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建設按下“加速鍵” 深圳首批13個項目集中開工
配售型保障房是指保障家庭按照政府確定的銷售價(jia) 格購買(mai) ,退出時由政府組織回購的住房,可以集中建設或者在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
今年,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成為(wei) 各大城市一項重要工作。為(wei) 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各地近期加快有關(guan) 工作推進,而新一輪保障性住房建設一個(ge) 突出的特點,就是拓展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新路子。
深圳首批13個(ge)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集中開工
日前,深圳市首批13個(ge)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近日集中開工,建設麵積75.7萬(wan) 平方米,房源合計1萬(wan) 餘(yu) 套。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重點針對住房有困難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體(ti) 及城市引進人才,按保本微利原則配售。
位於(yu) 寶安區臨(lin) 空經濟總部區東(dong) 側(ce) 的啟航華居項目,是13個(ge)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之一。總建築麵積約11萬(wan) 平方米,其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麵積6.03萬(wan) 平方米,計劃建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800套。目前正在進行基坑支護土石方施工。
深圳市寶安人才安居有限公司總經理 羅超:其中69平方米兩(liang) 房兩(liang) 廳568套,89平方米三房兩(liang) 廳232套,計劃總投資約11.8億(yi) 元。項目計劃建設5棟塔樓和一個(ge) 幼兒(er) 園,還有配套的文體(ti) 活動用房,基本滿足周邊的民生需求。項目計劃於(yu) 2026年底基本達到入住條件。
本次集中開工的13個(ge)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位於(yu) 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龍華區等區域,總用地麵積17.7萬(wan) 平方米,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麵積75.7萬(wan) 平方米,總投資約125億(yi) 元,房源合計1萬(wan) 餘(yu) 套,項目周邊交通、教育、商業(ye) 等配套較為(wei) 完善。
廣東(dong) 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這次保障性住房提出很明確的一個(ge) 供應特征,叫職住平衡,我們(men) 不能建在外圍。我覺得這些也是需要地方在住建和規劃部門要做好協調,城市政府要把主體(ti) 責任切實承擔起來。隻有這樣,我覺得對超大特大城市這類型房源的供應就沒有問題。
記者從(cong) 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了解到,此次深圳開工建設首批1萬(wan) 餘(yu) 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在全國形成了起步就領跑的良好局麵。按照計劃,深圳在加緊建設配售型保障房的同時,下一步將加快建立完善建設配售管理製度,抓緊出台具體(ti) 實施辦法和配套政策。
深圳存量用地盤活 公交場站建保障房
前不久,在廣東(dong) 深圳,首個(ge) 利用市政交通設施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項目正在開工建設,建在公交場站上的保障房什麽(me) 樣?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yu) 深圳市鹽田港區的公交場站,這裏正在進行維修車間相關(guan) 設備的清運。再過不久,公交場站將進行拆除重建翻新,同時,還進行地下地上空間一體(ti) 化綜合開發,在它的上方將建設3棟保障性住房。這也是深圳首個(ge) 利用市政交通設施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項目。
根據原規劃條件,原有的公交場站的占地麵積達1.33萬(wan) 平方米,但實際上建築麵積僅(jin) 僅(jin) 隻有9100多平方米,容積率不到1.0,雖然公交場站的運營服務功能已經滿足,但仍有剩餘(yu) 土地僅(jin) 作為(wei) 露天停車場使用,土地利用不足、低效。
深圳市鹽田人才安居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長 陳大勇:使用效率比較低下的一些土地資源,把它盤活之後,既滿足公交場站功能前提下,同時符合開發了我們(men) 這個(ge) 保障性租賃住房。
隨著新市民、新青年以及人才的大量湧入,保障房建設任務也不斷加碼。但是建設用地從(cong) 哪兒(er) 來?一方麵要找到土地增量來源,一方麵也要在存量上做文章。為(wei) 此,深圳市提出國有企事業(ye) 單位利用自有存量用地,通過合作建設模式,進行複合開發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相關(guan) 舉(ju) 措,提高保障性住房供給。
深圳巴士集團基建工程部副經理 譚祺:保障性住房建設融合了我們(men) 公交場站的建設,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解決(jue) 了我們(men) 場站原有的一些設施比較破舊的問題,然後進行升級改造,為(wei) 我們(men) 員工今後的生活與(yu) 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環境。
各地加快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
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表示,目前正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督促地方將新一輪保障房建設項目落實到具體(ti) 建設地塊,同時做好後續項目儲(chu) 備。如今,除了深圳,福州、南寧等地也已開始推進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
近日,隨著打樁機開始工作,福州首個(ge)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濱海雙龍新居正式開工,該項目總套數701套,戶型麵積分45平方米、60平方米、75平方米三種,周邊有醫療、學校、地鐵等配套,該項目總投資2.54億(yi) 元,預計於(yu) 2026年12月建成。
而在廣西南寧,當地按照以需求決(jue) 定建設規模的原則,緊盯“淨地出讓”和“資金平衡”兩(liang) 個(ge) 重點,已匯總梳理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先導項目7個(ge) 、住房7200套,總投資約39億(yi) 元,其中2024年計劃建設住房4000套。目前,南寧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正在研究製定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辦法,明確保障範圍、準入條件、審核流程、戶型麵積等實施細則。
廣東(dong) 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對於(yu) 老百姓來講,最大的意義(yi) 就是對於(yu) 很多以前買(mai) 不起房的人群,如果有配售型保障住房,他們(men) 就會(hui) 順利買(mai) 到,它就是貫徹惠民生補短板的一個(ge) 很重要的舉(ju) 措。
專(zhuan) 家表示,各地建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應重點考慮當前供需缺口與(yu) 未來工薪收入群體(ti) 增長趨勢,科學確定短期、中期、長期建設規模,在此基礎上設定年度建設計劃。
同時,對於(yu) 建設配售型保障房的土地供應,專(zhuan) 家表示,未來各地應結合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危舊房改造等,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一方麵,可以切實降低土地成本,從(cong) 而降低保障性住房配售價(jia) 格;另一方麵,這些存量土地和房屋往往處於(yu) 區位較好的位置,配套設施較為(wei) 健全,有利於(yu) 實現職住平衡。
中國住房和房地產(chan) 研究院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 王鋒:對於(yu) 超大的城市,因為(wei) 它建成區域麵積比較大,可挖掘的新建的土地比較有限,那麽(me) 要盡量挖掘它的存量土地資源,這些大城市有很多空置的、閑置的那些廠房用地和商業(ye) 用地,通過規劃的調整,可以把它重新構造改變功能,變成住宅用地,變成保障性住房。
(總台央視記者 楊瀟 譚振華 王露瑩 吳燕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