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靜海探索基層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網”住基層青力量 “積”發治理青動能
“魏哥哥!今天我們(men) 學什麽(me) 呀?”這個(ge) 元旦,天津市靜海區陳官屯鎮東(dong) 釣台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青年驛站”熱鬧極了,一個(ge) 大哥哥帶著他的10個(ge) “孩子”玩得不亦樂(le) 乎。
孩子們(men) 最喜愛的大哥哥叫魏蒙,是東(dong) 釣台村的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和村委會(hui) 主任,也是該村“網小青服務隊”的組建者。
2023年以來,團天津市靜海區委升級新時代青春版“楓橋經驗”,探索出“村委會(hui) 和團組織-網小青服務隊-積分管理”合力共建機製,實現村委會(hui) 行政管理與(yu) 農(nong) 村青年助力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打通農(nong) 村基層團組織“毛細血管”,共同營造出“一批青年骨幹擔當,一片青年跟上”的基層治理新局麵。
目前,靜海區青年助力基層治理工作已在陳官屯鎮東(dong) 釣台村、蔡公莊鎮惠豐(feng) 東(dong) 村和楊家場村3個(ge) 村街先行試點,同時在陳官屯鎮潘村等11個(ge) 村和蔡公莊鎮土河等14個(ge) 村推廣實施,形成了青年融入並參與(yu) 基層治理的有益探索。
26歲的魏蒙在2023年4月來到東(dong) 釣台村後,就絞盡腦汁想著如何用青春之力、青春之智為(wei) 村民幹點實實在在的事情。這名年輕人一次次走村入戶訪貧問苦,坐“熱”了村民家的板凳,大家也願意跟他說心裏話。
他發現,困擾很多村民的一大煩心事是,村裏外來務工青年子女和留守兒(er) 童多,這些孩子在學習(xi) 和生活上缺少關(guan) 注和引導,“農(nong) 村‘空心化’比較嚴(yan) 重,大部分年輕人選擇外出務工,要麽(me) 早出晚歸沒有時間陪孩子,要麽(me) 讓爺爺奶奶照看孩子,很多孩子缺乏足夠的關(guan) 心關(guan) 愛。”師範院校畢業(ye) 的魏蒙建起了“網小青服務隊-手拉手課堂”,利用業(ye) 餘(yu) 時間帶著村裏的孩子讀書(shu) 、遊戲。
很快,來找魏哥哥的孩子越來越多,他也成了村裏的“孩子王”。除了每周固定的活動,他還會(hui) 定期到這些孩子家中入戶家訪,自掏腰包買(mai) 來果蔬、肉蛋奶放在村委會(hui) 廚房裏,為(wei) 沒有吃飯的孩子做午餐。如今,在他的影響下,服務隊更加壯大,大家紛紛加入為(wei) 村裏孩子獻愛心的隊伍。
團靜海區委書(shu) 記劉洪利介紹,為(wei) 吸引更多青年力量助力鄉(xiang) 村治理,依托各鄉(xiang) 鎮村街網格化社會(hui) 治理機製,團區委創新運用“定格定人”“定規定製”的方式,根據農(nong) 村青年分布,組建起“網小青服務隊”微網格。在這個(ge) 青春治理微網格中,吸引了村兩(liang) 委年輕幹部、團青幹部、青年社會(hui) 組織骨幹、農(nong) 村青少年、青年企業(ye) 家、專(zhuan) 業(ye) 青年等青年力量廣泛參與(yu) ,形成“村委會(hui) -綜治大網格-網小青服務隊”三級組織架構。
青年企業(ye) 家劉國立也是“網小青服務隊”的一員。熱心公益事業(ye) 的他每年都主動為(wei) 愛心機構捐款捐物,聽說村裏組建“網小青服務隊”後,他第一時間到村委會(hui) 報名。不管是“送醫送藥入戶”“愛心體(ti) 檢”還是“敬老節”誌願服務,都能看見他的身影。
劉洪利說,共青團以黨(dang) 建引領農(nong) 村青年、農(nong) 村企業(ye) 家等群體(ti) 成為(wei) 基層治理的主人,讓青春動能打開基層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目前,在陳官屯鎮11個(ge) 村和蔡公莊鎮16個(ge) 村,建立了由160名青年網格員、200餘(yu) 名青年誌願者構成的27支“網小青服務隊”。
一項用小積分“撬動”大治理,激活青年參與(yu) 基層治理的嚐試也在靜海先行試點。這裏出台了《鄉(xiang) 村文明實踐農(nong) 村青年積分製度》,鼓勵年輕人成為(wei) 村級積分製的管理者和踐行者。村委會(hui) 定期公布“表揚榜”“紅榜”對積分較高的青年進行表彰,增強青年的身份認同感和自豪榮譽感,樹立農(nong) 村青年成長與(yu) 基層治理融合的“風向標”。
蔡公莊鎮楊家場村“網小青服務隊”協助村委會(hui) 關(guan) 注外來青年,為(wei) 他們(men) 提供生活指南、就業(ye) 信息等,並結合“積分製”等措施,吸納董為(wei) 達等多名外來青年加入服務隊,讓外來的青年有了參與(yu) 村裏活動的新途徑,讓基層治理越來越溫情。
青年民警郭鑫也加入了“網小青服務隊”,他首先用自己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和工作經驗對服務隊的其他成員進行培訓,提高了服務隊普法宣傳(chuan) 的專(zhuan) 業(ye) 化水平,還帶領服務隊配合公安民警聯防聯治,組織村級普法宣講活動,利用村委會(hui) 裏的青年驛站和鄉(xiang) 村“大喇叭”等宣傳(chuan) 陣地普法防詐,守護了老百姓的“錢袋子”。
村裏的老人和困難戶也因為(wei) 更多青年力量的加入得到更多關(guan) 注。“網小青服務隊”成員於(yu) 忠鑫、劉津等7名青年協助陳官屯鎮醫院,為(wei) 村裏患有基礎病的老年人開展義(yi) 診活動,還經常跟老人拉家常,用陪伴讓老人感受來自青年的溫暖。入冬以來,服務隊成員劉海鵬和崔中政組織大家為(wei) 患有精神疾病、長年臥床、不能自理的困難居民捐贈棉衣、代買(mai) 代辦、打掃衛生。
“我們(men) 圍繞‘青年參與(yu) 基層治理’和‘基層服務青年成長’兩(liang) 條主線,引領更多青年在投身基層治理的實踐浪潮中施展抱負、青春建功。”劉洪利說,讓基層治理真正成為(wei) 青年成長、成才的“試驗田”。
本報天津1月2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