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繁花》裏的角兒,藏著哪些彩蛋

發布時間:2024-01-04 15:39:00來源: 揚子晚報

  王家衛導演執導的首部電視劇《繁花》正在熱播,引發劇粉打卡黃河路,回味上海20年間的凡俗生活和人間百態,也有人考究劇中上海話到底正不正宗。隨著劇中各色人物走馬燈般登場,勾勒那個(ge) 年代的飲食男女與(yu) 山河歲月。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浮生眾(zhong) 相繪時代畫卷 胡歌:重點不是愛情,是愛

  電視劇《繁花》改編自上海著名作家金宇澄的同名小說,原著獲得了“五個(ge) 一工程”獎和茅盾文學獎。敘事被壓縮到1993年至1994年的一年時間裏,還原在那個(ge) 充滿變化和機遇的時代裏,以阿寶為(wei) 代表的小人物如何改寫(xie) 命運、自我成長的故事。敘事背景和主要場景放在黃河路美食街,不同飯店的惡性競爭(zheng) 和女老板們(men) 的勾心鬥角也是故事主線。故事的感情線則以阿寶與(yu) 夜東(dong) 京酒吧女老板玲子、外貿公司經理汪小姐和至真園老板李李三人之間的恩怨情仇為(wei) 主。

  王家衛打造的個(ge) 性化光影吊足觀眾(zhong) 胃口,也帶來不同於(yu) 此前海派劇集的風格。開播高開後趨於(yu) 穩定,目前話題不少,但還未出圈。有人表示在堅持十集後漸入佳境,人物內(nei) 心逐漸打開,故事本身能否撐得起這部時代大劇,也引發觀望。

  作為(wei) 反映上海時代變遷的作品,演員大多來自上海,含“滬”量當然是極高的。甚至在片場,官方語言是上海話。除了胡歌出演的寶總,馬伊琍飾演的夜東(dong) 京老板娘玲子,唐嫣出演的汪小姐,劇中還有眾(zhong) 多配角來自上海,比如陳龍鄭愷,還有吳越出演的外貿公司金科長。

  胡歌對記者表示,“常有人問我為(wei) 什麽(me) 接《繁花》,我想,因為(wei) 我的生活有一部分就在《繁花》裏。”王家衛曾經提點胡歌,那個(ge) 有衝(chong) 勁有情義(yi) 的阿寶,要有當初李逍遙的感覺。而胡歌自己在演繹的過程中,找到與(yu) 1990年代奮鬥者的共鳴,“我相信在那個(ge) 時代,有很多年輕人和阿寶一樣,他們(men) 想在時代浪潮裏抓住機遇,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但經曆了時代的起起伏伏後,阿寶發現,最重要的還是情與(yu) 義(yi) 。”

  胡歌說,他不止一次地問過導演人物的情感走向,但王家衛“不響”。胡歌形容玲子的“夜東(dong) 京”是阿寶的避風港,“玲子是阿寶堅實的後盾,別看阿寶在黃河路叱吒風雲(yun) ,隻要他到夜東(dong) 京,永遠是昂首挺胸地進去,灰頭土臉地出來。他們(men) 彼此清楚,她是為(wei) 了他好,哪怕形式上她有點激烈。”

  其實,擅長講述情感故事的王家衛,給阿寶的感情留足了想象。“不管是阿寶和玲子,還是阿寶和汪小姐,或者是和李李,大家往後看可能會(hui) 發現,結局是比較開放的。就像我之前講過的,重點不是愛情,重點是愛,是一個(ge) 更大的概念。”

  滬圈總動員勾勒煙火氣“本色”範誌毅出圈

  最大的選角彩蛋要算江蘇演員遊本昌出演的神機妙算的上海爺叔,帶著一絲(si) 東(dong) 方禪意,浙江杭州演員董勇出演的範總成了劇中的氣氛擔當,是個(ge) “搶戲”的大綠葉。90歲高齡的遊本昌,是胡歌在上海戲劇學院的“師兄”。爺叔在套房回眸看阿寶的表情,深深印在胡歌的腦海裏:“雖然隻有短短的幾秒鍾,但你能看到很多內(nei) 容——爺叔,仿佛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

  一場商戰大戲在黃河路拉開帷幕。劇中的至真園是虛構的,但參考了黃河路上的苔聖園酒家。該酒店在黃河路有30多年曆史,見證了整個(ge) 黃河路美食街的變遷,最近也成了熱門打卡地,經常爆滿。

  至真園開業(ye) 當天,香港明星溫兆倫(lun) 來為(wei) 老板娘撐場子,溫兆倫(lun) 在劇中本色出演,粉絲(si) 呐喊震天。在1990年代初期,因為(wei) 《義(yi) 不容情》《我本善良》的播出,溫兆倫(lun) 的確是當時在內(nei) 地最紅的香港明星,是“真頂流”。

  跨界演員也帶來驚喜,統統是一樹繁花上的葉與(yu) 花。飾演夜東(dong) 京對麵首飾店老板娘的菱紅,由網紅Papi醬飾演,在片尾字幕中用了原名薑逸磊。papi醬畢業(ye) 於(yu) 中央戲劇學院導演係。她說,“對我來講,王家衛導演(執導)以及用上海話來演戲,可能我這輩子就這一次機會(hui) 了。”

  還有房東(dong) 葛老師,是由正宗的上海爺叔陳國慶飾演。不少上海觀眾(zhong) 是看著阿慶爺叔的滑稽戲、情景劇長大的,對他倍感親(qin) 切,紛紛在社交媒體(ti) 上曬出自己和阿慶爺叔的合影。

  另外,開場時坑了阿寶就跑路的金鳳凰原花魁,是由歌手黃齡飾演,她在劇中還一展歌喉唱了一段。至真園的潘經理由上海名模佟晨潔飾演。

  因為(wei) 《奇葩說》為(wei) 人熟知的範湉湉,飾演黃河路上另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老板娘盧美琳,喧囂熱鬧搞笑戲碼都被她承包了。杜鵑飾演寶總的初戀情人,寶總隱藏在內(nei) 心深處的愛情,在首位戀人遠嫁後,似乎在時間的洪流中得到生動延續。

  範誌毅扮演名叫“老範”的廠長,和唐嫣演對手戲,還有與(yu) 陳龍爭(zheng) 吵的場景,引發關(guan) 注。雖然這是範誌毅首次涉足影視劇領域,但他的表演卻充滿張力,成功塑造了一個(ge) 鮮活的角色形象。眾(zhong) 所周知,範誌毅曾是中國足球的領軍(jun) 人物之一,而退役後的他也在脫口秀、綜藝的舞台上大放異彩。如今出演王家衛執導的電視劇,網友們(men) 又一次見證了範大將軍(jun) 的全能身手。劇中範師傅腳踹陶陶的一幕,更讓球迷直呼,“這腳大力抽射,有1995年巔峰範大將軍(jun) 的味道”。

  此外,劇中還雲(yun) 集畫家陳逸鳴、京劇名家史依弘、鋼琴家孔祥東(dong) 等名流人物。接力掌勺至真園的粵菜廚子是鍾鎮濤,領班是香港金像獎影後曾美慧孜,據說還有鄭希怡、林熙蕾、麥長青等等,這些大小角色,組成了電視劇的煙火氣。

  不是爛劇,也不夠驚喜

  王家衛第一部電視劇、匯聚胡歌、唐嫣、遊本昌一眾(zhong) 實力派演員、茅獎作品改編、醞釀多年精工細造……這些標簽都高高吊起了觀眾(zhong) 對於(yu) 《繁花》的期待,從(cong) 導演到劇本到演員,全部都閃閃發光,這到底是什麽(me) 樣的劇?

  現下《繁花》也播出了好幾天了,追下來隻能說這部劇確實不能說是爛劇,但是也沒有給到太大的驚喜。要說《繁花》隻配一星差評也實在過分了,畢竟相比起市場上那些PPT式運鏡、木頭人樣表演、糊到五官全無的濾鏡和三觀碎一地的劇情,《繁花》觀感要好很多。

  從(cong) 影像風格上來看,《繁花》非常的“王家衛”,幹淨利落的鏡頭和層次分明的打光,劇中隨便哪一個(ge) 畫麵截圖出來都漂亮得像一幅畫,演員們(men) 的表演也很穩定,都是實力派,到目前來看沒有哪個(ge) 演員的表演掉了鏈子,上海話台詞地方特色滿滿也可以給個(ge) 讚。

  但是《繁花》也有王家衛的老毛病,劇情太弱。王家衛的電影本身也比較評價(jia) 分化,喜歡的愛不釋手,不喜歡的說雲(yun) 裏霧裏不知所雲(yun) ,《繁花》相較於(yu) 王家衛的幾部經典電影,敘事性稍微強了一點,但也沒好到哪裏去,商戰拍出了諜海風雲(yun) 的味,雲(yun) 裏來霧裏去,派頭很大但細節不足,看得頭暈,網友評價(jia) 為(wei) “賣個(ge) 針織衫硬生生搞出了毒品交易的陣仗”倒也恰如其分。另外,胡歌飾演的阿寶一角越看越覺得有些懸浮,一路開著金手指,三個(ge) 美女全都愛他,這多少也有點愛不起來。

  沈昭

  《繁花》好“聒噪”,聽得腦仁疼

  “王家衛下凡拍劇集《繁花》”,這句話裏的每個(ge) 字都自帶流量。劇集的電影質感是肯定要誇的,“嘖嘖,這氛圍,這光影對比更是一絕,黃河路上的燈紅酒綠,進賢路的煙火氣”“這種黑而不暗、虛實結合,明明是顯黑的色調,演員依舊神采飛揚”,甚至有觀眾(zhong) 感歎“終於(yu) 吃了一道細糠”。說實話,看30集這樣的腔調,是不是也會(hui) 視覺疲勞?

  還有幾點不解。明明電視劇的字幕配詞上寫(xie) 的是1990年代的上海,可整個(ge) 紙醉金迷的氛圍,看起來似乎背景年代還要更早一些,讓人有種時代錯亂(luan) 感。這難道要解釋成“每個(ge) 人心中都有屬於(yu) 他自己的上海灘”?而且看《繁花》還有吃大雜燴的感覺,在某個(ge) 場景就會(hui) 想起《夜上海》《上海灘》和《花樣年華》這些影片。

  最不解的是,《繁花》的聽感為(wei) 什麽(me) 如此聒噪?這可能是大夥(huo) 兒(er) 看過最嘈雜的電視劇了,連上海人也受不了的那種。滬語版本確實更生動,畢竟有很多方言俚語,普通話完全無法表現那種意味。但是王家衛導演的粉絲(si) 解釋說“無論講話像開機關(guan) 槍的汪小姐,還是一直在跟寶總吵架的玲子,真的是生猛紮勁啊”,沒必要這麽(me) 強行賦予意義(yi) 吧,很多人物角色扯著嗓子對話,很刺耳也很突兀,真的太吵,吵得腦仁疼,很難跟它產(chan) 生共鳴。

  孔小平

  從(cong) 《長恨歌》到《繁花》

  從(cong) 原著小說到電視劇,要理解《繁花》的“不響”並不容易。看《繁花》,熱鬧,甚至是“吵鬧”撲麵而來。沒有王家衛以往作品裏人物形象的落寞與(yu) 疏離,仍然情與(yu) 欲滿載。

  “王家衛版《股瘋》”,鏡頭穿插聚焦一群被裹挾在時代旋渦中的人們(men) ,亂(luan) 花漸欲迷人眼,磬兒(er) 鈸兒(er) 鐃兒(er) 齊鳴,一群小人物“乘風破浪”,商戰物欲橫流裏見人性。印象深刻的是,“外行看門麵,內(nei) 行看後門。”“所謂出人頭地,就是被人教訓的過程。”劇中這樣的金句不斷。

  一座城市寫(xie) 不完,但《繁花》目力所及,對不少讀者構成閱讀障礙。到底電視劇能開啟多少“留白”,帶來回味的空間?《人世間》做到的,《繁花》未必能做到。

  從(cong) 對話配樂(le) 到光影配圖,再到上海敘事,在媒體(ti) 的助推下,《繁花》似乎即將被推向高潮。但在這高潮到來之前,口碑的褒貶不一,也讓《繁花》麵臨(lin) 過度解讀與(yu) 觀眾(zhong) 追劇之間的割裂感。

  猶記得王安憶小說《長恨歌》裏,18歲王琦瑤的似水年華。作家對城市的抒寫(xie) 綿延不絕,幸甚至哉。文學記錄與(yu) 城市發展,融入影視創作,觀眾(zhong) 發酵,成就一路《繁花》。

  張楠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