隊培訓的流程整合形成了誌願者資源庫,並被賦予“山鄉(xiang) 文藝輕騎兵”的稱號。“文藝賦美”工程正式啟動以來,在10個(ge) 月裏共計組建文藝團隊46支,吸收文藝誌願者近4000人。其中,以盧定萍為(wei) 代表的誌願者,帶領潮流曲藝藝術團踏遍磐安8個(ge) 景區、20餘(yu) 個(ge) 村落,《見多少王孫公子把駿馬乘》《鳥語花香日出上》《天女散花》等經典唱段在城市公園、鄉(xiang) 村公園、田野小巷等新型文旅空間供遊客觀看。以羊榮地為(wei) 代表的民間藝人則在花溪景區、玉山古茶場、雙峰鄉(xiang) 、靈江源等景區每周進行《煉火》《刀山火海》等表演。

  此外,磐安“文藝賦美”工程充分考慮遊客需求,結合地域特色,為(wei) 不同的風景融入相宜的文化元素,讓傳(chuan) 統文化融入自然景觀,讓潮流藝術為(wei) 城市帶來新氣質,以宋韻風雅活化古村和古文物。“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深挖文化資源、深化文旅品牌、深入提煉文化特色,以‘文藝+’的方式,繼續打造高品質、高品位、高格調的‘文藝賦美’項目,繼續做深文化和旅遊融合的文章。”磐安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ti) 育局局長陳濱潮表示。(本報記者 黨(dang) 雲(yun) 峰)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