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企業“出海”為年輕人提供求職新機會

發布時間:2024-01-05 11:0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來,“如何到海外工作?”“海外工作好嗎?”等帖子在社交平台上受到一些年輕人的關(guan) 注。有獵頭公司人士表示,隨著中國企業(ye) 出海勢頭增強,釋放了更多海外崗位和就業(ye) 機會(hui) ,求職者對海外職位的訴求隨之增加。

  獵聘大數據研究院推出的《2023上半年就業(ye) 趨勢大數據洞察》顯示,2023年上半年,海外/境外地區新發職位同比上升44.4%,求職者投遞海外/境外地區的人數同比去年同期增長92.9%

  從(cong) 事多年企業(ye) 出海服務谘詢的創業(ye) 者沈曄說:“企業(ye) 出海是一條尋找新機會(hui) 的途徑,顯示出中國產(chan) 品以及中國服務越來越多地被海外市場認可。”

  沈曄曾在互聯網“大廠”負責人力資源事務,前幾年,她選擇創業(ye) 成立谘詢公司,為(wei) 出海企業(ye) 提供谘詢以及團隊搭建等服務,“能很明顯地感受到近些年中國企業(ye) 出海越來越多。”沈曄說,最初,國企和央企出海較多,2014年左右,民營企業(ye) 出海開始增多,以頭部互聯網公司為(wei) 代表的企業(ye) 開始拓展海外市場。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小型民營企業(ye) 陸續出海尋找更多機會(hui) ,行業(ye) 也更加多樣化。

  沈曄注意到,最初的企業(ye) 出海以北美、東(dong) 南亞(ya) 為(wei) 主,伴隨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更多企業(ye) 選擇到“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發展,“從(cong) 2023的數據看,選擇到‘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企業(ye) 增長非常快”。

  2023年9月28日,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1631.2億(yi) 美元,為(wei) 全球第二位,連續11年列全球前三,連續7年占全球份額超過一成。2022年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2.75萬(wan) 億(yi) 美元,連續6年排名全球前三。其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設立境外企業(ye) 1.6萬(wan) 家。202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涵蓋了國民經濟的18個(ge) 行業(ye) 大類,其中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製造、金融、批發零售、采礦、交通運輸等領域的投資均超過百億(yi) 美元。

  沈曄分析說,在國內(nei) 市場,不少行業(ye) 的市場份額趨向飽和,增量和增速放緩,出海有利於(yu) 企業(ye) 尋找新的市場和用戶。有一些科技類企業(ye) 在創立之初就瞄準國際化,直接麵向海外用戶。

  樂(le) 信聖文是一家移動出海應用開發商,在全球移動端月度活躍用戶超過7000萬(wan) 。其合夥(huo) 人王騫介紹,公司在成立初期就打海外市場牌,確定“休閑益智”類的產(chan) 品賽道,陸續開發出數獨、數字填色等產(chan) 品,吸引了不少海外用戶。

  企業(ye) 出海增多意味著需要大量的國際化人才,也為(wei) 年輕人提供了海外求職的新機會(hui) 。

  《2023上半年就業(ye) 趨勢大數據洞察》顯示,2023年上半年,投遞海外/境外地區的碩博學曆求職者同比增長超60%,30歲以下求職者增長超70%。數據顯示,投遞海外/境外地區的人才學曆較高,碩博學曆占比合計29.16%,且高學曆增長較快。

  “團隊搭建是企業(ye) 出海很重要的一環。”沈曄說,在為(wei) 企業(ye) 尋找出海人才時,不少企業(ye) 更願意選擇外派或者華人負責核心業(ye) 務,“除了業(ye) 務能力外,企業(ye) 要求人才要對當地文化有足夠了解,也要接受中國的企業(ye) 文化”。

  沈曄介紹,在東(dong) 南亞(ya) 市場,由於(yu) 當地人才密度不夠高,很難在當地找到合適的人,不少企業(ye) 會(hui) 直接將用人需求給到國內(nei) 的獵頭,由獵頭負責招聘,公司會(hui) 妥善為(wei) 求職者準備好簽證等手續。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海外工作吸引。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網友分享自己尋找海外工作的經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其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行業(ye) 較受關(guan) 注。

  脈脈於(yu) 2023年12月發布的《2023年度人才遷徙報告》顯示,2022年,新能源汽車行業(ye) 海外崗位需求同比激增249%,2023年增長86%。互聯網行業(ye) 對AI人才的爭(zheng) 奪更為(wei) 激烈,成為(wei) 新發人工智能相關(guan) 崗位量最高的行業(ye) 。

  王祥在日本新能源汽車公司工作,負責日產(chan) 汽車旗下動力電池公司研發測試工作。他在東(dong) 京附近的城市生活,薪酬與(yu) 國內(nei) 新一線城市的薪酬水平相差不多。

  薪酬是部分年輕人選擇出海就業(ye) 的主要因素。獵聘大數據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從(cong) 海外新發職位的招聘平均年薪來看,新加坡和日本名列前茅,分為(wei) 37.75萬(wan) 元、32.35萬(wan) 元。

  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認為(wei) ,企業(ye) 出海增多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階段,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中國改革開放走過45年,共建‘一帶一路’走過10年,我們(men) 經過外企走進來,現在到了中國企業(ye) 走出去的階段。企業(ye) 出海能更加促進國際、國內(nei) 經濟雙循環”。

  王輝耀表示,中國年輕人國際化程度較高,很多年輕人在求學階段選擇留學,因此在國際市場有足夠的優(you) 勢,“他們(men) 語言好、掌握國際規則、熟悉國際環境,有良好的中國文化根基,勤奮努力,在職場很受歡迎。”王輝耀同時提示,年輕人海外求職、就業(ye) 要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尊重當地風土人情。同時,年輕人海外求職一定要注意通過正規途徑。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