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親愛的依米花》太原首演 點亮特殊青少年藝術夢
中新網太原1月8日電 (吳瓊)點亮殘疾藝術夢,為(wei) 他們(men) 找一條出路,關(guan) 心關(guan) 懷下一代,傳(chuan) 承接力殘健共融。1月7日晚,全國首部殘健共融特殊青少年勵誌話劇《親(qin) 愛的依米花》在山西大劇院啟幕。
該話劇以殘障特殊青少年的真實經曆為(wei) 原型,講述視障少年燁燁、聽障少女楠楠、殘障少年曉航以及“癱瘓”輪椅青年管管克服種種困難、追求藝術夢想的艱辛曆程,反映殘障青少年家庭麵臨(lin) 的各種現實問題、生活困境,和特殊青少年群體(ti) 對美好藝術人生的渴望。
《親(qin) 愛的依米花》總導演、青年琵琶演奏家李星星介紹,“創作這部劇的初衷是讓他們(men) 開心,找到一條藝術路,我覺得開心是第一位的。”希望通過這部劇,不僅(jin) 讓他們(men) 走出陰霾,還能真正感受到一些快樂(le) ,有所改變。
“我們(men) 早已成為(wei) 了家人。”李星星說,“看到他們(men) 努力積極地追求夢想,我仿佛看到自己小時候學習(xi) 琵琶到現在仍在堅守琵琶,更想將勇氣傳(chuan) 給他們(men) 。”
演出中,特殊青少年與(yu) 誌願者演員同台演繹、默契配合,不僅(jin) 展示自身的藝術才華,更展現出身殘誌堅、執著追夢的精神力量。
把排練當成演出,演出當成排練,這是12歲的演員代表燁燁保持輕鬆的小竅門。燁燁告訴記者,“平時排練,我會(hui) 腦補底下有很多觀眾(zhong) ,演出時,我就不會(hui) 去想觀眾(zhong) ,就能輕鬆地完成每一次表演。”
希望早日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台,是燁燁的願望。“今天的演出,是我目前登上的最大舞台,聽到一次又一次的掌聲,我感覺我能跳起到天花板裏。”
堅持音樂(le) 的道路上,離不開其父母的支持。除了唱歌,燁燁還會(hui) 彈鋼琴,現在在學手風琴。燁燁的媽媽張春燕說,他現在變化很大,結識很多小朋友,感受到更多愛心人士的關(guan) 懷,變得更自信更開心更優(you) 秀。
“我掉了好幾次眼淚。”觀看演出後,國家一級編劇馬連倫(lun) 表示,這部劇不光有亮點,更是一個(ge) 驚喜。雖然孩子們(men) 不是專(zhuan) 業(ye) 的,但是他們(men) 演得非常好。
馬連倫(lun) 認為(wei) ,把真實的故事,用藝術的手段表現成為(wei) 真實的藝術,是一個(ge) 很複雜的過程,但是孩子們(men) 做到了,因為(wei) 這是他們(men) 自己真實的感受。“我們(men) 要把全部的世界給他們(men) ,他們(men) 也把全部的世界給了我們(men) ,是這部戲最大的意義(yi) 。”
此次演出以話劇的藝術形式,向社會(hui) 傳(chuan) 遞殘健共融理念。山西省殘聯黨(dang) 組成員、副理事長許國瑞說,整場演出非常勵誌,令人感動,展現殘疾青少年在家庭和社會(hui) 的關(guan) 愛支持下,通過努力,實現人生夢想。今年,山西省殘聯將組織舉(ju) 辦全省殘疾人藝術匯演,為(wei) 殘疾人朋友提供展示藝術才華的舞台,通過多種形式激勵和引導更多殘疾人樂(le) 觀生活、積極向上、成就夢想。
《親(qin) 愛的依米花》,是一個(ge) 起點,是啟程,也是一次出發,為(wei) 特殊孩子們(men) “種下”親(qin) 愛的依米花,生根發芽。李星星說,“尊重理解平等愛,我們(men) 堅信,這是一條充滿春暖花開的必由之路。”(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